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蟲250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92章 小郎,生存:我乃梁山一匪兵,米蟲250,大文學小說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你這漢子也是有趣,我哥哥姓張,名楓,人稱玉饕餮,乃是梁山之主,知道些江湖中的事,有何大驚小怪的!”

一旁的時遷見孫安滿眼震驚的看著張楓,頓覺有趣,忍不住出聲調侃道。

“啊!……”

聽到時遷的話,孫安身子一震,不過看向張楓卻釋然了不少。

他就說嘛,怎麼自己說完自己殺人的事,屋中這三個人好像根本沒有反應一般,原來這三人都是梁山好漢。

要說這梁山,雖不如王慶,田虎之流勢大,敢攻城掠寨,明目張膽的和朝廷作對。不過最近倒也幹了不少大事,在江湖上傳的沸沸揚揚,聲名鵲起。尤其是這梁山寨主張楓,最近江湖上多是他的傳聞。

而且還聽說,這梁山雖說是夥草寇,不過卻在山寨中豎起了‘替天行道’的大旗,勒令不許不驚擾當地百姓,更是會給貧苦百姓,送衣送食。當然這在孫安聽來,確實有些扯淡,不過這一路走來,梁山泊的口碑,確實比王慶,田虎之流強上太多了。

“不想恩公便是梁山寨主,小人眼拙了。只是不知恩公緣何來此?”

孫安依著江湖規矩,對著張楓躬身抱拳。不過也許知道了張楓三個也是江湖人,相比剛剛的拘謹,現在的孫安,反倒是有了一絲輕鬆。只是奇怪一個山東的寨主,怎麼千里迢迢跑來了江州。

張楓笑著把徐寧的事情講了一遍。孫安聽後,看著徐寧的目光中,透出一絲羨慕。

當聽到徐寧棒傷好了,張楓他們準備回去時,孫安的嘴動了動,似乎想要說些什麼,只不過張了幾次嘴,最終也沒有說出來。

張楓看到孫安的表情,哪裡還不知道他的想法,故意開口問道。

“接下來,不知道孫兄要去哪裡?”

“這……”

聽了張楓的話,孫安不免有些遲疑。原本他是想找自己同鄉喬道清,去投河北田虎去。不想在此被張楓所救,尤其是聽到張楓為了義氣,不遠千里的來救徐寧,孫安更是被張楓的義氣所折服,有了投奔梁山的念頭。只不過幾人萍水相逢,張楓又是自己的救命恩人,孫安一時還真有些張不開這個嘴。

“呵呵……”

張楓看著孫安糾結的樣子,呵呵一笑,主動說道。

“如若孫兄不嫌棄,小可願邀孫兄上山聚義。”

“啊!……”

孫安聽到張楓的話一愣,隨後便一臉歡喜的點了點頭。

“願意,孫安當然願意。只要寨主不嫌小人本事低微,小人願為寨主麾下一小卒!”

~~~~~~~

“想不到,這裡一個小鎮,也是如此繁華。”

酒樓的一個閣子中,徐寧望著樓下絡繹不絕的食客,笑著對張楓,時遷說道。

張楓也是笑著點了點頭,這次來江州,不光救了徐寧,還順道收了‘屠龍手’孫安,張楓自是十分高興。只不過孫安大病初癒,張楓還是決定在此修養兩天,再啟程回山。

因為這兩天,江州並無動靜傳來,所以張楓他們倒也不用在謹慎小心,正好趁著孫安養病這段時間,出來散散心。

“嘿嘿,哥哥們這就不知道了。大郡自有大郡的繁華,小鎮又有小鎮的樂趣。…………”

時遷是個慣跑江湖的,所見所聞自是非張楓,徐寧所能比擬的。聽到徐寧的話,時遷來了興致,嘿嘿一笑,便想賣弄一番。卻不想,只開了個頭,便被樓下的一陣大亂,打斷了話頭。

張楓皺眉往下望去,卻見酒樓中湧進五七個人,為一條大漢,手拿一柄朴刀,身後跟著五七個莊客打扮的漢子,手中也是各拿稻叉棍棒。

這夥人闖入酒樓,酒樓裡原本熱鬧的氛圍,徒然一靜。食客們都愣愣看著,卻沒有一人敢起身詢問。

“哎呦,小郎來了,如此陣仗,不知為了那般?”

酒樓掌櫃的,顯然與這些人認識,看到這群闖進來的人,立刻走出來,笑著迎了上去,就是一通點頭哈腰。

“滾開!”

誰想為的那個大漢,根本不給掌櫃的好臉。伸手一扒拉,瘦小的掌櫃的,便被他掃到了一旁。

“哎呦,小郎莫氣。只是不知小老兒哪裡做了錯事,引得小郎如此?”

雖然掌櫃的被那大漢一臂膀差點推到,不過卻不敢有絲毫怨言,依舊一副討好的笑臉,又走了上來,對著那個大漢,一通拱手躬身。

“哼!何事?你這李老財還要在爺爺面前遮掩!聽聞這兩日,你這酒樓來了個趕座子賣唱的,怎的不去莊上向俺們兄弟拜謁!卻教爺爺親自趕來,莫不是你想反了天去!”

酒樓掌櫃的李老財,被那漢一瞪,頓時一哆嗦。急忙叫屈道。

“小郎冤枉啊!那對父子本是小店客人,只因去江州投親不著,沒了盤纏。沒計奈何,只是那女子幼時學得些小曲,才在小店上趕座子。小郎見諒!這父女兩個也是迫於生計,一時失了禮數。還望小郎看在老兒的面上,饒了這此!”

李老財一邊說著,一邊對著酒樓的酒保打眼色,讓他們趕緊去找那對賣唱的父女,好在這位小郎面前說兩句好話,好讓這位爺消消氣。

“哼!迫於生計!在這揭陽鎮上作勾當的,哪個不是迫於生計。一個兩個都不來拜謁,怎的,是俺們兄弟兩個沒了威風?你莫要惹怒了俺大哥,不然……。呵呵……”

手拿朴刀那漢子,看著李老財便是一陣冷笑,威脅的意味,不言而喻。

不想李老財聽到那漢的話,卻一臉大驚道。

“小郎開恩,小郎開恩。小老兒已找人去喚那父女二人前來賠禮,此事便不要麻煩大郎知曉了。”

也不知那漢子口中的大哥是何方神聖,總之一開始還有些鎮定的李老財,在聽到那漢子的話後,表情肉眼可見的驚慌了起來,一面小心的陪著不是,一面不停的擦著額頭上的冷汗。

就在這時,酒保領著兩個人,來到了掌櫃的面前。前面一個十八九歲的婦人,背後一個五六十歲的老兒,手裡拿串拍板。那婦人來到李老財面前,深深地道了三個萬福,身後的老兒也見過了禮。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重度抑鬱患者的活路

撲街坐家

真廂定侶

建業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