臊眉耷目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十五章 家中豪飲,我給玄德當主公,臊眉耷目,大文學小說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一縣縣尊,前去劉宅答謝送禮,那自然不可能是突然殺上門的,這樣太失儀了,他一定會派人送上名刺,提前知會,如此也比較符合規矩。

訊息傳到了劉家,劉周和胡氏自然喜不自勝,立刻屠狗宰羊,準備美酒,喜迎貴客。

但是在牛棚裡思過的劉儉,得知這個訊息後,顯然就沒那麼好心情了。

不過他也並不苦惱,因為公孫瓚的厲害也在他的意料範圍之內。

後人更多的看到的,是他失去部下信任,敗亡於袁紹,被困高樓,引火自盡,往往卻忽略了,在他四十餘年的人生之中,敗亡也不過遷延四年,而他人生中的七八成時光,還是成功的。

大漢數千萬人口,你不能以為他輸給袁紹一人,就覺得他比其他的數千萬人都差。

這世道並不好混,公孫瓚尚且多智,曹操袁紹之流,又不知是怎麼樣的人精。

……

“師兄不愧是師兄,在官場混跡過的人,果然不好對付,人家一招就給我破解了,還偏偏讓你一丁點辦法沒有。”

劉儉靠在草垛上,嘴中叼著一段秸稈,表情挺無奈。

劉備盤腿坐在他旁邊,也是一臉愁容:“可不,本以為他會因為名聲,好歹讓你我入縣署尋點事做,結果人家寧送十萬錢酬義,也不薦你我為吏。”

“送?”

劉儉將秸稈拿下來,搖頭道:“玄德兄你可是天真了。”

“不是送?”

“是送!”

“那我何處天真了?”

“你真敢要麼?”

劉備一下子語塞了。

他認真地考慮了好一會,越想表情越糾結。

“好啊,這算是白折騰一遭。”劉備最終下了定論。

“算了,終歸還是咱們勢微,在人家眼中並無大用,既他鐵了心不用,那你我也不需刻意攀他,再想辦法便是,至於這位公孫師兄,呵呵,他早晚會因為今日而悔。”

劉備伸手拍了拍劉儉的肩膀:“吾弟有雄才,定叫他悔之晚矣!”

“莫誇我,有雄才的是你。”

劉備哈哈大笑,笑的臉上的肌肉都疼了。

“我給你當幫襯還成,雄才二字,可與我無關。”

劉儉皺起眉,仔細地打量起了劉備。

“你看我作甚?”

“玄德兄,我覺得你好像越來越沒有原先的銳氣了?”

“我何時有過銳氣?”

“你還記不記的小時候,在樓桑村,你嚷嚷著坐羽葆蓋車來著?”

“嗨!你拿我八歲時候說事!有你在,我還要甚銳氣,跟著你就足夠了。”

劉儉心中,突然升起了一絲怪異的感覺。

這劉備,該不是被自己養廢了吧?

……

次日,公孫瓚果然親自令人前來登門,送上禮品,拜謝兩位同窗的‘護送’之情。

自然而然的,訊息在整個涿縣中不脛而走,而他公孫瓚也正好可藉著這次事件,和劉儉劉備一樣,刷一波‘滴水之恩湧泉相報’的美名。

可以說,兄弟三人在‘聲望’這一塊,誰也沒吃虧。

縣君蒞臨,劉周和胡氏自是喜不自勝,當即設宴款待,並將自家那兩個人惹是生非的小子從牛棚揪了出來,陪宴共飲。

漢朝不似後世的唐宋,酒樓遍地,夜生活豐富,一座大縣中,一般也不過只有幾間酒舍,且佔地一般也不會很大,完全吃不出嗨的感覺,所以要想吃喝過癮,一般都是在自家舍中嗨皮,俗稱自嗨。

別看公孫瓚是比千石縣令,劉周又自詡宗親,這倆人一旦飲宴起來,那真叫一個瘋。

別看是第一次見面,真就是往死裡喝。

這絕非燕趙之風,漢朝人喝酒普遍就這德行:

知座次、能乾杯、會跳舞——吼嗨呦。

相互敬酒是必要程式,同時敬酒和受酒也有嚴格規定,秦漢坐席間因為人與人間有一定的距離,不存在碰卮的可能性,所以喝酒的動作就有講究了。

比如說劉周向公孫瓚敬酒,那就必須要‘引卮酒而上’,說白了就是捧著酒具,向前上方高舉。

但若是公孫瓚向劉周敬酒,那就有些夠劉周累的了,因為他地位低,又是白身,所以受酒時需要離開席位,伏地感謝,俗稱‘避席伏’。

在這樣的前提下,今日飲酒,就出現了一個有趣的場景。

公孫瓚一舉卮,劉周就起身跑到過道伏地受酒。

公孫瓚再舉卮,劉周又起身跑到過道伏地受酒。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