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許有一天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61章 求證,駙馬她重生了,或許有一天,大文學小說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有關於唐昭的身份,一直以來都是兩人間不可忽視的心結。

倒不是明達對唐昭的身世有什麼忌憚,畢竟就算這副皮囊確實是延平帝的女兒,可對她來說更重要的是這副軀殼裡的靈魂——只要芯子還是她的阿庭哥哥,變成什麼樣的身份,又有什麼關係?

可唐昭對此卻很介懷,她一直以為這副身體確實是延平帝的女兒,那麼明達與她便是有著血緣關係的姑侄。而從小到大養成的道德觀告訴她,亂|倫是禁忌的也是可恥的,哪怕她能夠接受同為女子的明達,也不能接受變成她姑姑的明達。

曾經唐昭為此糾結了許久,如果不是明達強硬的用鎖鏈將她鎖住,只怕她早就離開,兩人也不會有今日。而如今她們雖然在一起了,可這事卻不能揭過當做不存在。

直到此刻,宋洋突然說出了完全不同的答案,並且有理有據不像是在說謊。

唐昭和明達聽到這個意外的訊息,也不知該哭還是該笑,心中一時也是五味雜陳。

求證嗎?自然是要求證的,並且這事求證起來也不算難——自去歲兩人成婚,一場大火燒了唐昭,唐明東和薛氏便落到了明達手裡。之前明達在朝中大刀闊斧的剷除延平帝黨羽,除了依靠早先調查得來的一些小雨情報,其餘基本就是靠撬開唐明東的嘴了。

到如今,唐明東和薛氏也依然留著一條命。只是之前唐昭和明達都過於相信自己的判斷,從未想過要向兩人詢問唐昭的身世,而現在似乎可以去問上一問了。

兩人對視一眼,都起了求證的心思。

一旁的宋洋見兩人不再理會自己,便著急了,匆匆開口強調道:“我說的都是真的。閔陽王得到的訊息,我大半都知道,他是什麼樣的人我也很清楚。從前他查到駙馬是延平帝的子嗣,便打算今後以此為把柄,後來延平帝親口否認了,不過時間尚短他肯定也沒想好要怎樣。偏這時他被殿下與駙馬捉了,一旦有機會面聖,他肯定會反咬一口!”

不得不說,宋洋蠢了半輩子,拿自己的身份給他人做嫁衣還要俯首稱臣,但他對於閔陽王確實是瞭解的。就像閔陽王一下就猜到宋洋靠不住一般,他也一下子猜到了閔陽王的反應。

唐昭和明達一臉不置可否,因為這事已經過去了,以小皇帝的偏袒而換來的圓滿。

宋洋見兩人如此平靜,不知哪裡出了差錯,忙又道:“我可不是危言聳聽,閔陽王那樣的身份,陛下肯定會見他的,等他反咬一口就來不及了。殿下你救救我,保我一命,我可以去陛下面前闡述事實,與閔陽王對峙也好,到時還駙馬一個清白。”

明達聽到這話,眼睫微微顫動了下——她當然知道小皇帝派去的宮人沒在閔陽王府找到證據,就是小皇帝偏袒的結果,這也意味著事情已經結束。可感情與信任都是經不起消磨的,一次兩次一年兩年,她也怕小皇帝有朝一日變了,回頭再來翻這些舊賬。

不是自己的鍋,沒必要一直背下去。

想到這裡,明達心中已經有了成算,她也不去看唐昭,便對宋洋說道:“你若所言屬實,也確實能在陛下面前還駙馬清白,那本宮便保你一命也無不可。”

宋洋聞言,大喜過望,忙不迭應道:“可以的,可以的,我能證明!”

唐昭看看明達,又看看宋洋,到底沒說什麼。

宋洋最後被內侍總管帶走了,之後能不能面聖就不取決於他自己了。不過既然明達有心在小皇帝面前替唐昭澄清事實,那麼將人送去小皇帝面前,面聖一回也不是什麼難事。

當然,事情其實不必這般複雜,因為內侍總管回宮之後就已經向皇帝稟報了這事。

皇宮生存的鐵則有許多,其中有兩條很重要:一是知道得越多死得越快,所以許多時候能避則避,能裝聾作啞就別顯擺自己知道得多。二是認定了主子就必須忠心耿耿,尤其這主子還是皇宮的主人,小皇帝也是皇帝,容不得人欺瞞。

內侍總管是個聰明人,如果今日明達下令封口,他或許還會猶豫一下要不要將事情盡數稟報給小皇帝。但明達沒有,所以他回宮之後,便毫無隱瞞的將事情說了。

小皇帝聽罷沉吟良久,最後也沒等明達安排,就自己召見了宋洋。

宋洋這人偶爾聰明一回,但更多的時候還是會犯傻。比如這一次小皇帝的召見,他明明可以像對著明達二人時一般,實話實說,偏又自作聰明瞭一回……

估計是怕小皇帝不信他,宋洋是這樣對小皇帝說的:“前兩日閔陽王截走了延平帝,恰好我當時也在南郊別院裡閒逛,就偶然聽到了兩人說的幾句話。閔陽王說駙馬是延平帝的子嗣,但延平帝說不是,他說他的兒子早就夭折了,駙馬只是唐家人找來的替身罷了”

這番說辭與對明達說的基本沒什麼差別,想來除了將偷聽修飾成了偶然聽到之外,基本上都是真的。只是有一點,他將延平帝話中的“女兒”改成了“兒子”,還自以為聰明。

好在小皇帝不笨,稍稍一怔之後,就從宋洋臉上看出了端倪。

哭笑不得之餘,小皇帝到底還是更信面前的蠢人,也算放下了一樁心事。

事後他想了想,又命人將從閔陽王府帶回來的那些“證據”全毀了——他自小讀過不少史書,怕哪日自己也因為皇權移了性情,索性現在就把後路堵死。也免得今後萬一與阿孃生出齟齬,性情大變的自己會利用這莫須有的罪名,去做些如今的自己所不齒的事。

這些明達都不知道,但毫無疑問她相信小皇帝自己能夠處理好。因此將宋洋移交出去後,她便沒有過問此事,徹底將決定交給了小皇帝。

直到閔陽王一案過審定案,明達才如約出手保下了宋洋一條命。

不過宋洋這樣的禍害保他一條命也就夠了,明達並沒有要替他免罪的意思,更不想將他留在京城繼續替宋家招禍。因此最終宋洋被判了流放,逐出京城,永不得歸。

當然,這些都是後話了,等宋洋被帶走之後,明達和唐昭首先便是去求證他的說法。

唐明東和薛氏被關了將近一年,兩人從一開始緊咬牙關什麼都不肯說,到後來也漸漸失去希望開始吐露明達想知道的訊息——他們本就不是什麼堅定不移的人,否則當初真正的“唐昭”夭折,兩人就該向延平帝請罪,而非另外抱來個孩子偷樑換柱。

明達與唐昭懷著求證的心情,難得一起去見了兩人。

被關在地牢深處,常年不見天日的兩人情況都算不好。消瘦憔悴是必然的,被審訊更多的唐明東還好些,薛氏被關久了看上去卻是有些恍惚與反常。

見著二人到來,唐明東只是微微眯了眯眼睛,反應很是平靜。但薛氏不同,她一眼就看到了唐昭,於是原本蔫蔫縮在牆角的人,一下子就衝了出來。她猛的趴在柵欄上,撞得柵欄都跟著悶響了一下,卻是目光灼灼的盯著唐昭,口中不住喊著:“阿昭,阿昭,快過來,讓阿孃看看你……”

講真,黑燈瞎火的薛氏這般反應,還真讓人莫名有些後背發涼。尤其唐昭早在唐家時就見識過薛氏偶爾表露出的反常,這時又被這異樣灼熱的目光盯著,下意識便往後退了一步。

明達難得有維護唐昭的機會,當下上前一步擋在了她身前,安慰道:“有我在,沒事的。”

唐昭看著擋在自己面前的明達,眸底也不由生出幾分暖意來,唇角抿成一個柔和的弧度:“多謝殿下,我沒事了。”她說著又從明達身後繞了出來,看一眼明顯異常的薛氏,疑惑道:“不過她這是怎麼了,怎麼看上去這般……”不正常?

準確來說,薛氏看上去有點瘋,嘴上絮絮叨叨唸著的都是唐昭。不知道的人只怕還以為她真是唐昭的母親,並且對她念念不忘,但現在唐昭和明達都知道不是了。

這時候是唐明東主動開口了,他平靜的看著反常的薛氏,語氣中卻透著兩分悲涼:“她瘋了,早就瘋了,被嚇瘋的。”

明達和唐昭聞言都是一怔,旋即心中便有了幾分猜測。

唐明東其實也是個聰明人,一見唐昭跟在明達身邊出現,便猜到兩人所為何來。這些時日他吐露的事情已經夠多了,如今索性也不等二人問,便直言道:“阿昭不是薛氏的孩兒,也不是唐家的孩子,更不是陛下的子嗣。”

這話一出,唐昭和明達心中大石便落了地——兩人雖然都能看出宋洋沒有說謊,但他這人本就蠢,萬一聽錯了弄錯了也不稀奇,因此心中始終存著三分疑慮。

唐明東見二人神色,便知自己猜對了,因此繼續說道:“薛氏是個苦命人,我二弟去得早,也沒給她留下個一兒半女。陛下將少主交給她撫養時,她雖是小心恭敬,但也確確實實是用了心的。因此少主夭折時,她一面傷心,一面又懼怕問責,沒多久就有點瘋了。”

他說著看向唐昭:“是後來有了阿昭,她才漸漸好起來,一面將你當做了少主,一面又知道你不是,私心將你當做了自己的孩子。”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都市小說相關閱讀More+

男人不低頭

寡人不倒

都市:我能預知未來

魁酒

瑪麗蘇冷少和霸總HE了

硯久於

神國之上

見異思劍

回到平行世界當大佬

武道金丹

五大賊王7:五行合縱

張海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