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蟲250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652章 風雨欲來2,生存:我乃梁山一匪兵,米蟲250,大文學小說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另,兗州,濮州太守治理地方不利,導致治下盜賊四起,民不聊生,命有司衙門嚴辦!”

不過顯然,一個小小的鄆州知府,還不足以平息趙佶心中的怒火,下過旨後,沉吟片刻,趙佶又不耐煩的擺了擺手,繼續說道。

只不過,趙佶此話一出,大殿上頓時一靜。如今濟州太守殉國,鄆州知府失蹤,再算上兗州,濮州,如此算下來,只怕京東西路的官場,少不得一場大震動。

這樣一來,便觸及到了,朝堂上不少大臣的利益。因此,趙佶話音已落,朝堂上卻無人附和,寂靜無聲,不少大臣面面相覷。

“嗯!怎麼,眾卿可有異議?”

那趙佶不是傻子,見大殿下眾臣子的反應,皺了皺眉,沉聲問道。

“臣等遵旨!”

見天子怒,老賊蔡京第一個反應過來,緊忙出班,執簡當胸,俯伏道。

要說此次趙佶怒,重洗東京西路官場,老賊蔡京的損失,不可謂不大。作為當朝輔,山東不少官員出自蔡京門下,趙佶如此一鬧,只怕蔡京多年的心血,便打了水漂。

不過蔡京老賊幾番宦海沉浮,向來老謀深算,知道這次因為高俅身死之事,趙佶怒火難消,此時實在不宜出言頂撞,故而緊忙躬身領旨。

好在,有了蔡太師帶頭,眾臣也已反應過來,紛紛躬身應命。

見狀,趙佶面色稍晴,看著眾臣點了點頭,道。

“梁山賊寇,著實可惡!抗拒天兵,殺害忠良,實乃朝廷心腹大患!不可不除,哪位愛卿,可與寡人分憂?剿滅此獠!”

雖然一連罷了四州牧,不過,這顯然不能完全平息趙佶的怒火。全天下,哪個不知,高俅是自己養的‘忠犬’?

如今梁山泊如此肆無忌憚,便是有意將自己這位大宋皇帝的顏面,赤裸裸的踩在地上摩擦,如若這還能忍,那他這大宋皇帝,豈不就是個笑話?

只不過,令趙佶沒有想到的是,自己怒氣衝衝的說完後,大殿上卻再無半點聲音。便是平日裡,最會揣摩自己心思的太師蔡京與樞密使童貫,也是垂目站立,不一言。

趙佶怒火中燒,忍不住轉頭,望向了樞密使童貫。沒有辦法,樞密院掌管朝廷軍事,此事趙佶不找童貫,找哪個?

見趙佶眼睛死死盯著自己,童貫心中也是有苦自知。

如若不是這次梁山賊寇,真是斬殺了高俅。縱然自己上次大敗而歸,童貫也不覺得梁山泊,一處小小水窪有甚了不得。

不過,如今不同了。堂堂天子近臣,聖上御前大管家,殿帥府太尉的屍分離,叫這位童樞密,一連做了幾日噩夢。

他可不相信,梁山泊那些兇寇,能將高俅如同豬狗般斬,會在乎自己這個樞密使。

在生命受到威脅之時,一向‘勇猛’的童樞密,也不禁有些退縮了。畢竟,他童貫封王的理想還未實現,他可不想這麼早,便趕過去,去陪高俅。

不過,儘管童貫不願意,再趟梁山泊這趟渾水了,無奈,自己掌管樞密院,這些本就是自己份內之責。在滿朝文武的注視下,童貫也不由的敗下陣來,心中暗歎一聲,便要出班奏答。

只是這時,班部叢中一個不合時宜的聲音響起,算是解了童貫的燃眉之急。

“陛下,臣以為,梁山泊雖然可惡,不過此乃疥癬之疾,那河北田虎,才是朝廷的心腹大患!……”

只見,班部叢中閃出一名老臣,正是素來與蔡京,高俅,等人政見不合的殿前太尉宿元景,但見宿太尉執簡當胸,俯伏啟奏道。

“那梁山賊寇雖然猖獗,不過,一不曾稱王造反,二不曾佔據城池,裂土自立。只龜縮在一處水窪,終不成事。不過乃朝廷小小癬疥!而那河北田虎,自立為王,舉旗造反,如今已佔據了五府五十六縣,並在汾陽起造宮殿,偽設文武官僚,內相外將,獨霸一方,自立偽晉王。與梁山泊相比,臣以為,田虎斬木揭竿之勢,今已燎原,當為朝廷大患,應先剿滅此獠。望陛下三思!”

聽了宿元景的奏稟,大殿上不少大臣,紛紛點頭。畢竟,宿太尉此言不無道理,那梁山泊雖然殺了高俅,不過一向剋制,從不主動攻州破府,只是偏居一隅。

而田虎那廝不同,這廝不懂收斂,更是公然設計偽政,扯旗造反。只怕朝廷如若對這公然造反的傢伙,視而不見。卻一心去剿滅,那只是殺了高俅的梁山泊,會引來天下有識之士的不滿。

“臣附議!臣以為宿太尉所言甚是。如今田虎之勢,已成燎原,如若不加以控制,後患無窮。古人有云‘孝當竭力,忠則盡命’。臣願保舉一人,為國效力,已除心腹之患。”

宿元景一番話,雖得了不少臣子的肯定,不過礙於趙佶的怒火,這個時候可沒有人,敢出班附議。卻不想,一向與宿元景不對付的童貫,聽了宿元景的話,搶身出班,在眾人不可思議的目光下,跪地奏道。

“嗯?……”

蔡京早已打好腹稿,準備出班訓斥宿元景了。卻不料被童貫閃身搶出,聽了童貫的話,蔡京一愣,收住了腳步。

雖不知童貫所為何目的,力挺宿元景這廝,不過蔡京向來老謀深算,那高俅雖然身份特殊,不過如今已成死人,為了一個死人,去與童貫生隙,頗為不值。

“臣附議!……”

“臣附議!……”

……

見童貫出班附議,太師也未曾出言喝止,不少心思活絡的大臣,此時也紛紛出班附議。

大殿上的宋徽宗趙佶,看著殿下足足有一半的臣子,俯身附議宿元景,差點被氣的七竅生煙。不過,趙佶顯然也是不想,再與這些臣子廢話了,不耐煩的擺了擺手,道。

“眾位愛卿所言極是!山東張楓,河北田虎,都乃朝廷心腹大患,不可不除!便依眾卿之言,先剿張楓,再徵田虎!……退朝吧!”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抗戰之鐵血兵王

不笑生

王牌探長

李探長

天天勾欄聽曲,成鎮國駙馬了?

煙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