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皇叔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53章 雪盲,以下犯上,九皇叔,大文學小說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尤其是虎視眈眈的豫王。她托腮望著正襟危坐的人,如綠竹瀟瀟,修身如玉,可惜就是眼睛不好,她嘆息道:“豫王知曉你這般,大概就很熱鬧了。”

陡然出聲,嚇得元喬一跳,登時就站了起來,腳下不穩,整個身子都晃了晃,元莞也不伸手去扶她,看著她身子如落葉般搖曳,添一句:“你慌什麼,怕我在這個時候反擊,也把你這個皇帝廢了?”

元喬站穩後,聞著聲音轉向元莞的方向,略有些拘謹,“你不該過來。”

“孤鶩請我來的,難不成不是你的意思?”元莞挑眉,揚首看著她,伸手拉著她的袖口,往坐榻的方向拽了拽。

元喬順著她的力道坐下去,手落在几上,她對突如其來的黑暗極為不適,甚至帶著惶恐,聽到元莞的聲音,那股落寞與不安的感覺就跟著消散了,她彎唇一笑,也不去回答這句話。

“既然如此,我便回去了,陛下好生安排,想必也會安然無恙度過難關。”元莞口中說著,雙腿卻不動。

她欺負元喬看不見,元喬也不知她的意思,聞她要走,便急道:“元莞,我、我希望你能、能……”

“能什麼?”元莞恍然不解,又見白紗下的雙頰通紅,再側首去看,那雙如玉的耳尖也是紅的,她慨然一嘆:“陛下心腹多如過江之鯽,要我做甚。”

元喬笑了笑,苦澀道:“我知你怨我,我也無法解釋,眼下我只能信你一人。”

“大長公主說錯了,你信元淮、信太后,都不會信我。”說及往事,元莞的神色就冷了下來,目光在元喬的白紗上飄浮,起身就要走。

元喬知她心中放不下,坦然道:“我未曾信過他們,只是覺得他們是最好的人選。”

“我倒忘了,大長公主性子涼薄,不會信任任何人。”元莞冷冷一笑。

元喬聽到冷笑聲,臉色霎時慘白,那句大長公主總會令她想起從前,元莞為帝時對她信任有加,剖心之舉,實難讓人諒解。

她握著小几一側站了起來,不知元莞站在何處,憑著感覺開口:“我並非不信你,只是想將事情簡單些,卻忽略了你的想法。廢帝一事,我不後悔,但後悔用錯了辦法,令你如此痛苦。”

元莞不改諷刺的話:“陛下此言,實屬難得,但是你後悔也無用,我對你,只有厭惡了。陛下若覺得我能威脅你的帝位,便賜死我。”

元喬茫然搖首,她去找太后、去找元淮,就是想將元莞摘乾淨、留一命,如今怎會再害她。沉默間,孤鶩進來傳話:“陛下,蘇相與中書令來了。”

元莞也沒有再鬧的心思,轉身看向元喬:“能瞞便瞞。”

“我知曉。”元喬站起身,忽而不知從哪裡走,站在原地似迷路般為難,元莞則吩咐孤鶩:“外殿設一座屏風,告訴二人,陛下染恙,屏風後回話。”

孤鶩領命下去了。她走到元喬面前,不忘瞪一眼,握住她的手道:“你可想好了接下來如何安撫朝臣?”

“嗯。”元喬應了一聲,手間都是元莞軟綿的肌膚,她捏緊了,跟著往外殿而去。

方坐下,就聽到匆匆的腳步聲,而後是蘇聞魏律的行禮聲,聲音一前一後,令元喬徐徐鎮定。魏律攜帶奏疏而來,遞給若竹。

中間隔道屏風,看不盡屏風後的事,魏律蘇聞並未起疑,反就雪災一事開口。屏風後的元莞見到久違的奏疏,眼睫顫了顫,細細看過後,低聲同元喬道:“容後再議。”

魏律所寫的奏疏內容頗長,她不知元喬所想,唯有令魏律先出宮,再作商議。

元喬頷首,對外道:“中書令所寫,我已看過,只是內容繁雜,我再想想。”

元喬行事並非獨斷,每回都是很謹慎,又兼雪災大事,要慢慢想來也是常事。魏律揖禮答應,蘇聞接著說道:“各地難民多,恐會引起暴亂,臣之意,調各地將領前往。一則安撫,二則可令有心人無法趁機作亂。”

“嗯,蘇相此議甚好,你與樞密院內的臣僚商議一番,擬定章程再報於我。另外……”元喬作勢輕輕咳嗽一聲,顯得氣息不足,才道:“另外小事都勞煩二人商議後再作處置,大事再來稟告。”

皇帝染恙,無法兼顧多事,身為朝臣,自該多加體諒。

蘇聞魏律二人應下,退出垂拱殿。

出殿後,蘇聞想起方才只聞皇帝聲音,看不見容顏一事,心存怪異,同魏律道:“方才入殿後,屏風後除了陛下,似還有旁人。”

“或許是伺候的宮人,陛下染恙,宮人隨侍,很是尋常。”魏律道。

蘇聞不再言語了,回政事堂商議調兵一事。而垂拱殿內的元莞將奏疏上所言通讀一遍,元喬皺眉,她只得又讀了一遍,端起茶水喝了一口,也不再問她如何想的。

元喬半晌不語,想過之後去問元莞的意思。

元莞道:“問是作甚,我只給你讀奏疏罷了,其他的不懂。”

“我以為你有想法。”元喬淡淡道,元莞為帝八九年,見解與朝臣不同,對於雪災該有想說的話。

“那是陛下以為的,並不代表就是我所想。”元莞懶散地搬了個圓凳過來,站久了雙腿都有些疼,她揉揉自己的腳,見案牘上還擺了許多奏疏,便道:“可要我讀了?”

元喬沉浸在她那句‘陛下以為的,並不代表就是我所想’,元莞的心思確是她難以猜透的,就像是她二人之間的隔閡,此生怕是無法得到她的諒解了。

奏疏一事,還需批閱,她知曉字跡不同,不知該用誰來代筆,她試探道:“我從中書中尋一人來,你先代筆寫,之後再讓他謄寫。”

先帝晚年之際,奏疏大多都是元喬代筆的,有此先例,也無不妥。若非朝臣識得元莞筆跡,也不用尋旁人再謄寫。

如今走到這一步來,元莞再拒絕也是無用,起身去研墨:“也可。”

元喬起身,將坐榻讓給她。她拒絕道:“天子的御座,敬而遠之。”

元喬語塞,不再勉強。耳畔響起一陣輕微的聲音,聽到元莞說話:“陛下要如何批閱中書令的奏疏。”

“此事頗大,先擱置在側。”元喬無法下決定,若她無恙,此時必召朝臣來商議,眼下是不行的。

元莞提議道:“不若讓政事堂先商議,陛下聽聽?不讓他們知曉你在側就行。”

兩人行事風格不同,元喬得先帝指點,摒棄他的狠毒,多正派之風。元莞則不同,她行事只要達到目的就成,正派之中帶著狡猾。

元喬聞言,沉吟須臾,元莞又道:“只不過令太醫先將白紗拆了,令孤鶩去傳旨,陳硯帶你去就成。”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都市小說相關閱讀More+

絕品小仙醫

白色企鵝

我真沒想當富豪

夜聽來風

異世靈武天下

禹楓

衣冠之下

陳隱

殘槍

石鐘山

我真的不是禍害啊

騷葉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