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雲散人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92章 《觀書有感》,我,詞爹曲皇,你拿我當牛馬!,流雲散人,大文學小說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反倒是葉桓丘跟鵬玉暢這邊蒸蒸日上,眼看著爆米花機的壓力值已經到了。

最關鍵的爆米花的“爆”,葉桓丘看著鵬玉暢,看看誰來開這一炮,鵬玉暢躍躍欲試,葉桓丘就主動讓出來,自己拿著盛放爆米花的網兜先做好了措施,都是按照老師傅教的,一絲不苟的執行。

旁邊的人聽聞馬上要開炮了,紛紛捂住了耳朵,隨著一陣青煙上冒,轟隆的一聲,諸多用玉米爆出來的爆米花滾入了網兜裡,滿滿的一籮筐。

葉桓丘趕緊上前收拾,把這些爆米花都歸攏起來,這些待會可都是要給南山村的留守兒童們吃的,好在他提前還在地面上鋪了一層布,免去了骯髒沙塵。

其他人還在驚呼於爆米花的成功,就只有葉桓丘自己一個人收拾歸攏,後邊張紫風跟王藜坤上前幫忙收拾。

正好有一次性的那種小吃碗,把爆米花分別倒入碗裡,不用盛得太滿,再拿上一次性保鮮膜覆蓋住就行。

就這一邊爆米花,一邊卷,稀裡糊塗的花了一早上的時間,爆米花進展得相當順遂,的話就大小各異吧。

有做得好的,像王藜坤跟張紫風,做得差點意思的其她幾個,反正這倒也證實了,是他們自己親手做的。

要不然這種品相的拿到攤位上估計也沒人願意買。

中午的午飯是節目組提供的,還算是豐盛的一餐,大家一邊吃一邊聊,琢磨著到了留守兒童的託管學校,他們難道只是送一份小吃禮物而已嗎?

食物方面,有愛心午餐的各界愛心人士的奉獻,不說營養十足,但最起碼也是保住這些兒童們的溫飽。

但溫飽只是基礎,他們更應該的是思想的啟迪,是走出去,走向更開闊的世界。

黃雷這邊也做好了準備,蘑菇屋裡有一箱又一箱的書籍,都是節目組觀眾最早之前就郵寄過來,但是因為有一些書是重複的,所以在之前一季沒有送出去,如此還剩下好幾大箱子裡,正好趁著這次充實學校的圖書館。

稍微懂畫畫的張紫風打算畫一幅圖送給留守兒童們。

其他人也紛紛絞盡腦汁的想要送點東西,葉桓丘本來想著寫歌或許可以,但對於留守兒童而言,歌曲畢竟只是一時,總不能他們上課的時候,每天放自己唱的歌曲吧。

那樣聽多了估計也覺得煩。

思前想後,葉桓丘覺得留一鼓勵看書的詩比較好,儘管自己只是個高中肄業的人士,但看書獲取知識總歸是沒錯的,也無所謂學歷高低。

葉桓丘找到黃雷詢問道;“黃老師,有沒有毛筆和墨水啊,我想寫幾個字送給那邊的兒童們。”

“有啊,你還懂書法啊?”

“一般般”

葉桓丘在之前如果沒有【書畫雙絕】,他連毛筆也拿捏不穩,而且這一回他也並不打算使用這個技能,一方面,沒有必要,另一方面,每次被那些書畫宗師附體後,其實他受益匪淺,還是殘存了一些能力的。

寫幾個字完全夠用!

黃雷拿出自己用的宣紙,毛筆和硯臺都是好東西,他有時候就喜歡清晨鍛鍊結束後,自己寫幾個字孤芳自賞一番。

“黃老師我自己研磨就行。”

“別,我這不是捧你啊,是這硯臺我自己才會用,怕你給我整壞了。”

黃雷也是實誠,既然他這麼說,葉桓丘也就不強求了,他拿起毛筆時,打算用“瘦金體”的楷字書寫,之前被那宋徽宗附體後,寫出來的字帖,他少說得了一兩分神韻。

宣紙鋪開來,用鎮尺緩緩撫平了。

只見葉桓丘於【唐詩宋詞】的詩詞庫中,擇取一七言絕句。

寫上題目:觀書有感

隨後詩句的開頭一句,便是技驚四座。

“半畝方塘一鑑開,天光雲影共徘徊。”

這兩段一出,在旁邊看的黃雷登時就愣住了,不止是為詩句寫得好而震驚,就葉桓丘這僅有一兩分神韻的“瘦金體”就已經是甩出諸多號稱自己是書法大師的傢伙好幾條街。

真正的書法大師哪那麼容易在公眾面前現身,人家巴不得自己一頭鑽進去研究學問,在眾人面前跟雜耍似的,那叫不叫大師,那叫騙子!

隨後葉桓丘繼續揮毫書寫下一句:“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

黃雷頭腦風暴了一陣,甚至是掏出手機來查,這《觀書有感》七言絕句詩,從未有過。

上了國文網站上查詢,也沒有半點相類似的作品。

還記得之前黃雷因為對方寫了《向天再借五百年》而震驚不已的時候,他現在更是目瞪口呆。

黃雷自詡在這些古典文學上也是頗有研究,但他可沒有這份造詣能寫出這麼一“勸學”詩。

等到了葉桓丘收筆時,黃雷走到前面來,將那宣紙輕輕揭起,捧在手裡面一邊看一邊誇:“詩寫得好,字也寫得好。小葉……要不你再寫一張吧,這張我想收藏。”

“黃老師,你這怎麼回事,這是給小朋友的,你也要搶啊!”

何炯過來打岔,趕緊讓黃雷止住這種念頭。

傳出去影響不好!

“老何不是我想搶,是寫得真好……你看看。”

黃雷激動的跟何炯解釋這詩句寫得多好,書法寫得有多漂亮,當真讓其愛不釋手。

可拗不過何炯,只能看著這一好詩好字作為給留守兒童的禮物送出去了。

其他人的禮物也準備得大差不差在下午的課外閱讀時間四十五分鐘開始時,節目組安排眾人在這個時間來到了座由舊祠堂搬遷之後,留下的基礎重新搭建的學堂裡,見到了這些留守的孩子。

不只有南山村的孩子,還有相鄰的幾個村子的留守兒童都到這裡來了,矮個子裡拔高個,南山村最起碼也比其它村子展得好一些,所以能關照到的都關照了。

這裡的條件比起城市裡的一些託兒所自然是大有不如,但這已經是鄉村裡最好的地方,最起碼有人管這些人,不至於培養出一些流竄的痞子潑皮。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都市小說相關閱讀More+

重生87悶聲發財低調做個小首富

暮光流雨

別對他說謊

草燈大人

絕代醫王

鍾大發

不凡小仙農

陳家有虎

永生之後

張王祚佑

我的搭檔是財神

窮拾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