楓之羽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60章 張昌宗:武周時期的宮廷寵臣傾權奪嫡,古代歷史著名人物,楓之羽,大文學小說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一、張昌宗的出身與進宮之路

張昌宗,出生於唐代河北定州義豐(今河北省安國市),因其卓越的美貌和出眾的才情而在歷史上留名,被尊稱為“六郎”,他是前襄州刺史張希臧的兒子。在武周王朝的黃昏歲月裡,張昌宗憑藉其非凡的外貌和獨特的機遇,成為了一個在政治舞臺上極富爭議性的人物,他的生涯猶如一幅波瀾壯闊的歷史畫卷。

武周萬歲通天二年(697年),恰逢中國歷史上唯一正式承認的女皇帝武曌處於權力巔峰之時,張昌宗的人生軌跡迎來了決定性的轉變。此時的武則天已完全掌握了帝國的統治權,而張昌宗有幸得到了當時具有極高政治影響力的太平公主的青睞與推薦,藉此契機踏入了巍峨神秘的皇宮之內。入宮後的張昌宗以其令人歎為觀止的俊美容貌迅贏得了武則天的特別垂青,他的魅力不僅僅停留在外在美,而是透過種種手段巧妙地融入了武則天的內心世界。

更深層次地,張昌宗展現了他的聰明才智與敏銳的政治嗅覺,他不失時機地向武則天引薦了其同父異母的哥哥張易之。兩位兄弟憑藉著各自的魅力和相互間的默契配合,雙雙獲得武則天的寵愛,並逐步深入到帝國的核心決策層。這一時期,他們共同經歷了權力的快攀升,從單純的內廷近臣轉變為影響朝政走向的關鍵角色。

張氏兄弟的崛起,無疑加劇了武周晚期宮廷內外的權力角逐,他們一方面深受武則天信賴,負責各種重要事務,另一方面也招致了許多朝臣的不滿與忌憚。

二、張氏兄弟的快升遷與權勢巔峰

張昌宗在武周朝廷中的晉升度堪稱火箭式上升,這一現象充分展現了他在女皇武則天心目中的非比尋常的地位。短短時間內,他從一個平民身份一躍而起,先是被授予了雲麾將軍的軍職,緊接著又晉階為右散騎常侍,這是一個接近中樞決策圈的重要職位,隨後又加授銀青光祿大夫,這一官銜通常授予有特殊貢獻或深受皇帝信任的高階官員,標誌著他在朝廷中的權威日益增強。

隨著武則天對其寵愛日深,張昌宗的政治生涯持續走高,不僅出任春官侍郎,負責掌管國家祭祀禮儀這樣的重要儀式活動,而且兼任秘 書 監,承擔起管理皇家圖書秘籍的重大職責,這些職務的賦予表明他在文化教育和國家意識形態建設方面也開始扮演重要角色。此外,張昌宗還被封為鄴國公,這是對他政治地位的巨大肯定,同時也是封建社會中極為崇高的榮譽。

聖歷二年(699年),張昌宗的文化影響力達到了一個新的高峰,他與當時的文學泰斗李嶠、張說等一流文臣共同編纂了《三教珠英》這部典籍。這部著作融匯了儒家、佛教和道教三家思想精髓,不僅是當時學術界的盛事,也是中國文化史上的一大亮點,它體現了武周時期開放包容的文化政策,以及對於多元文化和宗教和諧共存的追求。

三、挾帝弄權與最終覆滅

武周晚期,張昌宗與張易之兄弟兩人藉助武則天的寵愛與信任,其影響力逐漸滲透至朝廷各個層面,甚至觸及了國家最高決策的核心地帶。他們在後宮盡享榮華富貴,備受恩寵的同時,也逐漸將手伸向朝堂,對政局施加了極大影響。張氏兄弟憑藉武則天的支援,逐漸形成了一個圍繞自身利益旋轉的權力集團,權勢滔天,以至於一度可以左右朝政,使得原本的朝廷秩序出現了嚴重的混亂,人心離散,朝廷上下對他們既畏且恨。

在這個背景下,武周朝廷內部矛盾不斷激化,加之武則天年邁體弱,尤其在神龍元年(7o5年),她的健康狀況急劇下滑,不能有效主持政務,這就給那些主張恢復李唐正統的大臣們提供了反擊的機會。以宰相張柬之為的政變策劃者們,包括敬暉、桓彥範、崔玄暐、袁恕己以及禁軍將領李多祚等,他們目睹了張氏兄弟的囂張跋扈和國家動盪不安的局面,決心推翻張氏兄弟的專權,恢復李唐皇室的合法統治。

於是,一場蓄謀已久的政變在神龍元年爆,史稱“神龍政變”。在武則天病榻前,張柬之等人力挽狂瀾,迅集結力量,果斷採取行動,成功控制住了局勢。這場政變生在皇宮集仙殿的廊下,張昌宗與張易之兄弟在此地被迅誅殺,結束了他們掌握朝廷大權的時代。

綜上所述,張昌宗的一生可謂從宮廷寵臣到權傾一時,再到頃刻間跌落塵埃的典型例子。他的存在既是武則天個人情感生活的縮影,也是武周後期政治鬥爭複雜局面的具體體現。其命運沉浮揭示了古代宮廷政治的殘酷無情,以及個人榮辱興衰往往與皇權更迭緊密相連的歷史規律。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