臊眉耷目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六十七章 袁家水深(今日更六千五百字),我給玄德當主公,臊眉耷目,大文學小說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打定了聯合的主意之後,劉儉便又向著呂強施了一禮,道:“劉儉是士人,可還有一個身份,便是漢家宗親,我雖支脈偏遠,可終究還是心懷漢家天下的,今後若有機會,願與中常侍一同共討匡扶陛下,挽救天下之策!”

呂強聽到這,當場就有些驚呆了。

他著實沒有想到,劉儉話裡話外居然有想和他結交的意思。

按常理而言,這根本就是不可能的啊。

自己的身份和他的身份,是註定的必然對立。

少時,便見呂強無奈地苦笑道:“孝廉一心為國,心志高遠,不愧為尚書門生,康成之婿,讓老朽敬佩,只是老朽的身份敏感特殊,終究不好與孝廉過多交往,恐耽誤了孝廉前程。”

“中常侍不必客氣,以表字德然稱呼我就是了。”

呂強輕嘆了口氣,友好的笑了笑:“德然小友,若你不嫌棄,可否告知住處?待日後老朽尋時機前往叨擾。”

劉儉報以微笑:“自然可以。”

隨後,他告知了呂強自己如今的住處,之後便告辭了。

呂強望著劉儉越走越遠的身影,心中不免感慨萬千。

這些年來,三面不討好的他,如今竟碰到了這麼一位肯與其暗中結交計程車人,心中的激動和欣慰自然是無以言表的。

當然,以呂強今時今日的地位,普通計程車人來跟他結交想要與他一起同扶朝政,呂強也會不屑一顧。

士人也不是什麼人都配與他合作。

而劉儉——盧植的門生,鄭學中人,名動雒陽,偏偏出身還不是很高。

這樣的人對呂強來說,若是志氣和目標相同,若能彼此聯合相互呼應,那確實是最好不過的。

……

……

雒陽城中,朱雀大街上有一戶人家,佔地適中、門庭不闊、修葺古樸、雖不奢華,但卻給人一股極為強烈的厚重之感。

這處宅邸在雒陽中不是最奢華的,但論聲名,卻絕對是數一數二。

一般的尋常販夫走卒,是絕對不會輕易靠近那處宅邸的。

不為其他,只因為這處宅邸它姓袁。

……

此刻,

袁府的正廳之內,袁隗端坐在位,捋著鬍鬚,神色淡漠。

他下方的兩側,坐著的都是年輕人,皆是其子侄輩的優秀人傑。

袁隗的目光來回掃視著堂下袁氏人,目光幾乎在每一個人的臉上都有停留。

這些優秀的子侄輩中,有袁基、袁術、袁紹、袁德(懿達)、袁東(仁達)、袁盈(滿來)袁忠、袁遺、袁胤、袁敘等等。

其中,袁德(懿達)、袁東(仁達)、袁盈(滿來)是袁隗與其妻馬倫的嫡出子。

(注:袁隗的三個兒子在《蔡邕集:袁滿來碑、司徒袁公夫人馬氏碑》有提及,分別是袁懿達、袁仁達、袁滿來,其中袁滿來應在光和七年前早夭。)

汝南袁氏袁湯,昔日有子十二,其中袁平為長子,卻非嫡出,嫡出的乃袁成、袁逢、袁隗三人,而三人中官職坐到最高者,則是袁逢和袁隗。

如今,袁成和袁逢都死了,下一輩的子侄皆少,中國古代講究一個‘兄終弟及’,因為兩個嫡長哥哥去世,袁隗就成了汝南袁氏的宗主兼話事人,遍佈於大漢朝十三州袁氏千百門生故吏的家族資源,皆由他一人指揮調動。

今年四月,乘著皇帝頒出舉害民官吏的事件,袁家人開始在背後操作,利用詣闕訴冤的手段,給皇帝玩了一出反殺,最後皇帝和朝臣們三七開,所蒙冤被舉者皆拜為議郎,等待肥職,而新任郡守刺史的名單則由尚書檯會諸臣重議走程式安排,定了之後皇帝再收一遍錢。

門閥得了權,皇帝拿了錢。

皇帝的老師張濟和親信許馘因為這次事件光榮下崗,袁隗則是藉著這次三公調換之機再度走馬上任,從太常遷任為司徒。

本來是一件喜事,但袁隗當了司徒之後,反倒是有些焦慮不安。

他已年近六旬了,這一次再度上任三公之位,可能是這輩子的最後一次了。

怕是用不了幾年,他的生命也將走到盡頭。

不過人誰無死,死對袁隗來說沒什麼可怕的。

但生死事小,汝南袁氏的權柄事大。

他死之後,誰來繼承這宗主和話事人之位?統率袁家這遍佈天下的數千門生故吏?

人心皆自私,誰都想把基業傳到自己最親的人手裡,但這事對於袁隗來說很難,他只能另闢蹊徑,換個打法。

袁隗本身就是平輩兄弟中最年輕的一個,他和馬融之女馬倫當初要孩子要的也不是很順利,吃了很多藥,找了很多大夫後,馬倫許大年紀才治好了隱疾,為袁隗生了三個嫡子。

因此袁隗這三個嫡出的兒子歲數比起同輩也相對年輕很多,稚嫩很多,特別是袁盈袁滿來,乃其四十餘歲所出,如今才剛剛十五歲,且體弱多病。

反觀其兄袁逢雖死,但他留下的這幾個兒子,一個個皆已長大成人,年富力強,更讓人鬧心的是他們一個比一個精,一個比一個能耐。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三國之超級培育系統

第一神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