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在南極的小鯊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28章 南進決議,帝國崛起:我為大明續命七百年!,住在南極的小鯊,大文學小說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統帥,我們28萬大軍已經從安南撤回了24萬,仍然在安南留守了4萬人駐紮,看管戰俘和組織生產,安南漢人們在抵抗軍的號召下已經組織起了民兵衛隊,保護他們的財產安全。”

“根據我們的估算,安南的土地大概能有2億多畝地能夠耕種,現在安南只有8o萬漢人,安南駐軍根據總部的安排,正在進行跑馬圈地,給當地的漢人根據每戶人數分了土地,安南人全部貶為奴隸,歸入賤籍,永遠不能入朝為官。”

國民警衛隊總司令譚麒麟手裡拿著安南駐軍昨日回來的電報,正在向朱銘軒彙報工作進度。

為了管理這些安南人,朱銘軒重新啟用了賤籍制度,像是這些安南人一輩子都是歸入賤籍,只能從事重體力工作,不得與漢人同工同酬。

“嗯!讓在安南的同胞們安心耕種,這地方是未來的糧倉,把我說的稻米種子下去,對於漢人十稅一,對這些安南人十稅六,工商業亦是如此,讓稅務司去制定計劃吧!”

“諸位現在我們兵力有限,只能選擇一個主攻方向,是向北推進還是向東南進軍,2o萬人只能組成一個拳頭。”

朱銘軒拿起教鞭指著地圖劃線的區域說道。

“我建議向北進軍,中州省地處華北平原,對於我們機動作戰有很大的優勢,我們的腳踏車、坦克、汽車都能在這裡暢通無阻,並且華北平原的路都是二級國道,這些國道連線著每個府縣,倘若向中州省進軍,這裡就是我們國防軍的跑馬場。”

“還有中州省是一個人口大省,足足有35oo萬人,並且這裡有著大量的糧食,是產糧大省,佔據了中州就是佔據了中原,我們北可向京師進軍,東可向徐蚌地區進軍,切斷北方和南方的交通線,西可向咸陽潼關一帶進軍,掌握隴右與河套平原。”

“這是我和參謀部的軍官們連夜制定的北進計劃。”

總參謀長秦鵬率先代表參謀部把計劃呈遞了上去,在他的設想內,利用大量的機動部隊在中州省動一起閃電戰,剿滅位於洛陽府的福王,再利用中州省的人口優勢,繼續擴軍。

“王爺,如果6軍向東南進,我們海軍可以提供大量的援助,海軍南洋艦隊和太平洋艦隊均在我們手裡,依靠著運輸艦,我們可以向長江三角洲的上滬地區投送兵力,這裡是文官們的老巢和稅收重地。”

“我看了我們國防軍所佔的六省一國的工業並不達,輕重工業完全沒法和江浙地區、遼東地區的比,只有搶佔了工業區,才能源源不斷的武裝我們的大軍。”

“如果是向北進攻,我們戰艦底部可沒有輪子能上岸給國防軍的戰士們提供火力支援。”

海軍元帥鄧正卿提交了一份海軍參謀部的建議,在他看來,東南沿海乃是工業重心。

現代戰爭軍隊打的就是後勤和工業,只有源源不斷的生產武器彈藥,才有底氣繼續打下去。

他和海軍高階軍官們研判過朱銘軒的基本盤,現國防軍的地盤都是些窮鄉僻壤,都是山地丘陵居多的省份,這些省份資源充足,人口充足,就是工業欠達,沒有完善的產業鏈和工業區,無法為大軍提供源源不斷的補給。

“還是向南進軍吧!我們應該拿下南直隸金陵,拿下這裡必定會給文官計程車氣一個很大的打擊,並且現在文官的重心都在北方前線,他們後方空虛,是我們下手的好機會。”

“昨日探子不是說了遼東軍潰敗,那麼江南文官們也不是傻子,勢必要集中兵力以謀求更大的戰果,最少也要聚集25萬人把遼東軍反推回山海關。”

總政委章北海支援向南進攻的方案,他認為要趁著南北互掐的時候,利用優勢兵力直接趁虛而入,把江南的基本盤給砸爛。

“可南方多是水網,不利於我大軍的機動,若是被江南地區的軍隊頂住我們第一波進攻,這些猴急的江南文官必定會立刻回援,靠著江浙地區達的鐵路網,他們的運兵度很快。”

“坦克可沒法在水裡開,還是向北進軍,全軍透過武勝關,進入中州省,到時候這裡任由我們馳騁沙場。”

“必須向南進軍,我們需要大量的工廠生產物資,現在兵工廠產能有限,我們要想和他們掰手腕必須再擴軍2o萬,但是靠著現在三四座兵工廠,武裝新兵需要大半年的時間,可國內局勢不等人。”

“進入中州省,我們可以切斷黃河鐵路大橋,據河固守。”

“實在不行,我們分兵行動,一路北上一路南下。”

指揮部內的軍官們紛紛丟擲自己的看法,說什麼的都有,個個講的有裡有面,一時間大家都僵持不下,但是最終的決定權還是交給了朱銘軒。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嬌棲

承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