蔡駿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二十七章 天國圖書館,鎮墓獸,蔡駿,大文學小說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讀者君鑑:第十六章開始,直至第二十八章,這十二章的“天國”部分,為秦北洋的學習進階之道,貌似奇幻飛揚,實則秘密修行,終將回歸人間,請君耐心觀賞……)

既是天國,也是圖書館,也是監獄。

不過,秦北洋並未感到恐懼。因為有書海相伴,彷彿跟千千萬萬個古人在一起,甚至有熙熙攘攘摩肩擦踵的錯覺呢!秦北洋瘋狂地掌燈閱讀,就像回到光緒帝的地宮。

開啟藏書目錄,赫然見到《永樂大典》四個字。

秦北洋瞪大雙眼,簡直要焚香禱告,這是天底下讀書人夢寐以求的寶貝!

《永樂大典》——哪怕庚子賠款的四萬萬五千萬兩白銀,恐怕也抵不上這一套書。

明朝永樂年間,明成祖朱棣命內閣首輔解縉總編的百科全書式文獻集。全書22937卷,11095冊,三億七千萬字,彙集古代圖書七八千種,被公認為人類有史以來最大的百科全書。足以證明中國文明未必最古老,但用漢字書寫的文明卻最豐富,三千年綿延而不絕,別無分店!

但在這世外桃源的“天國”,怎會有這部早已亡佚的《永樂大典》?

《永樂大典》正本僅有一套,傳說埋葬在明十三陵中,究竟是永樂大帝的長陵?還是曾經重修《永樂大典》副本的嘉靖皇帝?抑或幾十年不上早朝的萬曆皇帝?無從考證,除非把這些皇帝的陵墓都挖開來。不曉得在秦始皇陵地宮複製品的洞窟裡,有沒有以上這三位帝王的棺槨與鎮墓獸?

滿清時代,飽經滄桑的嘉靖本《永樂大典》,收藏在北京翰林院。庚子年,義和團圍攻東交民巷使館區,翰林院不幸毗鄰英國公使館,成為交火的戰場,據說《永樂大典》已在戰火中化為灰燼。

但是,天國圖書館的目錄說的明白——庚子事變期間,天國派遣“義士”到人間,潛伏在動盪的北京城,趁亂搶救出全套的嘉靖本《永樂大典》,送到天國圖書館妥善儲存,就像被他們保護下來的帝王棺槨與鎮墓獸。

面對高如城牆的書架,彷彿進入佈滿金銀財寶的古墓,而自己是一個盜墓賊。秦北洋跪下磕了三個頭,不僅向全球現存獨一份的《永樂大典》,也是向保護了這套中國至寶——不,是世界至寶的“義士”致謝。

七天七夜,他把自己關在山洞,足不出戶,顛倒日夜,沉浸在浩瀚無垠的書海中。

但要將《永樂大典》全部看完,窮極一生都無法做到。秦北洋只能如一塊海綿,從總共三億七千萬字中,挑選最感興趣的部分,吸收區區百分之一,那也有三百七十萬字之多!

他閱讀的第一本書,便是《墨子》,無疑是受到天上墓穴之中,親眼目睹的木鳶映象鎮墓獸的感染。

最後一天,秦北洋在書架上發現一本《推背圖》。

翻開扉頁,署名為兩個人:李淳風、袁天罡。第二頁:“大唐貞觀十七年正月十五日謹奉,以上,帝王聖賢名儒不可不知也,此書所以載事之大者,有國興衰之吉凶,有庶民劫數,天災不收,兵亂之說,恐洩天機,宜當各慎其傳也。”

第三頁,畫著一幅圖,一個男人坐在石頭上,雙手託著日月——

第一象 甲子 乾下乾上 乾

讖曰:

茫茫天地,不知所止。

日月迴圈,週而復始。

頌曰:

自從盤古迄希夷,虎鬥龍爭事正奇。

悟得迴圈真諦在,試於唐後論元機。

秦北洋正在思量之間,有人闖入山洞,將手按在秦北洋的後脖子上,恰是赤色鹿角胎記的位置。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都市小說相關閱讀More+

四門殺局

西北老貨

影視世界的律師

九灸玖

快穿之哥哥才是真boss

bear熊寶貝

病弱陰沉竹馬被我親懵了

明桂載酒

我的四位絕美師姐

醜八佰

高武:萬倍強化,我有無數神物!

百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