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在南極的小鯊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7章 教育為公,國之根本!,帝國崛起:我為大明續命七百年!,住在南極的小鯊,大文學小說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走進村鎮中,迎面而來的就是一些孩童,這些孩童也被餓的面黃肌瘦,卻依然流露著無憂無憂的笑容。

“阿爸!”

一名光著上身的小男孩撲到王五的懷裡,親暱的叫著阿爸。

“蔡振,大明現在適齡入學的孩童能有多少?”

沈瑜看著眼前這些嬉戲打鬧的兒童,詢問著一旁的蔡振。

“殿下,咱們大明孩童讀書率不足2o%,遠遠低於歐羅巴各國對教育的重視程度。”

蔡振不假思索的脫口而出。

他的這一聲殿下驚到沈瑜旁邊的王五,他雖然不認識漢王,但這殿下他可知道,只有王爺才能被叫做殿下,怪不得眼前這個年紀輕輕的少年,身旁會有那麼多官員。

“王爺千歲千歲!”

王五立刻帶著兒子向沈瑜進行跪拜,以表虔誠和敬畏。

隨著村子內的人都湧到村口,這些百姓得知漢王來到村子後,全都跪在地上,就連那新上任的村長也都熱切的看著沈瑜。

“諸位免禮!”

“這一次到村子裡就是想看看大家的生活,看來咱們大明百姓過的並不好,這次分了土地,收成都是你們自己的了,只要好好幹,咱們的日子就會更好!”

沈瑜揮舞著手臂,和這些百姓打著招呼。

“王爺,咱島湖村得感謝您啊!給我們這些賤民一條活路,這是我們村民一家一戶兌的雞蛋,這些雞蛋我們前幾日就想要給您送去。”

“但是一直沒有法子,我們村沒有到外地的,就想託官老爺去給您送去,這是我們大傢伙的心意,請您收下。”

一名花甲老人顫顫巍巍的端出一籃子雞蛋,遞到沈瑜的手上,沈瑜看著這一幕心裡很不是滋味,他封地內的百姓過的如此悽慘,還要給自己拿上一籃子雞蛋,感受著手中那拉籃子的分量,沈瑜覺得這一籃雞蛋承載的不僅僅是封地百姓的期望,更是整個大明百姓生活的期望。

“老人家,這雞蛋你們吃!你們的心意我領了。”

沈瑜推脫的將被手中的籃子遞給了這名老人,可這花甲老人硬生生的將這籃子雞蛋重新放到了沈瑜的手中,還死死的摁住了沈瑜的手。

看見老人和村民那種眼神,沈瑜誓他以前真的沒看過那種眼神,那是一種真正的渴望和虔誠,不是因為權勢,更是百姓給予他的一種激勵!不!是一種厚望。

沈瑜手裡拿著籃子給這裡的村民鞠了一躬,這籃子裡僅有的48枚雞蛋可能都是村民一年節省的。

“看看吧!這些淳樸的村民,你們能衣食無憂,就是靠著你們以為的這些泥腿子所供養的,你們這些父母官看到這一幕心裡是什麼滋味,本王告訴你們,百姓才是我們大明的未來,這些孩童更是我們民族未來的脊樑!”

沈瑜掃了一眼隨行的官員,語氣中帶有不滿的說道。

走進王五的家裡,陽入眼簾的先就是漢王的長生牌,這裡的村民信佛,將沈瑜漢王的詞牌放在和佛祖一樣的位置供奉,這茅草房簡陋的讓沈瑜難以接受。

僅有的一個凳子還讓沈瑜坐著,王五家的3個孩子圍繞在沈瑜身邊,沈瑜從口袋中掏出糖果遞給他們,這是孩子們第一次吃到零食糖果。

看著門外眼巴巴看著的其餘孩童,沈瑜囑咐蕭豐茂把袋子中的糖果分給外面的孩子們。

“蔡先生看見沒,這些孩子可不如城裡的孩子那樣衣食無憂,恐怕這裡的生活還不如歐羅巴的農村。”

“對青年教育是一件很急迫的事情,本王決心拿出15o萬讓你們教育司培養一批真正有責任心的老師,將這些錢投入到基層學校的建設中,免費的讓這些孩子們上學。”

“歐羅巴人的孩童這個時候早已經在學校中讀著科學的書籍,而我們大明的孩童卻為明天的飯菜而愁。”

沈瑜一字一句說道,這些話也深深的觸動了蔡振內心。

他當初在歐羅巴留學,知曉歐羅巴的強盛自是因為少年強,則國強的道理,在京師勸說上官向皇上推行全民教育,卻備受排擠,被人說為痴人說夢,上層的教育豈是大明下面這些賤民所能染指的。

他的上司還大言不慚的說道科舉和吏員考試就是給了這些百姓們機會,能不能博的一個功名全是命,命裡沒功名,自然只有一輩子種地的命。

如今沈瑜想要實行免費教育正好與蔡振的想法不謀而合,他也知道為什麼沈瑜會任命他擔任江夏省教育司司長一職。

“殿下!教育為本,才能讓咱們大明江山萬世,這個是各國爭鳴的時代,殿下早已經有決心投入教育事業,這讓下官佩服不已。”

“這孩童就是咱們的未來,可惜我大明對此並不重視,在下建議我江夏省全面實行西式教育,引入科學、物理、天文、化學等科目,只有這樣才能為國培養棟樑之材。”

“我們的儒家學說也要取其精華,其愛國之精神也要採納,博愛之士也要培養,文理雙全真是我大明所需要的。”

蔡振洋洋灑灑的給沈瑜羅列了一大堆學說,其中引入歐羅巴式教育沈瑜是非常贊同的,文科人才對於中原王朝從不缺少,理科人才奇缺。

“不!引入他們的知識還不夠,還要引入他們的教育制度,引入制度的保證才能讓教育穩步進行,青年是我們大明帝國的支柱,而受到教育的青年更是大明的基石。”

“我大明能續命這麼久也是因為那些洋人的知識,他們先進的生產力,讓他們足以奴役其他民族,掠奪其他民族的成果,讓他們不愁吃穿,就連那小小倭國,全面推行教育之後,也想要和大明一較高低。”

“西學東漸,我們還要注重這些青年的身體,看看這些面黃肌瘦的孩子們,吃飽飯,強身健體,身體才是本錢,是我們征服各國的根本條件。”

沈瑜對蔡振的說法表示認同,同時也表述了自己的一些看法,提高封地百姓的受教育程度,是百利無一害的,這些百姓會成為優秀的工人,他們的孩子將會成為大明帝國的工程師、科學家,為大明研製出更厲害的武器,保家衛國的理念將會更深入人心。

“殿下,大明能有您真是祖宗保佑!您的學識和眼界遠比京師的那些皇族更高。”

“下官必定不負眾望,誓要提升我江夏省百姓的文化程度。”

此時蔡振的心裡已經構思出一套5年計劃,想要以江夏為模板,到時候向皇上建言,推行江夏的教育體制,外國的12年制基礎教育他將會照搬,而大學更是高質量人才的培養基地,他已經想回到江城之後,將四所大學重整一番,招收更多的學生。

“放手去幹吧!拯救這些孩子們的未來,拯救我大明的未來,本王會逐步加大教育投入,錢的問題你不用考慮!”

此時的沈瑜看著玩耍的孩童,彷佛聽到了1年後他們朗朗的讀書聲。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凜冬長夜

柿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