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箭十萬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44章 封皇太孫,大明:流落教坊司的皇太孫,借箭十萬,大文學小說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都說打江山容易守江山難,其實啊,打江山也是不易。

歷朝歷代的開國皇帝往往十分珍惜這千辛萬苦掙來的家業,費盡心機地訂立制度,留下厚厚的祖訓,不厭其煩地將一切可能影響江山社稷的大事考慮得面面俱到,並傳授給子子孫孫,恨不得自己能真的多活五百年,替子子孫孫守好這美好的江山。

多活五百年顯然是不可能,人最多隻能活一百年,一百年之後,人走了,祖訓祖制還在,祖宗如律,子孫遵循即可。

一代又一代的開國皇帝都做著江山千年萬年的美夢,祖訓也一代比一代詳細和厚實。

可是,縱觀整個歷史,沒有一個朝代能過千年,過了五百年的也是寥寥無幾。

坐穩江山實在是太難了,第一大難便是儲君的選立。

至高無上的皇權對任何人都有著不可抗拒的吸引力,而親情在皇權之下顯得格外的蒼白和無力。

為了那個位子,歷史上叔侄相鬥,兄弟相殘,弒父殺母,屠戮子女之事常有生。

儲君乃天下之根本,王朝之命脈,歷朝歷代都把立儲當成第一大事去做。

大明朝立儲的規矩是,有嫡立嫡,無嫡立長。

這句話的意思是皇帝和皇后生下的兒子,挑一個年齡最大的立為皇太子。

如果皇帝和皇后之間沒有皇子,那麼就立皇帝和其他嬪妃的年齡最大的兒子為皇太子。

如果皇帝一個兒子都沒有怎麼辦?

祖訓上還有後半句,若無子嗣,兄終弟及。

如果皇帝和皇后,嬪妃之間都沒有兒子,死後皇帝的位置就由自己的弟弟來繼承。

太子朱標作為朱元璋和馬皇后的兒子,他既是嫡子也是長子,所以在大明開國之時就被確立為太子儲君。

但這位早在二十多年前就被立為帝國接班人的大兒子已經當不了儲君了。

所以現在對於整個大明朝來說,重新立儲成了最重要的事。

現在的太子朱標雖然失去了記憶,但依然是大明朝的儲君,雖然不適合再當儲君,但老爺子是絕對不會廢了這個大兒子改立其他皇子的。

但一個王朝只能有一個君王和一個儲君,既然朱標不能廢,又擔不了儲君的擔子,唯一的辦法只有立皇太孫。

既然要立皇太孫儲君,那朱雄英可謂是眾望所歸。

無論是立嫡,還是立長,哪怕立賢,這位皇長孫全佔了,不立朱雄英為皇太孫儲君簡直天理難容。

三日後,封皇太孫大典!

還沒開始,滿朝文武一大早就來到了午門外前早早等候,文官侍立於文樓之北,面西而立,武官侍立位於武樓之北,面東而立。

清晨,太陽剛剛升起,奉天殿燔爐檀香燃燒,煙霧繚繞,整個奉先殿廣場宛如九天台閣,隨著肅穆而緩慢第一通大鼓敲響,金吾衛甲士開始列陣於午門外東西兩側,旗仗佇列於奉天門外東西兩側。

皷樂,儀衛,儀仗於奉天門外,準備等候一會迎送冊寶前往皇太孫的東宮。

文武百官和各司執事官員各就各位,隨著一通鼓聲後,整齊的走進內宮。

震懾寰宇的第三通大鼓敲響後,侍儀官員上報御用監,奏請身著天子袞冕的洪武大帝朱元璋駕臨謹身殿,而身穿冕服的朱雄英早已在奉天門等候。

大樂起,儀仗旌旗招展,莊嚴肅穆,朱元璋在紫煙繚繞的奉天殿臨朝升座。

禮官劉三吾引皇太孫朱雄英從奉天門的東門進入奉天殿廣場。

接下來就是有制,承,跪,起,再跪,再起,三跪,平身!

隨後在禮部官員的引領下跪於朱元璋御座前的拜位上,雲成將聖旨恭敬捧到劉三吾面前。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大明修道六十年,朕白日飛昇

寒廬煮酒

人在大唐:為官七十載被貶十次

你摸魚我摸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