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sliya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7章 第一個特產,我靠抽卡當領主,lesliya,大文學小說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在王大廚的催促下,開墾菜田成為了重中之選,莫北也不想天天饅頭就麵包這麼吃下去了,揣著從查理那換來的種子,直接就去了她五畝良田的旁邊。

系統給的這種良田卡是不可拆卸的,說種什麼就都種什麼,作物和良田本身視為一體。

但玩家自行開墾的土地,自由度就很高,想種什麼就種什麼,套種輪種隨便,這個坑裡放花生,下個坑裡放玉米都可以,就是收成如何人家就不管了。

莫北到了這邊粗略看了看,蹲下來又抓了一把泥土在手裡搓了搓,她是不懂什麼肥沃與否的,但這不是有系統給的名稱標識麼。

不同的土質適宜種不同的作物,也可以不按常規隨便亂來,還是那句話,後果自負。亂來的下場通常只有兩種,一種是收成減半,一種是顆粒無收。

那種逆屬性的自然大豐收,據莫北所知,在遊戲裡從來沒發生過,除非是澆灌了特別珍惜的世界樹晨露——但有那種東西,賣了十幾萬金幣不好嗎?幹嘛用在逆屬性的農田作物上?

確認了這邊土質還不錯,雖然達不到上等,也是中等偏上後,莫北倒提著她的領主大錘開始劃線,很快就分出了幾塊菜圃,然後將種子按照類別種了進去。

“看來這就是在遊戲裡。”看著違反生長定律迅速發芽的種子,莫北喃喃自語,“比VR和體驗倉都真實的那種遊戲世界,五感效果特別逼真,痛覺也是……還是別作死,好好活著吧。”

遊戲設定裡,玩家可以給菜圃、農場、牧場之類的地方派駐管理員,根據特性、技能不同,用著不同的作用效果。例如縮減成熟時間,增加產出,飼養的家禽家畜味道更加鮮美等。

除此之外,有時候還會觸發負面的效果,比如懈怠導致農田枯死、牲畜死亡,偷吃導致減產,中飽私囊導致減產和敗壞風氣,等等不足一而論。

畢竟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有盡忠職守的,就有偷奸耍滑的,莫北當時覺得挺有意思,現在就只想“呵呵”。

不過她倒是不急著放人過來,正式定居的領民裡沒有擅長種植的,放過來也沒什麼用。臨時的她打算再看看,不輕易開放定居的口子,從最開始的一道關卡就把那些不怎麼樣的傢伙隔絕在外。

戶口比例就在那擺著呢,莫北現在求精不求多,在她的設想裡,頭一批的領民們只要是遵紀守法的,日後都是要好好培養的。

基地百廢待興,好多重要崗位都沒人,最好都從這些人裡選,忠誠度有,再遵紀守法的話,至少辦不成壞事。

當然,不拘一格降人才也是要的,但那是後話了,莫北向來喜歡一步一個腳印,步子邁太大了很容易拉胯的。

折騰完農田,莫北又折返了居民區,她之前和王大廚已經商定好了,讓他自己選一棟沒修繕好的房子當餐館,現在搞定了部分食材來源,自然要回去看看的。

抵達居民區後,莫北就看到熱火朝天正在工作的非正式居民,和坐在一旁頭一點一點往下垂的瞌睡中的王大廚。想想對方的特性,莫北放棄了去叫他起來的想法,自己擼起袖子扛著大錘子,也跟著加入到了修建工作之中。

初級階段的領主就是這麼苦逼,凡事都要自己上手,其實分派好任務默默等著也行,但莫北閒不住啊,表面上再怎麼平靜理智,也無法掩蓋心底的不安。

這個似遊戲又似真實的地方讓她有一種緊迫感,像極了當年遭遇事故後的一段時間,滿腦子想的都是怎麼擺脫困境,下一步該怎麼走,根本不敢讓自己閒下來,沉浸於悲傷。

在從服務大廳那邊傳來代表晚上八點的鼓聲後,王大廚的餐館進度差不多達到了一半,主要是缺料,得從別的地方現拆耽誤了時間,不然莫北估計速度還能再快一些的。

這時候去周邊採集物資的隊伍也有陸陸續續回來的了,他們大多數都是普通人,不敢在本就是夜晚的夜晚還留在基地外面。

尤其是跟著季景曜一路流浪過來的那些人,他們實在是受夠了那種提心吊膽的日子,若不是為生計考慮,恨不得一輩子待在明亮的基地裡不出去。

有收穫的這時候直接去了服務大廳交任務換物資,沒收穫的也打起精神詢問留守人員在基地裡找的工作怎麼樣,盤算著明天是出去還是留下。

總之士氣還算良好,達不到飽滿、熱情高漲,至少也過了及格線,不是低迷和人心惶惶。

莫北開啟了個人面板,看到上面相關的數值有了變化,正式領民變成了8個(初始3人組,查理一家人,彭卡、季景曜),臨時領民是12個。

安定度從65%上升到了75%,繁榮度從5上升到了10,雖然漲了一倍,但基數太低,並不值得開心。

吃過晚飯,莫北躺在領主府的床上整理倉庫,能合成的合成,不能合成的先單獨放著,垃圾拿出來直接賣給系統,換取少得可憐的銅幣。她得弄些錢用來流通,雖然糧食是硬通貨,但基地裡不能一直以物易物的過下去。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都市小說相關閱讀More+

拒御庇護

黑骨藤

帝少老公強勢寵

劉小妖

演算法神探:一部谷歌首席工程師寫的CS小說

傑瑞米·庫比卡

修真大工業時代

試劍天涯

嫁給鳳凰男的日子

秋李子

不逢不若(出書版)

十四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