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晉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35章 前期準備,官場:從衛生院走向權力巔峰,蔡晉,大文學小說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書記,這一次星寧之行,我們這算是滿載而歸啊。”

回程路上,陳樂峰顯得有些興奮,昨晚的飯局上,他可親耳聽到了。工信廳產規處的處長,教育廳基教處的處長,可都是親口答應了要來江口鎮看一看。

這一看,那不給江口鎮留下一點什麼,可說不過去。

工信廳能夠留下什麼東西他不敢說,可基教處要是答應了,隨便鬆鬆手指縫,些許幾百萬的教育建設資金那還不是手到擒來嗎?

林浩雲輕笑道:“所以,我說我們的領導幹部要多往外面跑。專案和資金可不會送上門來。哪怕是要送,別人也得要送給更熟悉的一點的人不是。你都不出門,哪裡能得到呢?

“小江,這一次的感受如何?”林浩雲開口詢問起來。

這話讓陳樂峰有些吃驚,林書記這是直接提點了?

江成現在已經是江口鎮黨委委員、黨政辦主任了。林書記這是重點培養啊。

他心中也有些羨慕,如果自己要是有這樣的好領導,自己估計早就當書記、鎮長了。

可惜啊,這人比人,真的能氣死人。

……

回到江口鎮的第二天。省農科院菌菇所的技術員就過來了。

陣容非常的強大,一共來了四個人,菌菇所的一位副所長親自帶隊,高階技術員來了一位,再加上兩位做事的技術員。

可以這麼說,菌菇所這也是看人下菜碟的。以前不知道也就罷了。

昨天安排人手的時候,李主任就已經明確說了。這個江口鎮的工作不能馬虎大意,一定要慎重對待。

江口鎮的林書記,不僅是安梓縣的副縣長,而且是省廳候處長的同學。

這麼一說,大家都明白了。

到了鎮上之後,林浩雲帶著全鎮的黨委領導班子成員,一起做了迎接,給足了面子。

雙方在非常友好的氛圍裡面,召開了一次座談會。

陳副所長對江口鎮的環境、氣候、溼度都給與了高度的肯定。高階技術員彭工,也說了不少肯定的話語。

中午的飯安排在鎮政府門口的趙記餐館。

天上飛的、水裡遊的、地上跑的,都安排了一圈,滿滿一桌子,十幾個大菜,讓菌菇所的專家們都讚不絕口。

江口鎮的自釀谷酒,也是一絕。

度數不低,平均都有5o多度的樣子,但入口綿柔,口感層次豐富,關鍵是喝了不口乾,不上頭。這就很難得了。

酒足飯飽之後,林浩雲親自陪同,這樣一來,張登高也陪著跟了過去。針對新竹山村、七里鋪村、九賢橋村還有陳家橋村等幾個具有竹山資源的村子做了一個深度的取樣和考察。

一圈轉下來,臨行前,彭工很是滿意:“林書記,這一圈走下來,從我經驗來判斷,這幾個地方無疑都是非常適合種植竹蓀的。等我們回去之後,進行專業的土壤分析之後,等結果出來,估計就可以正式往下推進了。如今正好已經到了冬閒的時節。”

“正好可以趁著這個時間,先把種地場地清理出來,等到過了年之後,就可以正式開始進入到種植階段,兩到三個月的時間,竹蓀就可以進入收穫期。平均下來畝產在1ooo-15oo斤的鮮貨是沒有問題的。”

11月9日。

菌菇所的檢測報告出來了!江口鎮的氣候、土壤、環境都非常適合展竹蓀種植。

林浩雲立刻趕往了星寧,跟侯小安這邊簽署了合作的協議。

省廳農業展處,作為技術支援,第一年免費無償的提供竹蓀菌種,但要求江口鎮第一年的竹蓀種植面積不能低於一千畝。

至於其他的,就需要江口鎮自行解決了。

按照省廳和農科院這邊的資料。省去了菌種的費用之後。剩下的就是底料成本的投入了。平均下來,每畝的投入成本在3ooo元左右。

這個其實是不貴的,如果菌種要錢的話,按照現在一袋菌包1o元計算,一畝地光是菌包的投入就是一萬到兩萬元。

回到鎮上後,林浩雲就把張登高交流過來,一番商議後,林浩雲開口道:“張鎮,一千畝看起來不多,可實際也不是小數目了。即便按照3ooo元一畝的成本,這就是3oo萬了!這筆錢肯定是要由農戶來投入的。這個具體的推廣,你看怎麼安排合適?”

張登高想了想道:“我覺得還是讓四個村都參與進來,每個村也就分配25o畝,這樣以來,金額就只有75萬了。如果再按照每個村1oo戶村民參與種植專案,實際到了每家就只有75oo塊錢。雖然不少,但也不算太多。應該沒有什麼問題。”

林浩雲一合計,覺得張登高這個辦法不錯。

以前他在醫院工作,包括後面在部裡面工作,都沒有考慮這些事情。沒錢就往上面要,可真正到了基層,林浩雲才明白,為什麼有些鄉鎮領導被罵了。類似竹蓀種植這種,如果沒有成效,那真的是勞民傷財的事情。

隨即,鎮政府一個電話過去,直接就把新竹山、九賢橋、七里鋪、陳家橋等四個村的村兩委班子都叫到了鎮上。

林浩雲、張登高親自出席了這次會議。

看著會議室裡面的這些村幹部,剛剛還談笑風生,可隨著自己進門就立刻都坐直了身體的樣子。

林浩雲也是頗為滿意。

坐下來後,跟張登高對視了一眼,道:“這次特意把你們四個村的書記,村主任都請過來,主要是之前省農科院的檢測有結果了。從檢測報告來看,四個村都是非常適合展竹蓀產業的。我跟張鎮長也商量了一下,四個村,按照每一個村,平均25o畝的規模,先進行第一年的嘗試。磨礪磨礪技術。探一探具體的銷路情況,如果效果不錯。明年開始就進行大規模的種植。”

張登高也補充道:“不是強行攤派啊,就看各個村的想法,有什麼問題,你們也可以提出來,有什麼不明白的,現在就可以問。”

“書記,我想問一下,這個投入怎麼算?是鎮上補貼嗎?”九賢橋的村支書黃愛軍立刻就詢問起來。

“哈哈,老黃你想什麼呢?鎮上補貼?那還要你村裡來幹什麼?直接攤派不就行了嗎?”

新竹山村的劉志海也開口道:“書記,這個技術怎麼培訓?需要額外繳納費用嗎?”

“書記,銷路怎麼辦?是我們自己來找銷路嗎?”

“書記,這個25o畝的種植面積,是全村集體按照村裡的戶數平均攤派下去,還是按照自願領取為原則?”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都市小說相關閱讀More+

重生之大國晶片

尋香蹤

二婚甜妻:祁少,正經點!

幼兒園園長大大

山野偷香小傻醫

會飛的鯊魚

北里月白

呀呀巫

妖孽狂醫

就愛吃海椒

祖師爺顯靈了!

清蒸蜜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