臊眉耷目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二十九章 只有一張大王的劉宏,我給玄德當主公,臊眉耷目,大文學小說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天子?也就是劉宏了?

劉儉心中開始仔細地掂量起來。

大漢天子一定會支援出兵,為什麼呂虔敢說的這麼肯定?

他迎向呂虔的目光,現對方此刻也正捋著鬚子,似笑非笑地打量著他,心中頓時一醒。

哦,原來這位呂府君,是在或明或暗的試探自己,想借著今日談話之機試探一下自己的政治素養。

但自己不過是公孫瓚舉薦來的一位師弟,他也不過是委任自己一個兩百石兵曹左史之職,對於自己這樣一個人,他何必小題大做,來試探自己呢?

特別讓人不解地是,這位呂府君還拿皇帝跟自己開頭說話,一上來就談關於京城的事,這好麼?

終歸還是得小心著點說。

劉儉裝傻道:“請問府君,天子為何一定要支援這次北伐?”

呂虔慢悠悠地道:“你想不到?”

劉儉當然要說自己想不到。

當著第一次見面的太守,就彰顯自己能想明白雒陽天子的事情,那豈不是從另一個角度在說,自己也可以將面前的這位兩千石看個透心涼?

啥你都明白,要我們幹甚?

此乃官場大忌。

“回府君的話,儉自打從緱氏山回來,多年來不曾離開涿縣半步,對於京中之事,實知之甚少。”

“哈哈,你盧師在京任職,又是你的同鄉,難道你們年節往來書信之時,也不曾提朝廷的這些事?”

劉儉毫不慌亂,只是義正言辭地道:“家師平日不許我們私下打聽朝中政事,就算是有書信,也大多也是督促學經,考校學識進度,少有旁言。”

“哈哈哈~!”

呂虔聽了這話,忍俊不禁:“看來,你家盧師從心底是不想讓你出仕,只是一心讓你讀聖賢經文了。”

“也有可能。”劉儉的表情頗認真。

“行了,我當這涿郡太守,好歹也有一個任期了,難道還看不懂你的那些心思?無非是恐言多有失而已。”

劉儉忙道:“末吏並無此意。”

“我也知曉你的苦衷,若是換老夫在你的位置上,想來也會如你一般小心,畢竟這個中利弊都擺在這了。”

“罷了!我且略微提點伱一二,你可知曉去年春深之後,雒陽城中生了幾件大事?”

“還請府君言明。”

“天下大事,你不可能不知,非要我說?”

劉儉只是微笑,就是不張嘴。

呂虔長嘆口氣,心中暗道厲害啊,第一次見了上官,卻如此沉穩,鋒芒內斂,怎麼擺弄他就是不吱聲!

有城府。

但這回他真想錯了,劉儉其實真有點忘記這一年生了什麼。

一點不是謙虛。

“好吧,看你新來入仕,某便挑重點的與你說,去年這個時節,宦賊王甫為陽方正下獄死刑,次月段熲飲鴆,隨後陽方正等四人為曹宦所誣,治罪身死,我如此說,你若還是想不到,那接下來的大事,我恐便委你不得了。”

劉儉聽到這,心下暗歎,原來是因為這一樁。

……

有些事需要從頭捋順。

現如今的皇帝劉宏,打從十歲上位時起,就一直投身與朝堂諸勢力爭權以及被各方勢力搶權的偉大事業中。

試想劉宏繼位之時,竇太后坐在雒陽深宮為一大勢力;

陳蕃、李膺、竇武重新組合為一大勢力;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