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箭十萬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7章 老朱寫的春聯,大明:流落教坊司的皇太孫,借箭十萬,大文學小說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應天作為京城,相比較其他地方,自然比較繁華,再加上天子眼皮子底下,官員相對清廉正直,百姓日子也比較好過。

洪武二十五年的第一天,也就是春節,街道上熱鬧非凡。

由於還沒到中午的飯點,人不是很多,各種攤子都在搭設中,還未正式做生意。

“皇爺爺,看來咱們來早了!”朱雄英望著周圍熙熙攘攘的人群。

“不早了!”

朱元璋悠哉道:“太陽都他孃的出來了,要是小時候,這個時辰咱都幹完活回家了!”

朱雄英摸著肚子,說道:“要不咱們吃點早飯去吧!”

朱元璋看了他一眼,問道:“你餓了?”

朱雄英連連點頭,笑道:“確實餓了!”

朱元璋望了望天色,沉聲道:“馬上到晌午了,吃午飯的時候一起吃吧!”

朱雄英:“這……”

祖孫二人就這麼在集市中沒有目的的四處溜達,身後跟著雲成,以及周圍看不見的影子錦衣衛。

快到中午,集市中的百姓頓時多了起來,很快便擠的人山人海,眼看過不去了,雲成走上前說道:“皇爺,奴婢去將擁擠的百姓驅走吧!”

朱元璋聽後瞪了他一眼,罵道:“就他孃的你屁話多,沒卵子的玩意,顯著你了,狗東西,回頭自己去內監領十棍!”

雲成苦著臉,說道:“奴婢遵命!”

突然,老爺子走到一戶人家門前停了下來,看到光禿禿的門前,頓時冷著臉問道:“這戶人家為何沒貼春聯!”

明朝之前\"春聯“還不叫春聯,而是叫做桃符,到了朱元璋當皇帝以後,春聯這個詞才開始真正的流行起來,逐漸的替代”桃符“這個稱謂,一直延續到今天,表達了辟邪除災,迎祥納福的美好願望。

老爺子是位非常喜歡熱鬧的人,他要求除夕之前,所有百姓家門口必須貼上用紅紙寫的春聯,於是,這個傳統從洪武元年一直流傳到今天。

“雲成,去問問!”

“遵命!”

雲成連忙跑過去敲門,沒一會兒,一位中年膀大腰圓,留著絡腮鬍子提著刀的大漢走了出來,沒好氣的問道:“啥事?”

雲成嚇了一跳,問道:“我們是官家人,你這門上為何不貼春聯!”

那大漢一聽是官家人,頓時慌了,連忙解釋道:“不瞞這位大人,俺是無奈殺豬和劁豬營生的人,大字也不識一個,再加上過年特別忙,還沒有來得及請人幫寫!”

朱元璋聽後大笑兩聲,十分豪爽道:“這有何難,咱現在就幫你寫一幅!”

隨即命雲成去取筆墨紙硯,朱元璋則摸著下巴思考著春聯的內容。

沒一會兒,雲成不知從哪裡取來筆墨紅紙,朱元璋命他將紅紙鋪在地上,斟酌一番後頓時眼前一亮,只見他揮筆在紅紙上寫道:

“雙手劈開生死路 ,一刀割斷是非根!”

兩句話一氣呵成,整體大氣磅礴,令在場的人頓時刮目相看。

整個對聯讀起來,讓人彷彿看到一個栩栩如生的屠夫正在工作一般。

而“生死路”,“是非根”又不簡單的限於屠夫,意境更上一層,令人驚歎不已。

“老爺子,這對聯簡直絕了!”朱雄英由衷的誇讚一句。

朱元璋雖出身窮苦,沒讀過書,但當皇帝后卻勤學苦讀,也喜歡寫詩,曾經為劉伯溫,常遇春等開國功臣都寫過。

他的詩詞沒有太多華麗辭藻,但詩句間透露著一股滔滔不絕的霸氣,文字行雲流水,一瀉千里,總能讓人拍案叫絕。

用最簡單的話表達出自己所想。雖然文字樸實無華,字裡行間,能夠體現臣服萬物,中流砥柱,笑傲天下,捨我其誰的霸氣。

老爺子對大孫子的馬屁很是受用,心裡樂出了花,卻依舊一副不在乎的態度說道:“這玩意對咱來說都是隨手就來的小事情!”

隨口命雲成把對聯交給了屠夫,並交代一定要貼在門框上。

屠夫接過後,看著老爺子,神情恍惚的說道:“老人家,我看著您有些面熟,好像見過……”

朱元璋呵呵一笑,沒有回答,直接走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三國,每週簽到一個萬界垃圾桶

小小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