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箭十萬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42章 琉球使臣,大明:流落教坊司的皇太孫,借箭十萬,大文學小說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三人都以為吳王殿下這是責備的他們的意思,立馬再次跪下磕頭,緊張兮兮的說道:“沒……沒意思!”

“沒意思就別打了!”

朱雄英正色道:“回去告訴你們的王,琉球本來就地少人稀,再打下去人口都快打沒了,沒有那田畝就會荒蕪下去,最後受苦的還是老百姓,大明不會插手你們琉球國的內政,但希望你們能和平相處,關起門過好自己的日子!”

說完又補充一句:“這洪武聖上的意思,本王只是傳達而已!”

武寧三人趕緊叩道:“下臣回到琉球一定傳達洪武大皇帝陛下的旨意!”

朱雄英滿意的點點頭,琉球三使臣不敢多說什麼,大明乃萬國之宗,拳頭硬,腰桿粗,在外交上有絕對的話語權,準確的說是號令天下。

朱雄英又說道:“起來吧,本王沒有責怪的意思,琉球年年來貢,歲歲來朝,誠心誠意,不似那狼子野心的高麗和安南,不是想著怎麼算計大明,就是撈點好處,遠不你們實在,本王甚慰!”

武寧開口道:“遵從上國乃下國分內之事,洪武大皇帝英明神武,太子殿下寬厚仁義,吳王殿下意氣風,大明文運昌盛,武運如神,無不讓下臣折服,琉球小國心悅誠服尊大明為主!”

剩下兩位使臣卻沒有這樣的口才,只得不鹹不淡的說道:“下臣一樣!”

朱雄英笑了笑,武寧不甘示弱的拿出國書和禮單,說道:“殿下,下臣此次奉中山王之命,為殿下帶來了琉球本土的水果和作物,以及熟硫磺、海螺殼等物,可惜路途遙遠,水果和作物在途中已經壞掉,請殿下恕罪!”

朱雄英並沒有責備,琉球遠在東南海上,這一來一回都恐怕都要大半年的時間,有這份心就夠了,而且送的都是熟硫磺,證明人家用心了,不像高麗的李元芳,送的是他孃的硫磺石。

“殿下,下臣送的是五百斤紅銅!”說話的是山南王的使臣,作為勢力最小的王,能拿出五百斤紅銅也算不容易了。

而另一邊山北王的使臣卻低著頭,神情黯然的說道:“殿下,山北王讓下臣送的四百匹琉球良馬,可惜在海上遇到了倭寇,所有馬匹全被搶掠,下臣該死!”

此話一出,全場譁然,朱雄英聽後神情立馬冷了下來,這些倭寇已經猖狂到這種地步了,就連大明的貢品都敢搶,但轉念一想,他們都敢跑到福浙殺人搶劫,更何況是在海上。

“下臣失責,請殿下治罪!”

朱雄英冷聲道:“此事不怪你,倭寇……本王早晚會滅亡整個倭國,這天下絕不留一隻倭寇活著!”

說罷,又看向三人:“大明不缺你們這些東西,要的是你們的態度而已,既然你們大方,我大明也不會吝嗇!”

“傳旨,賜三王蟒袍各一件,御酒各百壇,茶葉各三百斤,蜀繡各二百匹,瓷器各五百件!”

三人同時跪道:“下臣叩謝聖恩!”

武寧開口道:“殿下,去年洪武大皇帝陛下讓下國挑選一批人前往大明上國國子監讀書,下臣帶來了二十人……”

“既然是這樣,本王沒意見,國子監會妥善安排的!”

武寧聽後大喜,再次叩謝恩,只有學得文化才能凝聚思想,教化民眾。

而大明的國子監就是天下文學聖地,周邊各國的貴族王室都以來大明讀書為榮,說漢語為傲。

朱雄英揮揮手,說道:“嗯,去吃餃子吧!”

三人走後,朱雄英感覺說的口乾舌燥的,看向雲成說道:“給本王倒杯茶來!”

朱雄英喝了一口茶水,問道:“本王第一次主政,也是第一次處理附屬小國之事,諸位臣工認為可還妥當?”

藍玉第一個站出來捧場,說道:“殿下英明!”說完,身後一大群淮西勳貴紛紛附和。

劉三吾也站出來說道:“殿下處理國事真有聖上之風!”

這話的確實沒毛病,朱雄英簡直就是朱元璋的年輕版,一舉一動,一言一行,就連那罵人的語氣都一樣。

這也是朱元璋越來越喜歡這個大孫子的主要原因。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