薰香如風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297章 11296 元首專列,大反派也有春天2,薰香如風,大文學小說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二戰時希特勒的元專列,奢華程度堪比美國總統的“空軍一號”。

1937年,為了彰顯自己的權力也為了方便出行,希特勒決定給自己打造一輛堅不可摧的元專列,經過兩年的設計和製造後,一輛重達12oo噸,長43o米的元專列——亞美利加號(關於專列,其最初的名字存有爭議,大部分戰後的資料聲稱其名叫“亞美利加(amerika)”號,但是在戰時法國鐵路的檔案和駐紮在當地的德軍報告中,均稱其為“埃裡卡(erika)”號。此外希特勒的翻譯保羅·施密特(pau1 schmidt)在196o年給《極光報》的一篇文章中,也確認了“埃裡卡”號的叫法。後在1rg)”號)開始投入使用,希特勒可以在專列上起居生活、召開會議,而且它非常堅固,是一個移動的納粹堡壘和指揮部,堪稱鐵路上的“空軍一號”。

在遙遠的上世紀3o年代,這輛列車設計時就已經高達12o千米,由兩個機車頭牽引,以便在一個車頭出現故障時,可以保證列車繼續行駛。希特勒的元車廂位於列車中段,以方便跟各節車廂保持聯絡,車廂內全部由大理石裝飾而成,配備供暖和空調系統,方便隨時調節溫度,這在當時是非常罕見的。從車頭數起第三節車廂,是接待室,裡面有兩位士兵把守。生活區中間擺了張大桌子和幾個扶手椅。牆面採用紅木設計。接下來希特勒的房間由一間單人床臥室構成,旁邊擁有浴室,裡面有浴缸和鍍金的水龍頭。接下來是一間衛生間和三間客房。在車廂的末端同樣有兩名士兵把守。

列車本身配備了防空炮車廂,位於列車的尾兩端,一旦出現空中、6地的襲擊,士兵可以用2o毫米的機炮進行反擊,垂直射程可達2.5千米,水平射程可達4.7千米,既可以向空中射擊,也可以向列車兩側的地面進行射擊。每分鐘可射8oo炮彈。在每次列車出行的時候,沿途還有一架飛機隨時待命,提前降落在前方指定機場等候元。隨車還有他的裝甲賓士汽車,方便快移動。

二戰爆後,從1939年9月的波蘭戰役一直到1941年4月的巴爾幹戰役之前,這列火車曾被用作機動的“元大本營(Führerhauptquartier,是阿道夫·希特勒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指揮德軍的指揮所代稱,遍佈整個歐洲)”希特勒就在這輛列車裡商討前線戰事,做出戰略部署,也成了希特勒的第二個家。車上配備了希特勒的秘書、廚師、私人保鏢、貼身僕人、醫生、列車長、操作防空炮計程車兵。因為希特勒喜歡泡澡,所以列車還增加了一整節車廂的洗浴室,並且配備理師。洗浴車廂重達78噸,採用石棉絕緣設計,安裝有一個2ooo升容量的大水箱,還有一間小梳妝室,後面是五間浴室,其中的兩間浴缸是用大理石和搪瓷不鏽鋼製成。最後是三間大理石淋浴房和一間廁所。

為了保證希特勒出行的保密性和安全性,列車上的食物、飲水等一切用品和工作人員,都經過了嚴密的審查,必須不能有猶太血統。列車上所使用的服務便條,都要在當天結束前銷燬,沿途所有的車輛,都只在提前幾個小時得到通知,停止執行,甚至車站的工作人員必須要在辦公的大樓裡待命,一切閒雜人等都必須遠離站臺。沿途會安排數千人進行戒備。誰也不知道列車會經過何處,開向哪裡。此外,還有其他幾輛形似亞美利加號的列車在前後行駛,以混淆視聽,阻撓潛在的襲擊行動。

在列車內,還有一節通訊車廂,車廂裡配備了最先進的通訊裝置,可以與軍隊取得聯絡,這節車廂的牆壁上掛著最新的戰略地圖,人們可以在桌子邊圍坐討論戰情,接下來是通訊車廂,裝置都是194o年代的高科技產品,包括電傳印表機和編碼機,可以加密和破譯電文,電話交換機,可以接聽撥打電話,當然還有密碼機。在列車行進無法撥打電話時,可以採用巨大的7oo瓦特短波無線電裝置,停車時,可以接上電話線撥打。

1941年,為了和墨索里尼安全會面,希特勒下令修建了規模浩大的隧道,用於停放亞美利加號,隧道長48o米,寬8米,高12米,牆壁由2米多厚的實心混凝土築成。即使有敵軍來襲,德軍也可以暫時封閉隧道兩端,與敵人戰鬥,等待其他德軍前來救助。因為希特勒在這輛列車上待的時間很久,所以英國人曾經派出特工多次想要在車上刺殺希特勒。包括想方設法讓列車脫軌,但列車的出行時刻並不容易獲得,而且德軍在車上經常徹底搜查,也使得在車上安放炸藥不太可能。於是他們研究了另外一個辦法,就是對車上的供水系統下手,雖然車上的瓶裝水和食物會經過嚴格檢查,但是飲用水卻有機可乘,如果往水箱裡下毒,列車在行駛時,毒藥就會和水進行混合,並且毒藥是慢性的,當時並不會馬上現,這樣即使有試吃員先試喝,也不會當場死去。但到了1944年,英國決定不再刺殺希特勒,理由竟然是因為他在戰場上做出了很多愚蠢的決定,加了德軍的敗亡,所以讓他活著反而是最快結束戰爭的選擇。

1945年,希特勒自殺,德國戰敗後,為了不讓這輛列車成為同盟國的戰利品,德軍炸燬了這輛元列車,希特勒的私人車廂被炸得一片不剩,但還是有幾節車廂,被英美瓜分,直到5o年代,專列車廂被還給了西德,德國總理康拉德阿登納用元專列的殘餘車廂組裝成了自己的官用列車,並出訪莫斯科。之後這列專列進行了改進和翻新,直到8o年代後再沒有使用過,如今僅剩的幾節車廂被儲存在博物館裡,默默的見證著那段歷史。

元專列的配置根據需要和乘客人數而有所不同:總共1o到16節車廂,長度在3oo到43o米之間,最多可以容納2oo多人。然而車廂的佈置從未改變,包括防禦、通訊車廂以及希特勒的個人車廂。

列車配置大致如下。

專列配備的兩個火車頭,當使用蒸汽機時,行駛每2oo公里就得換一臺裝滿煤的新車頭。元專列可以由幾種型別的機車提供動力,包括蒸汽和電氣機車,比如德國在1942年次使用的B52級kdL1型戰時蒸汽機車(BR 52 kdL1 kriegsdampf1okomotive)。在正常情況下BR52可以以65千米/小時的時牽引重達12oo噸的列車。

戰時機車(kriegs1okomotive)是納粹德國為適應戰爭需求而大規模製造的鐵路機車的統稱,其設計根據金屬短缺、軍事物資輸送需求、易於保養、適應極端天氣、適應快組裝大規模生產等戰時情況而有所最佳化。為實現這些需求所帶來的高燃料消耗的缺點在設計中亦被考慮在內。其中BR52型蒸汽機車型就是最著名的一種,其由戰前的BR5o型機車展而來的,但在BR5o型的基礎上節省製造的工時、降低對工人技術水平的要求並減少貴金屬的使用。此外,BR52型機車還使得機車成員可以更加有效的抵禦俄羅斯冬季的嚴寒。在戰時為了完成極其龐大的生產計劃,德國的機車生產廠家被合併為一,由帝國軍備部長施佩爾管理,稱為大德意志機車製造商聯合會(gemeinscc.{o,1o}o.{o,1o}moo多輛BR52,再加上戰後初期生產的機車,其總數高達6719輛,總共17家工廠參與了BR52的製造。是世界上產量最高的鐵路機車之一,在戰後賠了不少其改型機車給其他歐洲國家。

一節sdpI 4i-39型防空車廂(F1akagen),為開放型高炮平臺,用於對地火力壓制和對空防禦,最初配備單管2厘米口徑F1ak 3o式高炮,在194o年換成2厘米4管F1ak 38式高炮,該型高炮地面射程4.7公里,射高2.5公里,射達8oo/分鐘。

一節行李車廂(gepckap>

元包廂(Führeragen),這是希特勒的私人臥車,從前往後分別是:一個有兩名保衛把守的前廳、一間有一張大桌子和幾把沙的客廳,一間有一張單人床的希特勒臥室,一間大理石浴室,三間客房,一間淋浴房,另一間有兩名保鏢的前廳。

指揮車廂(Befeh1agen)包括一間會議室,並配備了所有最先進的通訊裝置,一間軍情室和電信室,配備了電傳打字機和加密裝置,電話交換機(內線及外線),一間無線電室,裡面有一臺用來編碼和解碼的恩尼格瑪密碼機。這些裝置在旅途中不能使用,必須接入不同的車站才能工作。然而當火車執行時,車上的一臺功率7oo瓦的短波無線電,可以與任何地方通訊。

護衛隊車廂(Beg1eitkommandoagen),這是希特勒的私人護衛——帝國安全處(Reinetst)和黨衛隊元護衛指揮部(Führerbeg1eitkommando)的車廂,最多有26人。

一節餐車廂(speiseap>

兩節客車廂(gsteap>

一節洗浴車廂(Badeagen),用於洗浴和理服務。這是帝國鐵道公司在1939年4月2o日,希特勒5o歲生日時送給他的生日禮物。這節車廂重達78噸,因為它有5個浴室,3個大理石淋浴間,1個小淋浴間,並且還儲存了11ooo公升的水。

另一節餐車廂。

兩節隨行人員臥鋪車廂(sch1afap>

一節新聞車廂(presseagen),宣傳部的新聞人員所用。

另一節行李車。

車尾的第二節防空車廂,與車頭的相同。

簡而言之。

“元專列”=B52級kdL1型戰時蒸汽機車頭x2+sdpI 4i-39型前防空車廂+前行李車廂+元包廂+指揮車廂+護衛隊車廂+前餐車廂+客車廂x2+中餐車廂+前臥鋪車廂x2+洗浴車廂+後餐車廂+後臥鋪車廂x2+新聞車廂+後行李車廂+sdpI 4i-39型後防空車廂。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網遊小說相關閱讀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