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駿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十七章 葉赫那拉氏(一),鎮墓獸,蔡駿,大文學小說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道光十五年,農曆十月十日,她出生在北京西四牌樓劈柴胡同,今日的闢才衚衕。父親葉赫那拉·惠徵,原是鑲藍旗人,並非滿洲顯貴,後來父以女貴,才升為上三旗的鑲黃旗。惠徵出身監生,當過筆貼式等小官,在地方上做過道員。

史書很少給女人留名,貴如女皇武則天,也不過留下個自己改的日月當空的“瞾”字。有人說,這座墳墓的女主人小名“杏兒姑”,因為家中四合院種有白杏樹,爺爺給她起名“杏貞”。也有人說她本是漢人,生於山西農村,本姓王,幼時被潞安知府惠徵收為養女,改名“玉蘭”,冒充親生女兒選秀入宮——此說存疑。

十七歲的她成了咸豐皇帝的蘭貴人,兩年後晉封懿嬪。彼時彼刻,帝國半壁江山已經姓洪了,天王北望燕京,虎視眈眈。二十一歲,她為咸豐帝生下唯一的皇子,母以子貴,晉封懿貴妃。她跟武則天同樣寫得一手好字,皇帝總讓她代筆批閱奏章。帝國四萬萬人的命運,全部濃縮在她硃紅色的毛筆尖上。二十五歲,洋鬼子打進北京城,火燒圓明園,她陪皇帝逃亡熱河。第二年,她成了寡婦,六歲兒子當了皇帝。咸豐帝駕崩前留下顧命八大臣,他們厭惡她,她也厭惡那八個男人。辛酉年,她學會了政變這一招,誅殺肅順等顧命大臣。她重用曾國藩、李鴻章、左宗棠等漢人重臣,開創“同治中興”。

四十歲那年,她唯一的兒子死了。她厭惡自己的兒媳婦,讓那可憐的女孩吞金自殺,跟丈夫一同埋入東陵中的惠陵。

三十年後,她也被埋入墳墓,距離兒子媳婦的墳墓不過數千步之遙。歷史書上給她的名字叫葉赫那拉氏,徽號慈禧,諡號孝欽顯皇后。

又隔二十年,她從墳墓中甦醒。

葉赫是女真最古老的氏族之一,明朝初年,葉赫那拉氏與愛新覺羅氏征戰不休,雙方几為世仇。努爾哈赤興起,方才徹底征服葉赫那拉,留下“滅建州者必為葉赫”的說法。

此時距離清朝滅亡,已過去了十六年。

她依然閉著眼睛,但她不像是個死人,而像剛剛睡著了一般。

喚醒她的是三個男人:一個穿著軍裝,滿臉麻子;一個身著黑衣,右臉爬著一條蜈蚣般的刀疤;還有一個身著盜墓賊的衣衫,面孔白淨,眉清目秀。

三個人頭碰頭扒著內棺邊緣,眼睛都被珠光寶氣炫得幾乎瞎了,許久才適應這燦爛的光芒,看清楚躺在棺材裡的她。

她死時已有七十三歲,容貌卻彷彿中年婦人。給她拍攝過照片的西洋攝影師,陪她一起看戲遊園的公使夫人們,都說她比實際年齡更顯得青春永駐,面板及氣色都極好。當她長眠在棺材之中,同樣保持生前姿容,只是多了一層厚厚的妝粉隔離空氣。

對於活人來說,空氣是生命之源;但對於死人來說,空氣就是死神之吻。

阿海儘管咬牙切齒,卻大氣都不敢出了;孫殿英幾乎從棺材上摔倒,革命鬥志煙消雲散。地宮中還響著“砰砰砰”的磕頭聲,先是來自老太監何常在,接著是其他軍官和士兵們。

小木注意到她的雙手疊加放於腹部,握著一支玉蓮花。她的手背由龍鳳袍子的袖子管覆蓋,手指甲如鷹爪般鋒利細長,裝著金銀珠玉和景泰藍裝飾的指甲套……這倒不是盜墓者傳說的人死後還在長指甲頭髮,而是晚清達官貴人喜歡留長指甲的陋俗。慈禧太后更是此種風尚之引領者,概因留出鋒利的長指甲就說明無需幹活,勞心者治勞力者。晚清社會的階級劃分,多半可從指甲長短看出。

但在指甲套與袖子管指間,暴露出了她的幾節手指頭,全都長滿白毛,長達一寸有餘,就像家裡放了兩天沒吃過的豆腐。

她不是睡著了,而是死了。只是時光被塞進保險箱,將二十年凝固成了二十秒鐘。

二十秒後,完整的容顏開始了變化。空氣就是死人的死神,空氣像尖刀,空氣像子彈,空氣像毒藥,空氣像烈火,空氣觸控著親吻著屍體表面,讓她的面板與肌肉開始劇烈收縮。原本四十餘歲的面孔,瞬間變成滿面皺紋的老太太,雙頰與眼窩凹陷,嘴唇開裂,面板由蒼白變得烏黑,最後化做一張殭屍的臉。

孫殿英徹底摔倒,阿海也搖晃兩下,唯有小木紋絲不動,這番情景早在預料之中。

人永遠不可能既不開啟冰箱又能吃到雪糕的。

老太監被押到棺材邊,被逼目睹慈禧太后迅速腐敗的遺容,並要他指點每個寶物的要領。何常在一把鼻涕一把眼淚,中山的匕首架在脖子上,儘管活了那麼大把年紀,求生欲卻一點不比年輕人少,嘴裡尖利地嘟囔著:“老佛爺,小何子對不住您老人家了,小何子還想多活兩天呢。”

阿海拍了拍小木的肩膀,無需多言,輪到他大顯神通了。兩個士兵扛著塊木板,小木爬上木板,全身跟屍體平行,雙手正好騰空出來,可以觸控到棺材內任何地方。

在何常在指點下,小木慢慢取下慈禧太后頭頂的九龍戲珠鳳冠,順便纏下幾綹烏黑的頭髮絲,也不知是否染黑過。鳳冠由珍珠寶石鋃嵌,有顆大如雞蛋的珍珠,捧在手心裡約重四兩。小木知道古董市場上的行情,每每剛開啟棺材,便能在心中計算出大概的價值。但鳳冠上這枚珠子,實在超出了測算範圍,簡直天文數字。

蓋在屍身上的織金陀尼經被,明黃緞底,捻金織成密密麻麻的陀羅尼經文,綴著八百多顆珍珠。小木頗有經驗的從經被兩端挑起,就像擷取木乃伊身上的紡織品。

士兵們扛著木板調轉方向,小木從慈禧太后頭頂摸到腳底板,掏出一篷碧玉蓮花——頭頂荷花,腳蹬蓮花,便是“步步生蓮”。

小木又摸出兩顆翡翠白菜,綠葉白心,白菜心上落有一隻翠綠的蟈蟈,白菜葉旁有兩隻馬蜂——正如翡翠白玉和紅燒肉奇石,日後竟成臺北故宮鎮館之寶。中國人的審美水平,在清朝的兩百年內,實在是大大倒退了。

一株珊瑚樹,六匹翡翠馬,十尊佛與翠玉佛,十八尊金羅漢、一百零八尊翠佛……都在孫殿英的親自監督下,由親兵們放入事先備好的木箱子。

終於,碩大的翡翠西瓜出來了,燦爛的光色讓小木雙手發抖,彷彿一顆還沒成熟的西瓜,就等著刀劈下去露出鮮紅的瓜瓤呢。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都市小說相關閱讀More+

高冷學霸的蜜戀時光

千山杜鵑

我的絕美校花未婚妻

土豆燉唐僧

刺局4:局外局

圓太極

SCI謎案集(SCI迷案集)(第三部)

耳雅

騙我同居和親親,這叫高冷校花?

三七鹿

18世紀全面戰爭

吐槽是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