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家子弟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16章 部署,兵臨城下,從北涼開始,馬踏天下,漢家子弟,大文學小說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

得到訊息的葉軒登上城牆,靜靜地等待著敵軍到來,在其身旁,江淩水軍主將茂源、江淩水軍副將霍斯、驍騎軍統領薛嘉州並排而立。

荊州城乃是依大江支流而建,河流從南到北橫穿荊州全城,南北兩門皆設兩道水城門,是溝通全城南北的唯一水路通道。

內外兩道水城門全用花崗岩石構築,高大的城門洞,可容兩艘船隻並列而過。每重門都設巨型閘門以控制水流。

也正是如此,葉軒特意將江淩水軍留在此城,以防敵軍水師。

雖然葉軒把兵力集中在了三城,但三城兵力並不平均,位於北部的荊嶺城,於三城中距離溫州最近,最有可能面臨的敵軍便是袁軍。

此城位於高地,在地勢上佔了不少優勢,因此駐紮兵力最少,僅有一萬多將士!

不過雖然兵力不多,但戰力可不差,除了五千編入城防軍的新卒外,還有四千餘輕甲營、兩千驍騎軍和數千秦央軍士卒,輕甲營和秦央軍將士皆是善戰之士,驍騎軍更是精銳騎兵,完全可以應對正在前往荊嶺城的兩萬袁軍!

坐鎮之人乃是秦央軍副將付黔,也是一位經驗豐富的中年沙場武將,身手非凡,一手大刀更是揮舞的虎虎生威,其本領為軍中統領百里烈之下翹首,輕甲營主將季宇在旁協助。

而荊元城位於荊州城西方,因為寧軍戰力不俗,城池周圍地勢開闊,除了高大城牆之外幾乎無險可守,一但城門被破,很難據守,因此葉軒在此安排了百里烈親自率領一萬兩千秦央軍坐鎮於此,外加五千新卒和三千驍騎軍將士,近兩萬將士!

只要百里烈堅守城池,應對正趕赴荊元城的三萬寧軍,完全可行。

至於荊州城則是由葉軒親自坐鎮,麾下擁有三千江淩水軍,將近兩萬驍騎軍還有一萬三千秦央軍,再加上五千新卒,整座荊州城擁兵四萬餘。

雖然荊州城面對寧袁聯軍主力守城兵力有些不足,但要知道敵軍方面的騎兵並不多,而城中可是還擁有野戰騎兵近兩萬!

有驍騎軍在手,敵軍定然忌憚,絕對不敢傾巢出動,這樣一來,荊州城面對的壓力也少了一些。

就在葉軒思緒萬千之時,敵軍這時候也終於到達了。

放眼望去,原本平靜的遠方突然塵土飛揚,狂沙滿天。

轟~轟~轟~

數萬大軍行軍的動靜絲毫不弱於萬馬奔騰的聲響,那磅礴氣勢使得城牆上的新卒心中惶恐不安。

但涼軍將士對此卻是面色不變,在場的將士能夠被葉軒帶來南下入荊,哪個在戰場上不是悍勇無比,對於這樣的場面早已司空見慣,甚至心中還開始隱隱興奮起來,為即將到來的大戰而激動不已!

轟~轟~轟~

就這樣,密密麻麻的數萬大軍如烏雲壓城,緩緩出現在眾人的視線之中。

葉軒眯眼看去,兩方兵馬十分容易分辨。

大乾之時,各軍服飾顏色並未統一,各色多樣,甚至邊軍與內地軍隊盔甲的樣式都有所區別。

而袁紹在登基稱王之後,便統一麾下軍中盔甲樣式,凡袁軍士卒,內著紅色襯衣,外面的盔甲則是呈現較為暗沉的銀色,但有些地方也增添不少道紅色弧線,遠遠望去猶如紅色火海。

而寧軍的軍中服飾也做了改變,內襯白衣,盔甲上大部分則是顯示淡青色,遠處望去宛如置身汪汪大海,波瀾起伏。

寧軍最引人注目的則是大軍後方計程車卒只是在胸口處綁了一塊鐵板當做胸甲,其他部位並未穿戴盔甲。

而且這些士卒衣著甚少,上身袒露,下身只是使用一片布料遮擋住下身重要部位,而且身上塗滿了不少色彩鮮豔的塗料,甚至連臉上也塗得花花綠綠,令人甚是詫異。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武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

長生:我當了千年捕頭

九燈和善

只想做個御靈師

叫聲六哥不吃虧

重生呂布之漢末霸主

瞎白呼

外掛一樣的人生

翔明一號馬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