蓬萊客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09章,菩珠,蓬萊客,大文學小說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一個月後,十一月,是京都吏部上下官員一年當中最為忙碌的月份了。

照朝廷的慣例,每年這時,地方四品以上的官員,須向朝廷報送其本年的履職奏摺。最近,在每天來自各地的如雪片般飛來堆滿案頭的摺子裡,其中到來的一封,顯得極其特殊。

這一封奏摺來自西域都護府,它穿越千山萬水,於三日之前被送到京都。吏部不敢有任何的延誤,當日便立刻上呈到了御前。

西域都護皇叔秦王李玄度在奏摺中上報他抵達西域後的一系列行動,最後陳述,為更好地控制中道,都護府已從烏壘搬遷至寶勒。同時,應寶勒國人之求,他奏請朝廷,允多年前因變亂避往京都的原寶勒國王子歸國繼承王位,以助朝播散恩威,穩定局面。

距新帝李承煜繼承皇位已經過去半年了,現在整個朝廷的局面,表面看起來,終於從因為孝昌皇帝突然駕崩而帶來的斷裂式混亂中緩緩恢復了過來,各項事務也逐漸進入正軌。

新朝的年號定為天授,明年元日啟用。

留王胡家一黨的殘餘勢力逃入西南,勾結當地土王,糾合起了號稱數萬的人馬,企圖割據作亂。朝廷出兵,不過三個月便就平定,徹底剷除了留王一黨的餘孽。

北方之前的緊張局面也得以緩解。東狄看起來當時只是虛張聲勢而已,如今已經沒了動靜。廣平侯韓榮昌上月返京。

上官邕的案子也告終了。

他在昭獄裡始終不認罪名,對於同州瘟疫一事,堅持是地方官員被人收買對他進行栽贓陷害,在懸而不決了一段時日之後,一日清早,獄卒發現他懸樑自盡,邊上留了一封他咬破手指寫的血書,自陳清白,以死明志。

他的自殺,令這樁大案不了了之。新帝沒有替他的舅父上官邕追封任何的諡號,只下令收殮。但與此同時,和此案有關的其餘人,包括上官家族和上官舊黨,因證據不足,也不再被追究。從前如何,如今還是如何。

有不滿之人在背後非議,說這是上官邕以一人換保家族和黨羽的計策,可算是他這輩子最成功的一個籌謀了。甚至,還有更大膽的猜測,說這其實是新帝的意思——上官邕若是不死,不足以平人憤。但他若被定罪,上官家族和追隨之人不可避免也要遭到牽連,而這群人,恰恰就是新帝最忠誠不二的支援力量。所以,讓上官邕這般死去,才是最好的選擇:新帝對百官和天下能交待過去。上官家族和黨羽失去首腦雖遭到嚴重打擊,往後短時期內想再恢復從前的榮耀,不大可能,但也不至於被傷到了根本。

這個結果雖然不能徹底服眾,當時也引來不少非議,但終究無人敢當面去質問新帝,畢竟人死為大,上官邕都已經上吊以死明志了,再繼續要求追查,恐怕就要明晃晃地要和新帝過不去了。

這便是過去這小半年間的京都大勢。好不容易,一切慢慢恢復了些平靜,沒幾天,因為這一道意外的奏摺,官場再次掀起了一陣湧動的暗波。

沒有人能想到,秦王李玄度在到了西域之後,這麼快竟就控制住了中道的樞紐國——須知,南道因距離東狄甚遠,加上有于闐坐鎮,東狄的控制一直不強。東狄大都尉對西域的重點,歷來是控制中道和北道。而現在,中道最大的寶勒國重入李朝之手,基本就相當於將東狄的勢力從中部漸漸逼退,縮到北道。

意外之餘,自然了,對於李朝而言,這是一個極大的振奮人心的好訊息。但詭異的是,這幾日,除了旅居京都多年的寶勒國王子夫婦聞訊興奮萬分如墜夢中,一心期待回去之外,朝廷裡的各路人馬在白天的朝會當中齊齊啞聲,竟無一人提及此事,猶如無知無覺,只在朝會散後,方各顯神通打聽訊息,暗中議論,揣測新帝對於此事的反應。

三日之後,在長慶宮的東閣裡,李承煜召來郭朗、姚侯、陳祖德、韓榮昌等人,取出數日前收到的來自西域都護府的奏摺,命議奏摺中提及的送寶勒王子歸國繼承王位的事情。

新帝端坐在御案之後,身穿龍袍,腰繫金鏨雲龍紋的腰帶。一片陽光從東閣的窗牖中射入,映得他肩上龍袍上繡著的一條金龍閃閃發光,令人不敢直視。

此處這座長慶宮,始建於明宗年,原本只是明宗用來接見外臣賜宴遊樂的一座宮殿。孝昌皇帝繼位後,這裡基本空置。而在李承煜登基不久,他便將日常處置政事的所在從幾代皇帝都用的紫宸宮搬了出來,轉到此地。

這裡距百官辦公所在的門下省和中書省更近些。照郭朗的說法,這是新帝勵精圖治躬勤政事的表現,百官對皇帝的這個舉動,也是稱讚不已。

而今日的東閣中,除了郭姚這些孝昌朝的老人,還多了一張新的臉孔。這便是崔鉉。年紀輕輕,他便就升到了三品的輕車都尉,可謂是隨了新帝登基之後整個京都中最為引人注目的一位人物。

這也無可厚非。一朝天子一朝臣,新帝年輕,自然喜歡提拔重用和他一樣年輕之人,何況這個姓崔的青年人也確實能力過人。從前秋獮一鳴驚人不說,迅速平定留王一黨西南叛亂的功臣也是他,回來後因功升到這個位置,眾人無話可說,除了豔羨之外,無不逢迎拍馬。今日他身穿繡有代表勇猛和力量的猛獸圖案的三品紫色武官袍服,立在東閣之中。身邊眾人奏議不斷,他一言不發,面孔肅冷。

郭朗姚侯等人就皇帝的議題,說了洋洋灑灑的一大通,概而言之,大意無非是說西域能如此快就見功,全是朝廷威加四海的結果,陛下銳意求治知人善用,更是功不可沒。幾人一致認為秦王提議言之有理,是時候將寶勒王子送回西域繼承王位了。王子在京都居住了將近十年,如今回去,自然親近李朝,幫助朝廷抵禦東狄。

李承煜道:“朕亦是此意。眾卿既無異議,那便如此定下。昨日朕也收到了王子上給鴻臚寺轉呈朕的謝折,另外,請求我朝派個人隨他回國擔任輔國侯,以輔佐他為王。何人能當此職?”

輔國侯名為輔國,實際是派去屬國擔當監察之職的人。那寶勒國的王子流亡多年,早學聰明瞭,為了讓李朝的新帝放心放他回去做王,索性自己開口求人。

郭朗和姚侯等人推薦了幾個,李承煜彷彿不是很滿意,神色冷漠,沒有點頭。

方才一直憋著的韓榮昌實在忍不住了,出列道:“陛下,臣願護送王子歸國,至於那個輔國侯,倘若陛下信得過臣,臣亦毛遂自薦!”

他這話一出,其餘人有些驚訝,紛紛看他。

這輔國侯的頭銜聽著威風,但只是朝廷西域屬國裡的一個小侯罷了。他已是朝廷的廣平侯,這會兒卻自告奮勇去做屬國小侯,無異於自降身份。

李承煜道:“你當真願去?”

韓榮昌慨然道:“陛下放心!臣心甘情願奔赴西域,繼續為朝廷效力!”

李承煜盯了他片刻,點了點頭:“朕準了,就你吧。你去之後,除了輔佐寶勒王,更要助力都護府,和都護府同心協力,早日將東狄勢力驅逐出西域,明白嗎?”

韓榮昌心花怒放,下跪承命。

李承煜微微頷首,忽然像是想起了什麼,又道:“對了,還有一事。到了那邊,記得替朕向皇叔和皇嬸問句安,就說……”

他的唇邊露出了今日的第一縷笑容:“……說,朕對皇叔和皇嬸,甚是想念。”

他一字一頓地道。

從頭到尾始終一言未發的崔鉉,望著韓榮昌滿口應承領了制命興高采烈出宮而去的背影,目光微動,隨即很快垂目,又恢復了他面無表情的一貫模樣。

廣平侯韓榮昌即將出關往寶勒國擔任輔國侯的訊息,在京都中並沒有引起多少人的關注。

倘若說從前,他還能因長公主李麗華的緣故,隔三差五地進入眾人的視線,到了現在,再無人願意浪費眼目去關注他了——因為李麗華自己的處境,如今也是十分尷尬。

她的親侄兒李承煜登基快要半年了,朝廷中不少人封官進爵,唯獨她,那個本當早早落到頭上的“大長公主”的頭銜,卻是遲遲不見冊封。

傳言這是上官太后從中作梗,認為她德不配位。皇帝不敢違抗太后之命。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都市小說相關閱讀More+

特種兵:我可以融合歷史牛人升級

小小燕草

完美高武

黃黃九夢

奇獸崛起之我靠養殖威震三界

落花不留情

論漂亮釣系如何掰彎鋼鐵直男

晚秋初十

放縱時刻

馬克思・艾倫・科林斯

不怨無悔

是美女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