卿歲歲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74章 福禍相依,大明,我給老朱當噴子的那些年,卿歲歲,大文學小說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洪武三年的時候,北元大敗,短時間對大明無法造成威脅。

然後老朱就直接讓人帶著聖旨,讓納哈出投降獻出遼東。

可納哈出是元末的重臣之一,雖然元朝敗得很難看。

可他的遼東沒事啊,所以他把老朱的話當個屁放了。

可有個叫劉益的,卻在洪武四年的時候帶著遼陽省投靠了大明,老朱對這個識相的小弟表示很欣慰。

畢竟在老朱心裡,他是想在不花費太多物力財力的情況下,就能把整個遼東全部收入囊中。

於是老朱順勢在遼東設立了遼東衛,劉益這個識相的小弟,則成為了遼東衛的指揮同知。

和元朝有名無實的冊封不同,老朱冊封他是真給物資,給俸祿,給權利,所以當時的部落頭目們都想得到大明的冊封。

而當年的遼東很亂,洪保保就因為沒有得到大明朝的冊封所以心生嫉妒,殺害了劉益。

這件事,讓老朱意識到,靠遼東的軍閥是不能征服當地的。

所以他就讓張良佐、房嵩為遼東衛指揮僉事。

以此來實現對劉益故地的直接掌控,同時又把劉益原來的手下。

統統進行“明升暗降”的替換,以穩固遼陽政局的穩定。

再然後老朱就把遼陽的遼東衛,改成定遼都衛。

這也可以看出,老朱對於平遼東的決心。

然後再讓馬雲和葉旺兩人代替劉益,鎮守遼東。

而這兩人也沒讓老朱失望,他們在遼東也是做出了成績的。

建立將軍府、收降高家奴,打退納哈出、征討大寧……

在老朱的心裡,這兩個人,可是十分重要的。

“我們不辛苦,倒是指揮使和兒郎們辛苦了。”

顧晨剛剛觀察了一下,大概是定遼都衛的兒郎們油水太少。

加上環境太過於艱苦,一個個吃飯都是眼冒綠光、狼吞虎嚥。

手掌更是裂了一道道冰口,就連兩位指揮使,那手也沒法子看。

顧晨免不得遞上自己做的護手霜,不顧反對地塞給了兩人。

“兩位將軍的手,是打仗的手,可一定要好好護著。”

看看人家過的日子,再想想自己在京城過的什麼日子。

顧晨頭一次覺得,其實吧,自己的日子已經夠好過了。

“那就多謝顧大人了。”兩位將軍推託不過便只好收下了,然後笑道:“顧大人,小公爺暖房請。”

和外面刺骨的涼意不同,暖房裡頭燒著熱呼呼的炕,溫暖如春,脫了大氅還覺得有些熱。

桌上是早片好的羊肉,還有冒著熱氣的大銅鍋子。

冬天熱量消耗高,兩人早餓了,不用兩人招呼便開始狼吞虎嚥,又喝了好些辣酒才覺得舒坦。

吃飽喝足,就開始說正事,首先發問的是李景隆。

“兩位將軍也知道,我們過來主要是想見李成桂,你們給李成桂帶話了麼,他怎麼說,是來還是不來?”

皇帝早就讓快馬給兩人帶了信,估摸著時間的話。

這會子,李成桂應該已經有回信了才對。

馬雲知道這位小爺著急,便連忙回答道。

“回小公爺的話,李成桂回了信,說是在半月後,在奉集堡相見,他會為小公爺備好美酒。”

“只是地方是他們選的,我和葉大人也不知,小公爺和顧大人滿意與否,所以並未回他的話。”

他們才是上國,憑什麼讓那個姓李的選位置見?

奉集堡,這裡就是老朱後來置鐵嶺衛的所在之地。

可最開始,老朱並沒想把鐵嶺衛放在那個地方,而是在高麗境內,圖們江以南的那些土地。

當年。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武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

我也是皇叔

雙木道人

家族式造反

靈活的食神

庶天子

夜作十里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