忽悠啊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四二 授母佛法,我為天地一仙人,忽悠啊,大文學小說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許甲不理會歸綾高的變化,將他放養著,有了自己的吩咐,沒有人會將他捉去熬湯。

趁著天時還早,是讀書記憶的好節點,便往著書房去了,要望父成龍,自己就得好好輔導他的作業,提升自己的學術水平。

昨天看的文章已經消化乾淨了,今天再看一些,許老爺出門去討教文章去了,不得他看這個不舒服,那個不順眼,就趁機多看看。

不然等他回來,看見許甲翻書的模樣,覺得是在讀假書,好高騖遠。

除卻讀書,許甲還要順便將他從前寫的狗屁文章,一併修改修改,指點指點,等許父回來,再重新寫過。

看書看到約莫卯時過半,許母親自端著早飯進來:“今日是做了新鮮豆腐腦,還有羊肉包子。”

“甜口的還是鹹口的?”許甲問道。

“鹹口的,放了蔥花醬油,撒了花生仁碎。”許母道:“正是你從前愛喝的!”

許甲:可是我喜歡甜口啊!

不過還是喝了一口,點點頭“好新鮮啊!”又關心的問道:“娘你吃了沒?沒吃一起吃吧!”

“娘吃素呢,早上喝了菜粥,現在要去佛堂禮佛,不過你這孩子,怎麼把觀音菩薩的淨瓶給摘了?我昨日才現,要是惹得菩薩怪罪怎麼辦?”許母嗔怪道。

許甲嘿嘿道:“過幾日就還回去,若是娘覺得不對勁,就給觀音換一個法器,把握淨瓶的地方,放一粒珠子,或者用細竹篾編一個小籃子,都是一樣的。菩薩向來慈悲為懷,寬恕眾生,怎麼會怪我呢?”

許母見許甲一邊翻書,一邊狡辯,忍不住道:“可別這麼說,真不怕菩薩聽到?”

許甲卻靈機一動:“娘你如此信佛,不如修持佛法吧。”

許母驚訝“我你不是說修行耗費錢財麼?況且我說了,我先不修,緊著你們父子兩個。”

許甲笑道道:“修道當然是耗費錢財了,不過我看娘你每日禮佛,顯然是佛緣大些,做個火宅居士,倒也挺好。”

“而且佛門有些修法,也不需要門檻,娘你現在就可以開始修,不耗費錢財,只滋養智慧,佛性,時間到了,就會自己頓悟一些小神通,是智慧生神通,不必自己修。”

許母問詢道:“這樣便利麼?連花錢也不要?”

許甲道:“確實不怎麼花錢,我教的法子,最多遵守一些戒律,娘你平日也不怎麼出門,本身就長年禮佛,是可以將從前的聞佛因緣直接化用的。”

“我這法子,叫做“持咒法”,乃是選一門合心的佛咒,將其精讀背誦,瞭解其意,精讀之後,之後背誦流暢,選一手持,用來計數,可每念五遍,七遍,計數一次,五乃五諦,七乃七寶,當然也有其他計數,如十二遍是十二因緣……不過不必那麼多。”

“每準確無誤唸咒五遍或者七遍,便轉動一顆珠子,叫做“一持”,此法門,貴在堅持,尋常人第一日,念得嘴皮禿嚕,第二天念得口乾舌燥,第三天念得心煩意亂,第四天便心心念念,怎麼還沒好神通出現……”

許母問道:“那該要念多久呢?”

“大概持頌萬遍,就會大概有些變化了,持頌十萬遍,則必然領悟小神通。”

許甲的這法門,乃是得自“淨土宗”,淨土宗乃是“方便為上”,許多法門,便有多便利就多便利,念一句阿彌陀佛都能積攢佛緣,更別說這種程度的持咒了。

許甲又仔細問道:“娘你之前禮佛,是怎麼禮的?”

許母道:“我是得了地藏庵的法師指點,雖然她們是供奉地藏王菩薩的,但推薦我供奉觀世音菩薩,故而只叫我念《心經》一篇,約莫一百來個字,倒是早已經背熟。”

“心經即心咒。”許甲道:“這位菩薩沒有問題,而且佛道皆有源流,娘你按照這個持頌就是,只是觀音心經需要念十四遍為一持,即十四無畏也,手持的話,便用三十三顆珠子的,娘你去買一串的話,不如自己編一串,就用無患子鑽個眼就行。”

許母聽聞原來自己之前就是在修行,卻道:“這修行原來就是這樣修啊?這也沒什麼啊!”

“娘你沒有清規戒律,沒有參禪打坐,也不懂要訣,自覺得不錯,可以往持咒可能自然而然符合佛性佛理?能善養慈悲心麼,還是想求菩薩得到什麼?”

許母聽著沉默:“可真無慾無求,誰又會去燒香拜佛呢?”

許甲解道:“佛倒不希望世人去燒香,去拜他,為俗世裹挾罷了,這些道理,娘你不必鑽牛角尖,只按照我說的做,便簡單純粹許多。”

許母點點頭:“這我倒是知道,不然怎麼一直勸別人放下,自己放不下,不說別的,那地藏庵可是本縣大地主,有僧田數千畝,放貸不知多少家。”

許甲詫異:“那娘認識到這些,怎麼還去那裡拜佛?”

“總是去了才知道,再說,仰慕佛法,又不是仰慕僧人,我有了疑惑,除了問這些僧人尼姑,還能問哪個呢?”

許甲點點頭:“也是,人家掌握瞭解釋權。”

許母好佛,想必也是遇到了一些心理問題,想要佛法開示,又或者想要祈福……

“娘你既然從前就持頌心經,那我便跟你講解講解心經,順便說說十二普門品大願,十四無畏。”

許甲佛道不拘,拿來主義,抱丹前也參悟過佛法,看看佛教的“舍利子”是不是和金丹一樣。

結果不是非常相同,精神舍利子有些相似,“遺骨舍利”就有些解釋不通了。

況且本土佛宗,早就和儒道,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了,沒啥衝突在裡面。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武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

權傾朝野,從假太監被發現開始

諱巖

四合院:何雨柱從軍,單手壓AK

穩住心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