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徒K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89章 蔡琰懷孕,三國之醉臥美人膝,狂徒K,大文學小說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隨著李復一項項政令的下達,涼州也踏上了展的快車道。

尤其是見到紅磚修建的糧倉之後,百姓們也被這個新出現的建築材料所吸引,一時間紅磚也成為了涼州最受歡迎的建築材料。

除此之外,就是繼香皂、肥皂、香水、口紅、葡萄酒、白酒之後,李復又增建了布坊、製衣坊、瓷窯、造紙坊、蜂窩煤場等。

除瓷窯外,其餘工坊的建設都不同程度的帶動了就業崗位,涼州大部分百姓的收入也因此得以提高。

百姓們有錢了,自然就會去消費,那些小商小販們生意也間接受益。

其中最值得稱道的就是布坊與蜂窩煤場!

因為布坊的建立便衍生了紡線坊、織布坊、染坊等工坊,其中招收的女工可都不是小數目!

就連一些沒有勞動能力的老婦人也能在家養些蠶貼補家用。

蜂窩煤場就更不用說了,不說如今即將步入冬季,市場對蜂窩煤的需求將會直線上升。

就是燃燒蜂窩煤的火爐也是一筆龐大的收入,其中更是少不了勞動力。

因為受限於古代對鐵的管控,所以李復除了用鐵給自己造了一個鐵煤爐外,其餘對外銷售的火爐都是用粘土燒製的。

外形除了小一點(高不足五十公分、直徑二十五公分),沒有爐面之外,還是很實用的。

只要不受到猛烈的撞擊,用一輩子是沒問題的,主打的就是經濟實惠。

當然了,李復也不指望這一塊能賺多少大錢,主要就是提高涼州百姓的生活條件,同時能稍微帶動涼州百姓的就業就好。

畢竟無論是蜂窩煤還是火爐,運輸起來的確不方便,比如從益州過來運送蜂窩煤和火爐回去銷售,還不如在當地建工坊生產划算一些。

不過那樣一來,就脫離李復的絕對掌控了,等亂世到來之後,不等於是為他人做嫁衣嗎?

李復才不會做這樣的蠢事!

所以李復想的是找個合適的機會將這項技術賣出去,反正這個東西技術含量也不高,能賣多少是多少。

至於瓷窯,顧名思義就是專門燒製瓷器的,雖然東漢時期開始已經出現瓷器,但目前的瓷器僅有青瓷與黑瓷兩種。

因此李復便將這些會燒製瓷器的匠人集中在一起,目的就是讓我國的瓷器歷史能夠提前得以展。

為此李復不僅花大價錢從外州挖來了不少名匠,還給予了這群匠人頗高的待遇。

總之一切都在向著好的方向展!

唯一美中不足的就是水泥的進展慢了一些,其實燒製水泥在東漢是完全有可能實現的!

水泥的原料無非就是粘土、石灰石、鐵礦石,燒製水泥需要在生料中加入加入適當的煤粉,再放入窯內經上千度的高溫煅燒。

而古人鍊鐵的溫度是一千五百度左右,用來煅燒水泥完全沒有問題,最後就是需要往煅燒後的熟料中加入石膏研磨成細粉。

而研磨的過程可以使用水車為動力的破碎機代勞,因此讓水泥提前問世是絕對有可能的。

目前遇到的問題就是配方比例,李復雖然知道水泥的配方原料,但比例就不知道了,所以還得馬鈞以及匠作監的諸位多番測試才行!

目前馬鈞負責的研專案有;火藥的最佳配比、玻璃的燒製、水泥的燒製。

還有就是軍械的升級,在連弩的基礎上馬鈞又研了同時可以射出二十支長矛的排弩。

就連投石車也得到了升級,距離達到了了驚人的五百米,在這個射程最高能丟擲三百斤的重物,這可遠了同時期射程兩百米,配重兩百斤的重物。

由此可見技術的重要性!人才的重要性!明創新的重要性!

而因為李復的原因,涼州大部分匠人的身份地位都得到了一定的提高!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萌妃天降:腹黑邪王惹不得

雲錦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