爾徽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01章,穿到民國後我改學物理了,爾徽,大文學小說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聽到易寒星關於失學兒童的問題時,程深還有空和她開玩笑:“失學是有可能的,但是你應該不是兒童了吧?你都十四周歲了!”

是的,在暑假度過了自己的生日之後,易寒星已經脫離了十三週歲以下兒童的範疇,成為了一名青少年。

易寒星瞪大了眼睛:“重點是這個嗎?重點是我很可能上不了學啊!”

田修德看著自己丈夫這番話,也忍不住說道:“你可別在這種時候開玩笑了。”

程深一擺手:“哎呀我就是看你們太嚴肅,活躍下氣氛,這要求看似難以達到,其實只要寒星能夠考得上,不就是推薦信嗎?你三哥在香港應該認識不少場面上的人吧?找這些文人們幫幫忙,難道一箇中學生入學的推薦信還會困難?”

程深這麼一說,好像整件事情都非常簡單一樣,易寒星卻欲言又止,最後還是忍不住說道:“但是三哥他跟著軍隊開拔之後,現在不知道在哪裡打仗呢,沒有三哥的親筆信,你怎麼去找他的朋友?他朋友憑什麼相信你?”

要知道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從來都不是一句空話,如果沒有後世移動通訊裝置的普及,分隔兩地的家人想要聯絡,特別是一方隨時在移動的情況下,那是非常困難的。

當易寒星提出這個問題的時候,程深終於重視了起來:是啊!田光前寫幾封信就沒事,但是關鍵是現在大家根本和田光前聯絡不上,只能接到他很偶爾送過來的家書,連通訊地址都沒有,怎麼讓他寫信?

這下子,終於想明白的程深也開始發愁了起來。

眼看著易寒星一家發愁,有土著居民給他們出主意:“其實這推薦信也沒有特別難拿,找人介紹一下關係,錢給夠了也可以的。”

“錢給夠?”程深立馬追問:“不是說需要榮譽公民或者爵士的推薦信?他們這種會缺錢嗎?”

“他們不缺錢,但是也不嫌棄錢更多一點啊。”大家忍不住笑:“何況不是還可以找英國人?這在香港的英國人也不是就個個大富大貴了。”

“隨便找個英國人都可以?”易寒星也開始了追問:“那豈不是找個英國的大頭兵都行?”

“英國大頭兵的孩子倒是可以上學,但是他們也不會把孩子養在這邊,至於說他們的推薦信?”說話的人說著就忍不住笑了:“易小先生,你們在上海的時候,如果需要推薦信,大頭兵的推薦信能有用?至少也要是學校老師的推薦信吧?”

也就是說,這個推薦信還是需要有一定文化素養和社會地位的人給出,但是如果這樣的話:“那豈不是隻有很少數的人能夠讀書?”

“這不一直都是這樣嗎?”眾人聽了易寒星的問題,絲毫不覺得這種上升通道受阻階層流動停滯的情況很嚴重:“要不然我們怎麼自己辦學校教孩子呢?當年沒有學校之前,大家想讓孩子接受教育,都是送去廣州那裡的,那邊不用推薦信啊。”

這麼一聽,易寒星頓時覺得,不管怎麼樣,南京政府當政期間一直在各省市普及中小學教育,這件事情還是值得肯定的。

轉念一想,易寒星也明白了這後面的行為邏輯:中國自從有科舉制以來,一直都有供貧寒家庭學子依靠學習考試上升的習慣,而外國自古以來都沒有考試當官這種習慣,靠得依然是推薦制,這也是為什麼在香港地區讀書還需要推薦信的原因。

易寒星現在是一面為了祖國的制度而驕傲,一面為了推薦信而頭疼:“那如果是比較有社會地位的人,想要用錢砸,應該也要花上不少錢吧?”

“可不是?”大家七嘴八舌的和易寒星說著。

“雖然我們家咬咬牙也出得起,但是看看我兒子那個學習成績,我就立馬覺得不值得了。”

“是啊,關鍵是人家也有入學考試,我們的孩子能不能考上還是個問題呢!”

“要我說現在這樣也挺好的,讓人給孩子啟蒙教導,學會了基本的知識就行了,真要是有天賦的孩子,咱們再考慮送他回內陸讀書,或者砸錢讀香港的學校。”

聽到大家這些話,易寒星開始猶豫自己要不要在香港這裡讀書。

相比於家人而言,易寒星知道自己還有一個求助的渠道,就是組織,組織上這麼多能人,不可能說連一封香港的推薦信都拿不出來,但是問題在於,這種風氣的香港學校,真的能教學生學會多少知識嗎?

易寒星剛剛下定決心去科研道路上做個卷王學習報國,就發現香港沒有自己這個卷王生長的土壤。

而且其他人不知道,易寒星心裡卻是清楚的,香港雖然在英國的控制之下,但是並非淨土,遠的幾年之後德日聯盟,在德國和英國打起來之後,日本已經實質上控制了香港,就說近的,自己最近可是聽說了香港道上那瘋傳的那位幫派老大男主的上位史,按照小說裡面描寫,這位爬上來之後,香港可謂是腥風血雨啊。

不知道如何抉擇的易寒星最終決定將選擇權交給組織。

聽聞易寒星求學難的現狀以及對香港教育的懷疑,組織上派人收集了一下訊息,特別是去香港現在的中學打聽了一番,可以確定下來:這中學對科學技術的教育遠遠比不上內陸三民黨辦的學校!

其實這也不是人家故意把學校搞成這樣,主要還是因為這邊英國人還是少數,而且很多人過來任職並不會帶著孩子,所以這邊的學校主要就是針對英國中產和中國高層家庭的孩子。

中國雖然不乏有識之士,但是也一直有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的想法,這下品當中自然包括了能工巧匠,而讀書高更是指的文科。

一部分老派人士觀念沒有轉換過來,一部分新派人士家裡的孩子也不喜歡搞科研,畢竟科研實在是辛苦,哪裡有看書讀故事有意思?

於是,真有個別具有科研天賦的,家裡都送他們去英國本土或者美國之類的國家學習了,而沒有科研天賦的,香港這邊的學校教學質量也很不錯,已經滿足了大家的需求。

這麼一來,這香港的學校就不太符合組織上給易寒星的規劃了。

加上明知道日本人對廣州虎視眈眈妄圖切斷國內的海上運輸線,前線武漢戰場焦灼重慶政府又調了不少廣東的軍隊北上支援武漢,組織上很快下了決斷:趁著廣州還沒被日本人佔領,儘快取道廣州北上!

接到這個訊息,反而是求學心切的易寒星猶豫了:“我要是走了,這打聽訊息的事情要怎麼辦?”發愁了一會兒,易寒星提議道:“要不然,你們嘗試發展一下我二姐和二姐夫?雖然他們打聽訊息匯總的能力不太強,但是他們也很受大家信任的!”

組織上接頭的同志聽了之後只覺得哭笑不得:“夜芒同志,雖然你一直覺得自己是個大人了,但是相信我,你的家人們是不會放心放你自己一個人過去的,他們很可能會陪同你一起北上,所以你二姐她們應該也不會再擔任人家學校的老師了。”

易寒星聞言就皺起了眉頭,仔細想了想,雖然親爹言必要打斷自己的腿、親孃整天說自己不像是個女孩子,但是如果自己要去內陸求學,他們不可能自己留在目前大家都認為很安全的香港!

“所以情報收集這件事情你就不用擔心了,組織上這麼多同志,還找不到一個能去應聘人家老師的人?這都能去教學生了,熟悉兩三個月,情報工作也可以發展起來了。”那人說著,心想本來大家都覺得讓一個應該去讀書的小孩子幹這種事情不太好(現在還沒到抗戰後期少年兒童都加入進來),又不是沒有大人了,哪能耽誤孩子讀書呢?

想到這裡,組織上的同志還不忘叮囑:“要走的話,趕早不趕晚,萬一日本開始發動對廣州的戰爭,烽火連天的,走也不方便!我們這邊同志隨時都能去應聘老師,夜芒同志,早日出發啊!”

易寒星聽著對方的諄諄囑咐,感受著組織對於培養科學人才的殷殷期盼,沒有過多理會自己內心的糾結,重重點頭:“我明白!”

一下定決心要離開香港回去內陸,找到入學的地址就是最重要的事情之一,組織上幫忙聯絡了在長沙的同志,說是西南聯大目前有不少西遷的學校和老師在這邊長沙滯留,據說是要成立聯大,現在不僅教授們帶著大學生在學習,連附屬的中學也在長沙開了課。

西遷的大學可以說是體現了國內目前最高的教育水平,整個國內很難有比長沙這所附屬中學更好的教育力量,組織上立馬做了決定,讓易寒星去往長沙求學!

因為湖南走出了很多我黨早期的領導人,整個省份的紅色氛圍都很強烈,黨在當地的力量也比較充足,想要安排易寒星在長沙落定還是一件比較容易的事情,而且易寒星三哥所在的軍隊正好近日一直在湖南湖北活動,易寒星去長沙很容易找到說服家人的理由:廣州那邊很可能會打仗,香港也不一定安全,為了不落入上海租界的那種情況,我們最好是趁著沒打起來的時候北上去投奔三哥!

這理由合情合理,寒星爹和程老太爺兩個人也聽說了一些日本人動向的風聲,碰頭一商量,最終拍板下來:趁著廣東和湖南還在咱們自己人的控制下,去長沙找田光前!

要知道跑路不趕早,就又會碰到在上海租界裡的悲劇!不僅自己要跑,對於這段日子認識的軍官家屬(老頭子們卸任教師職位之後有了很多往外跑交流感情的時間,易寒星讀書的問題還是請教了其中一些人家才得知入學詳細要求),寒星爹和程老太爺也廣泛通知了一番,畢竟要是廣州被日本人控制了,自己這群人待在香港真的安全?

大家一聽都覺得有道理,不少人家都紛紛行動了起來,要麼計劃出國,要麼也計劃北上。

這北上的人一多,大家也有了底氣,聯合起來問廣州的守將:能不能給個信物之類的東西,方便大家過關卡?不然同僚的家屬們被收過路費保護費甚至為難,未免讓前線將士流血又流淚了吧?

於是,非常順利地,易寒星到達了長沙,還給和自己有著同船之誼的小嬰兒父母帶去了孩子最新情況和照片——這兩位也成了易寒星入讀附屬中學的安排人、和組織聯絡的聯絡員!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都市小說相關閱讀More+

親親,建議反派篡位呢

典臨

我的修仙日常被妹妹直播了

葉隨風

萬界女神之直播

雲海聽歌

當我醒在末日後五百年

從溫

命運之夢

別山尾

我在都市,刷熟練度就變強

帝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