臊眉耷目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十二章 人為利趨,我給玄德當主公,臊眉耷目,大文學小說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伯圭與昔日頗有不同,當年在盧師門下時,他雖出身不高,卻脾氣暴烈,說話直爽,整日將掃平胡虜,志在邊將封侯的話掛在嘴上。”

簡雍看向遠處的公孫瓚,嘴角挑起幾分笑容:“他竟還有這般志向?倒也有趣。”

“你覺得他做不到?”

簡雍沒有回答,只是反問道:“那今日的他,又與昔日有何不同?”

“你試想,我們出縣百里,來官道上迎他,他與我多年不見,雖然寒暄了幾句,但張口不問我等為何來此,也不問我等現如今做些什麼,只是坦然接受了,好像我們來此迎他,是再正常不過的事。”

簡雍聽了這話,心中頓時醒悟。

對啊,多年不見的人,突然出現在官道上,怎也不問問原因?

他細細揣摩了一會,方道:“按常理,多年不見的好友在官道上迎著,是應緊著問問為何的……明廷只道聲‘慚愧’,卻是受之當然……如此說來,在咱們之前,這涿縣中怕已是有不少人跟他打過招呼。”

劉儉嘆息道:“所以說啊,咱們那點小心思,人家清楚的緊………只是有這心思的人,不在少數,人家選誰不選誰,也要斟酌的。”

簡雍笑道:“但你們都是同窗,他應該還是會以你與玄德為先吧?”

“你想的倒是簡單,官場人情之事,就是天大的事,那些事前求到他的人,只怕皆許之重利,可我們只是帶些普通的見面之禮,並無重財……你沒聽他適才話中有話?”

簡雍認真地回憶了一會,遂搖頭:“沒聽出來。”

劉儉嘆息一聲,也能怪,當年在緱氏山學經時,沒有簡雍。

“他適才誇玄德會說話,還說讓他憶起了王邑、傅燮等人,其實是指當年阿備在緱氏山時,曾攀附士門望族子弟。”

簡雍恍然:“這是故意在道當年的不滿?”

“倒也不算,只是人家用此言來提醒咱們,今次人家來上任,既可提攜我們,也可不提攜我們,同窗之誼可顧,也可不顧……畢竟,人家也要看旁人的臉色行事。”

簡雍詫異道:“怎這許多心思?他好歹也是比千石的縣令,一縣尊長,還需看誰臉色?”

“太多了,涿郡原先也不是沒有生過,外派官吏與地方望族豪強糾葛頗深,被本地豪強聯手驅逐,再說在這涿郡的地界上,能管他公孫伯圭的,尚還有郡守、方伯,這上下疏通之法,在縣署人事,怎可能為了區區幾個同學,輕易許諾?況且……”

“況且什麼?”

“你當他這比千石的印,是天上掉下來的不成?”

……

另外一邊,大樹下正在對坐談心的劉備和公孫瓚,也正觀望著劉儉那一邊。

“呵呵,一別數載啊,當年我兩個同窗小友,如今也是丰姿綽約的英武之士了,實是讓人嗟嘆,你看阿儉,當年的個頭不及我肩膀,如今身形幾與我一樣雄壯,真少年英傑也!”公孫瓚一邊遙望劉儉,一邊品評。

劉備笑道:“兄長更是不同往昔,如今已是比千石的官身,一方之長,反觀我等,一事無成,只能遙望兄長脊背,慚愧之至。”

公孫瓚的表情複雜。

“這比千石,來之不易……很難的。”

劉備聞言愣了愣,隨即想到公孫瓚既是靠著岳父的裙帶關係上位,雖仕途順利,但一切還需看岳父候府君的臉色行事,確屬不易。

“兄長經歷坎坷,能走到今日……唉,聽聞兄長前番任御車之時,仗義護送劉府君配,為世人所傳,實令人欽佩。”劉備出言安慰。

公孫瓚咧嘴一笑,沒搭腔。

劉玄德,未懂我話中之意。

……

不遠處。

“他走到今天,哪會那般容易?都是花錢堆出來的。”劉儉斬釘截鐵。

簡雍奇道:“聽聞他任御車舉上計吏時,其主劉其被配日南,他改扮護衛一路護送,後劉其被赦,公孫瓚也因此事被舉孝廉任官,從此達,如何就是花錢堆的?”

劉儉衝著不遠處的公孫瓚努努嘴:“若是劉其不被赦免,公孫瓚此舉便是有違法度,縱然其情可憫,但想要在入仕升遷,純屬妄想……而且,你覺得沒他岳父准許,他能這麼隨意就伴陪劉其配?這當中牽扯複雜,焉能任他一人意起而行?”

簡雍摸著短鬚思索:“你言下之意,公孫瓚陪同劉其南下,是事前議定,而那劉其也早就得到風聲,會在中途被赦?所以公孫瓚陪同府君南下,是作秀?”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