臊眉耷目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一百一十章 雒陽黃巾起事,我給玄德當主公,臊眉耷目,大文學小說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唐周身死,均富的概念在太平道的普通民眾中廣為流傳,如此間接地促成了張角加快起義的決心。

而‘天補均平,的理念,也在太平道教眾之中快的流傳著……

非是劉儉多此一舉,只是在這個年代,世家望族和閥閱高門對於最高權力的威脅實在是太大,不論是現在的大漢皇帝劉宏,還是承繼漢統的大魏帝國曹丕及其後代,都被掌控選人制度的閥閱諸族以及擁有巨大土地量的望族掣肘著。

曹丕為了能夠取代漢朝,與天下高門做出了巨大的妥協,以九品官人法的用人制度換取了天下高門和士人對他以魏代漢的支援,九品官人法在某種意義上是察舉制的延伸,二元君主制度依舊,皇權在大魏依舊受到掣肘,大權稍不留意便會旁落,一旦攤上一位年幼的皇帝,權力就極易被架空。

在劉儉看來,劉宏的統治確實骯髒,但就算是結束了他骯髒的統治,如果不從根骨上改變望族對最高權力的掣肘,不改變這個制度初衷,一切到最後都會走向原路,同時還會引比漢末軍閥混戰更嚴重的動亂。

不管是曹操,還是袁紹,亦或是什麼袁術,陶謙之流代替了漢朝,以時勢而論,如果他們要建立新朝,就終需向士族望門妥協,但妥協的代價,就代表最高的統治權力不穩固,還是會被這些蛆蟲附骨。

在漢末,對這個腐朽規則進行深度挑戰的人有兩個,一個是“唯才是舉”的曹操,一個是軍事崛起,敢於去動“江東望族蛋糕”的孫策。

可曹操的成果最終喪失在了兒子手上,孫策則是直接死於江東刺客之手。

劉儉不知道在這個亂世他最終會走到哪一步,但他已經下定了決心,不論如何,在自己臨死前要改變這一切。

對於望族和士人,既要用之,也要破之!

黃巾之亂,就是破他們的第一步。

被削弱的不應只是劉宏皇權,望族高門也一樣要被削弱之。

……

如此,新年剛過,張角便開始準備提前起義了,他將起義的時間提前了幾個月。

所謂擒賊先擒王,對於張角而言,不論在地方各郡的準備工作有多麼的充足,都比不上在雒陽將大漢皇帝一擊斃命。

於是,在雒陽的暗殺工作開始了。

黃巾軍中,荊州、揚州的總指揮馬元義負責籌謀在雒陽城的起事工作,具體時間將提前到一月份。

年關過後,便開始動手。

中常侍封諝,徐奉,以及太平道在禁軍中的內應,準備在宮內起兵。

……

而年關佳節的前夕,有人提前向劉宏舉報了太平道了。

這個人就是劉儉。

他有唐周提供給他的訊息,可以隨時向劉宏檢舉揭。

此刻,西園之中,劉焉,劉儉,呂強,張讓,趙忠五人,正站在劉宏的面前,承受著皇帝的滔天怒氣。….

“啪!”

劉宏重重地將手中的簡牘合上,眼中佈滿了血絲,氣沖牛斗。

“德然,你這份奏報屬實?那唐周現在何處!”

“回陛下,臣昔日曾與唐周在府中坐而論道,他對臣頗為信任,今日晨間臣在府門前現了唐周派人暗中掛在臣府門上的這份簡牘,當中細數自己與太平道之罪狀,只是其人此刻並不在雒陽,”

“想來他是畏罪潛逃,或恐遭到太平道報復因而遁走了,此事臣不敢過分宣揚,只先來稟明陛下!陛下,若唐周此言屬實,怕是近日之內,太平道就要開始行事了,雒陽城是他們起事的要之地,陛下當謹慎防範!”

話還沒說完,便見劉宏突然爆了,他將簡牘直接衝著張讓扔了過去。

張讓嚇了一跳,卻不敢躲避,只能是任憑著那份簡牘重重地砸在了自己的身上,很疼!

“封諝,徐奉,這都是你們的人!看看你們的人,好好看看!這就是朕的忠臣內侍!”劉宏衝著張讓暴怒地吼叫道。

劉宏這就有點不講理了,封諝和徐奉這兩位中常侍都是他下旨親自任命的,他們兩個人雖與張讓是同僚,但張讓卻沒有攛掇他們造反,這事如何能怪張讓?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重生之廟堂風雲湧動

作家Kis1u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