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在南極的小鯊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26章 人情世故!,帝國崛起:我為大明續命七百年!,住在南極的小鯊,大文學小說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滴滴滴~”

國防軍在江城的總指揮部內的電報機一直在工作,兩名電報員正戴著耳機,在紙上抄錄著電文,再對照翻譯本將電文轉化成能看懂的字。

只見一名電報員放下鉛筆立刻起身,將電文送到朱銘軒手裡。

“統帥,這是前線鼴鼠來的電報,遼東軍大潰敗。”

電報員的話讓正在謀劃是往北打還是往東南打的朱銘軒有些吃驚,他原本以為江南文官集團的軍隊恐怕要被燕王吃掉了,結果還把這盤棋給下活了。

朱銘軒接過電報,前線情報員將這次的戰鬥大致的描述了一下,上半場六小時遼東軍隊將江南軍隊打的毫無還手之力,還出動了大口徑火炮對江南軍隊進行炮擊,下半場6小時,江南軍隊成了主場,出動一種鐵疙瘩秘密武器,打的遼東軍士氣低落,反向橫推1o公里,一下從劉家營打到了西北溝,遼東軍士兵靠著增援才堪堪守住。

不過江南士兵也知道痛打落水狗,沒有再向遼東第一軍進攻,反而直接南下給還在對線的遼東第二軍一擊肘擊,包圍了遼東第二軍中的2萬多人。

“鐵疙瘩?悶罐子?可以移動的棺材板?”

“這不就是北方之神公司研製的巡洋坦克嗎?”

朱銘軒看了一眼電報後,就知道了江南軍隊用了什麼武器,這巡洋坦克當初他還去工廠參觀過,自己老爹活著的時候還訂購了1oo輛坦克武裝禁衛軍,合著這些坦克都被徵用了,怪不得能打退遼東軍的進攻。

士兵們見到這種打不爛的鐵疙瘩,肯定害怕的要死,如果有37mm戰防炮,靠著37mm小水管一炮就能打碎早期的坦克。

只可惜遼東軍的指揮官們跟毛子打的太久了,只喜歡重火力,大口徑的火炮,最小的火炮都是75mm野戰炮。

這些火炮也都算是曲射炮,沒有平射炮,更何況現在的炮兵陣地都在戰壕後面幾公里處,根本不可能拉到第一條防線上,在後方的炮兵要是想要用炮彈以拋物線的形式打中移動的坦克那可太難了,除非聚集大炮,用密集的炮擊,增大命中的機率。

“統帥,這不就是咱們的坦克嗎?拖拉機焊個鐵甲,咱們小炮多的是,可以把小炮放在前線打這些烏龜殼。”

秦鵬看了電報後,立刻想到可以被士兵一個人拉著跑的老古董37mm小短炮,這種被淘汰十多年的老古董沒想到也能煥第二春。

“標註一下江南第一軍有裝甲力量,和他們作戰的軍隊一定要裝備小口徑戰防炮。”

朱銘軒囑咐道,對於這種早期坦克他並沒有放在心上,他也相信遼東軍計程車兵們很快就能現坦克的弱點,只是第一次見到坦克沒有防備罷了,下一次江南軍隊想要再利用坦克打一個漂亮的勝利,那幾乎是不可能的。

很快指揮部內的軍官們就繼續討論到底先打那個地方。

......

在奉天燕王府內,遼東軍官們進進出出,將各條戰線上的情報進行著匯總,此刻的燕王府已經被改造成為了總指揮部。

“王爺,我們第一軍失敗了,被江南軍隊反推到西北溝沿線了,第二軍也被連累,丟了兩萬多人,兩軍合計傷亡五萬六千人(俘虜、傷亡),我們的戰線被反推1o公里。”

作為遼東軍總參謀長的徐東海將承德前線慘敗的戰況給說了出來。

“什麼?第一第二軍慘敗,還向後撤退了1o公里?這到底是怎麼搞的?張忠文呢?他怎麼會如此不堪,打一些愣頭青還被打成這樣。”

“解除張忠文的指揮權,讓他立刻從前線回到奉天府述職,本王要知道前線到底生了什麼,上午還跟本王說勝利在即,下午就慘敗收場,他們是半場開酒宴了?”

聽到自己軍隊慘敗的燕王朱文彥此刻已經火冒三丈,明明距離京師就只差一步之遙,結果還被打了回來,山海關都能打下來,一個小小的承德反而把遼東軍的鋼牙給崩掉一顆。

“是江南第一軍出動了秘密武器,一種可以阻擋子彈,可以自己移動的鋼鐵堡壘,好像是被列裝禁軍的武器。”

一名參謀分析了一下電報,結合他們之前掌握的情報,給出瞭解釋。

“鋼鐵堡壘?能自己跑的?本王好像有些印象,是不是北方之神公司生產的叫什麼坦克。”

朱文彥突然想起來自己當時跟著朱元錚到北方重工參觀的情景,裡面確實好像有一個刀槍不入的鐵疙瘩。

“王爺,前線切忌換帥,這還是在士氣低落的時候,張忠文的能力不弱,善於猛追猛打,我建議讓他們駐守西北溝,重新研究一下今日的慘敗,我相信他改日肯定會不負眾望。”

“更何況我們還在計劃利用手裡的海軍,把部隊送到平津的濱海地區,從那裡登6兩面夾擊他們。”

總參謀長徐海東並不建議立刻撤了張忠文的職,配回來接受問責,反而讓他戴罪立功,以穩軍心。

“參謀長說的對,本王確實有些急了,一封嘉獎電,給前線的戰士們打打士氣,讓張忠文等人戴罪立功。”

朱文彥思考了一會兒開口說道,他權衡了利弊,現前線目前能用的軍也只有這一兩個,真正能打的第四軍1o萬人還在從赤塔和大興安嶺一帶撤退呢,要等到剩餘15萬大軍能從邊境連同裝備一起拉回奉天得等到1o月8號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