楓之羽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42章 武周酷吏來俊臣,古代歷史著名人物,楓之羽,大文學小說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一、來俊臣的早年生涯與仕途升遷

來俊臣,生於唐高宗永徽二年(公元651年),籍貫雍州萬年(今陝西省西安市),是唐代武周時期臭名昭著的大臣兼酷吏。自幼便展現出陰險狡詐的性格,缺乏道德約束且不事產業,他的成長環境並未給予他良好的教育與行為規範,反而助長了他的肆意妄為。

二、憑藉告密得勢,掌控酷吏機器

來俊臣的仕途轉折點鮮明地體現了亂世中個人野心與權力慾望相結合所能產生的巨大破壞力。當武則天在唐高宗病重期間開始臨朝稱制,並逐步向掌握最高權力邁進的過程中,她面臨著巨大的挑戰,既有來自傳統儒家男尊女卑觀念的質疑,也有來自皇族內部以及朝臣中保守派力量的牴觸。此時,武則天需要快穩固自己的統治基礎,掃除一切可能的障礙。

來俊臣正是抓住了這個時機,以其獨特的政治敏感性和狠辣的手段,在武則天心中塑造了一個忠誠且高效的工具形象。他主動投身告密行列,挖掘潛在的反對聲音,甚至不惜捏造證據以迎合武則天剷除異己的需求。這種效忠方式很快贏得了武則天的信任與青睞,他的地位隨之扶搖直上,先後出任重要監察職務——侍御史與左臺御史中丞,這兩個職位使他得以直接插手國家司法事務,並有效控制了輿論導向。

來俊臣的權術手腕不僅僅體現在個人層面,他還精心構建了一個龐大的告密體系,將數百名社會邊緣人士甚至是無賴招納麾下,這些人受其驅策,以揭所謂的“叛逆”、“謀反”為業,實則成了他用來排除異己、打壓政敵的工具。在來俊臣的操控下,推事院成為一個名副其實的恐怖機關,任何被盯上的目標都難逃被羅織罪名、屈打成招的命運。《羅織經》更是集中體現了他及其同黨的卑劣手法和陰險邏輯,成為了他們操縱法律、製造冤案、毀滅無數家庭的指導手冊。

三、推事院與《羅織經》:編織罪狀的藝術

在武周初年的動盪政局中,來俊臣扮演了極為惡劣的角色,他利用武則天強化中央集權、清除異己的迫切需求,進一步加劇了朝廷內部的恐怖氛圍。為實現這一目的,來俊臣創立了一個前所未有的特殊司法機構——推事院,這是一個凌駕於常規司法程式之上的審判機構,它不受傳統法制約束,成為了實施高壓統治、製造冤假錯案的核心工具。

推事院在來俊臣的主持下,開展了大規模的政治清洗行動,不論是朝廷內的重臣還是宗室成員,均有可能因其任意指控而陷入囹圄,乃至喪命。推事院運用嚴苛的刑法和殘酷的刑具,輔以心理戰術,迫使許多無辜之人認罪,從而羅織出一樁樁莫須有的罪名。

來俊臣親自編纂的《羅織經》,則是這場政治風暴的理論基礎和實踐指南。這部書中充斥著構陷他人、嫁禍於人的種種手段,它將陷害之道提升到了一種近乎藝術的高度,堪稱封建時代扭曲法治、踐踏人權的經典之作。《羅織經》透過系統化的教學,教導官員們如何巧妙地編織罪狀、挑撥離間,甚至如何藉助皇帝的信任和律法的漏洞,肆意剝奪他人的生命與尊嚴。

在其統治期間,來俊臣的手腕導致了數千家無辜家庭受到牽連,諸多德高望重的大臣和皇親國戚慘遭滅門之災。

四、陰謀篡權與最終敗亡

至萬歲通天元年(公元696年),來俊臣在武周政權中的地位達到了頂峰,不僅身居洛陽令的重要地方官職,管理著東都洛陽的行政事務,同時又被委以司農少卿的重任,負責國家糧食儲備和農田水利等重要經濟事務,這無疑展現了武則天對其非同一般的寵信與倚重。然而,來俊臣並不滿足於此,他的權力慾愈膨脹,意圖透過繼續陷害更高層的政治對手來進一步鞏固並擴大自身的影響力。

轉瞬即至的萬歲通天二年(公元697年),來俊臣的野心驅使其走上了更為危險的道路。他試圖策劃一場足以顛覆整個皇室格局的誣陷案,瞄準的物件竟然是武則天的兒子——當時已被廢黜但仍具有極高政治影響力的太子李旦和廬陵王李顯。來俊臣打算栽贓二人勾結朝廷南北衙勢力,意圖動謀反,以此剷除潛在的皇位威脅並藉此機會獲取更大權力。然而,如此大膽的陰謀觸及了武氏家族的根本利益,尤其是那些擔心自身地位受到威脅的武氏諸王以及其他高層貴族,他們對此感到極大的恐慌與憤怒。

關鍵時刻,衛遂忠挺身而出,揭露了來俊臣的陰謀,這一告如同一顆深水炸彈,徹底炸開了來俊臣長期以來積累的重重黑幕。此事引起了朝野震動,那些曾深受來俊臣迫害的人們看到了復仇的機會,紛紛站出來聯合收集來俊臣的各種罪證,揭露他長期濫用職權、構陷忠良的滔天罪行。

五、酷吏末路,武則天的抉擇與影響

在武周時期,來俊臣的權勢如日中天,其恣意妄為、濫施酷刑的行為,雖然曾一度幫助武則天鞏固政權,但隨著時間的推移,其行為的極端性與無度已經嚴重衝擊了武周王朝的穩定根基,尤其是當他策劃誣陷太子李旦和廬陵王李顯參與謀反,這一出常理的舉動,直接觸及了武則天和武氏家族的核心利益。

面對日益高漲的反對之聲和確鑿無疑的罪證,即使是對來俊臣有著深厚信賴和倚重的武則天,也無法再無視其背叛與濫權。武則天意識到,縱容這樣的酷吏肆意橫行,將極大損害她的統治正當性,動搖她在群臣百姓心中的威望。因此,在萬般無奈卻又別無選擇的情況下,武則天下令對來俊臣執行死刑,這一舉措不僅是對來俊臣個人罪行的嚴厲懲治,更是對當時酷吏政治風氣的一次深度反思和有力糾正。

來俊臣的隕落,象徵著武周王朝內部權力結構的一次劇烈轉變。儘管酷吏制度並沒有立即消亡,但其最瘋狂、最殘暴的一面隨著來俊臣的死去而明顯收斂。這一轉折點讓朝廷上下清醒認識到,維護社會穩定與長治久安不能僅依靠嚴刑峻法和恐嚇震懾,更重要的是恢復和遵循正常的法律程式,以及重建公正公平的社會秩序。

綜上所述,來俊臣的人生軌跡及其在武周時期的所作所為,生動刻畫了一個由底層攀爬至權力巔峰的酷吏形象,他的存在無疑是武則天統治時期酷吏政治的一個縮影,對當時的官場生態和社會秩序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其殘酷無情的手段和終局,也給後世留下了深刻的警示。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孤島喋血

烏鴉與麻雀

大安定遠王

唐寅唐寅唐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