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丘一夢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54章 五四,我在清朝當鹹魚,青丘一夢,大文學小說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來到這清朝二十幾年, 若論過的最遂心如意的新年, 還是在閨中時。

在宋母之上房中, 坐在鋪著柔軟坐褥的暖炕上, 倚在母親身邊, 聽著父親與哥哥們吟詩閒話, 偶爾還有兩個小的弟弟出來綵衣娛親。

她只需吃吃喝喝或說兩句吉祥話, 輕輕鬆鬆摟得兄弟們中最豐厚的一份壓歲錢。

宋母在年時往往會預備許多焰火煙花,兩個弟弟性格活潑,會鬧著去放煙花, 她會被宋母攬在懷裡, 看著滿目的鮮豔顏色。

可惜那樣舒心熱鬧的新年自打她梳起了垂在背後的那半數青絲便再沒有了。

此後的每一年, 從寂寥深宮到庭院深深深幾許的王府大宅,都是柔成陪著她度過的。

周遭一片熱鬧景象,遠別父母的傷心人們互相取暖。

今歲除夕, 四貝勒與敏儀一同入宮,請安、祭神、守歲, 弘暉、翼遙都跟著去了。

留守在府裡的眾人是預備在宋知歡這裡小聚的,寧馨、青莊、鈕祜祿氏、耿氏都早早過來,眾人在花廳裡坐。

花廳的暖炕又比暖閣裡的寬敞, 鋪著厚實的錦墊坐褥, 因一早燒了起來, 自然別處溫暖不少。

炕上又兩張方形炕桌並著拼在一起,上擺著三四個大攢盒,盛著各樣點心蜜餞, 又有一大盤朱橘、蜜柚、蘋果、橄欖一類的吃食。

另有紅泥小爐滾著滋味酸甜爽口的青梅酒,再設一爐煮了青柑普洱茶。

眾人圍著炕桌坐了一圈兒,透過玻璃窗子能見到外頭小院裡白雪皚皚銀裝素裹的景緻,兩紅一白三株梅花亭亭玉立於白雪中,在小院的牆角凌寒而放,透著沁人心脾的幽香。

鈕祜祿氏顯然喜歡極了那三棵梅花,宋知歡輕輕看了她兩眼,笑眯眯道:“你若實在喜歡,回頭讓柔成折些花枝兒給你帶回去。”

鈕祜祿氏又驚又喜,忙謝過,宋知歡微微一笑,沒說什麼。

那邊辛娘捧著個青瓷冰裂紋荷葉邊大瓷盤過來,盈盈一禮,眉眼溫柔含笑,聲音清澈如溪水潺潺,柔和入耳,音色清透,使人舒心,“這瓜子是現炒的,五香味兒,諸位主子嚐嚐?”

青莊含笑應了一下,宋知歡叮囑她:“你女兒不是來了嗎?你下去陪她過年吧,不必顧著這邊。”

辛娘微微一笑,道:“主子早上給了壓歲錢,那丫頭喜得不知怎樣!奴婢讓她和小丫頭們玩著,等會兒再去尋她,並不著急。”

宋知歡點了點頭,她對著身邊人素來絮叨,此時不免忍不住叮囑兩句:“你們不常見面,你還是要多陪陪她,女兒親人,你也得多和她親近。”

辛娘笑了笑,這才退下了,宋知歡四下裡看了看,問道:“華姝還沒到嗎?”

柔成搖搖頭,剛要開口,忽聽外邊一疊聲地“請二格格安”,宋知歡透過窗子往外看,便見和玉披著猩猩氈斗篷扶著侍女的手徐徐踏雪而來,攜寒風大雪,面帶愁緒。

“和玉請宋額娘安,請諸位額娘安。”和玉入花廳內,一面解了身上的斗篷,一面對著眾人欠身。

“起來吧。”宋知歡輕輕一點頭,青莊已攬了和玉上炕,連聲催促,“快上炕來坐,炕上暖和。外頭多冷的天兒,你們也沒戴個兜帽,手爐也沒帶?”

辛夷忙將一個花紋頗為新雅的瓷質小手爐遞給和玉,和玉接過捧在手上,對青莊笑著道:“來時走得急,忘拿了。”

說著,她又對宋知歡歉意一笑,道:“額娘本是要來的,偏生二弟弟下午開始發熱,三弟又吐奶鬧得厲害,額娘便留下照看,只讓和玉過來了。”

“這是小節,無妨。”宋知歡自炕沿兒旁的高几上取了清水沁著的茶盞來,為和玉添了些熱茶,輕聲道:“喝口茶水,暖暖身子。”

和玉對著宋知歡笑了笑,謝過後端起茶盞慢慢飲了起來。

耿氏倒了一杯青梅酒砸吧砸吧,覺得不大有味兒。

青莊和她已混熟了,見此推推宋知歡,笑道:“人家嫌你的酒沒味兒呢,還不快把你藏著的好酒熱一壺來?”

宋知歡於是道:“這有何妨,我這兒酒有的是,就怕耿妹妹喝不盡。蘭陵美酒有之,紹興陳年有之,慧泉好酒有之,陳年的女兒紅亦有之。或要烈的,還有山西汾酒並燒刀子,只怕妹妹不敢入喉。”

耿氏騰地眼前一亮,看向宋知歡的目光已然發綠了。

青莊忍不住地抿嘴兒直笑,鈕祜祿氏外頭看著耿氏,等待著她的選擇。

宋知歡見耿氏糾結著久久沒個結果,便吩咐柔成,“取些蘭陵酒來熱上吧,那酒也有些年頭了,滋味也最好,‘蘭陵美酒鬱金香’,還是我學詩時磨著我母親給我尋來的,只是我也不好酒,便壓了箱底兒了。”

“暴殄天物啊!”聞此,耿氏只覺心痛非常,竟然超常發揮說了個成語出來。

柔成抿嘴兒一笑,退下半晌,捧著一壺熱酒回來奉與耿氏,本欲取常用待客酒杯給耿氏斟了,宋知歡卻道:“取槅子上那隻和田白的小酒碗來,‘玉碗盛來琥珀光’,也算附庸風雅一回。”

柔成含笑應是,轉身從多寶閣上取了玉碗來為耿氏斟酒。

耿氏眼巴巴看著那酒碗,只如情竇初開的少女見了心上人一般。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都市小說相關閱讀More+

都市逍遙魔帝

小玉檀

龍王戒

李白不白

婚寵無度:這個影后不太甜

折花落

暖暖的團寵直播間

君玉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