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箭十萬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8章 十三塞王,大明:流落教坊司的皇太孫,借箭十萬,大文學小說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這四位年長的皇子一走,宮裡就剩下幾位年紀較小的皇子了。

其中韓王朱松,沈王朱模,安王朱楹也到了年紀,但是他們的封地暫時還去不了。

韓王朱松的封地不在河南,也不是齊楚燕韓趙魏秦的那個韓國。

他這個韓王的封地在高麗的三韓之地,目前被李成桂佔著呢,朱松暫時不能去。

沈王朱模的封地在遼東的瀋陽,那地方靠近鴨綠江,與高麗很接近,有遼王在,暫時沒有去的必要。

遼王,韓王,沈王,三王鎮遼東,經略東北,徐圖高麗,也是老爺子軍事計劃中最重要的一環。

而安王朱楹的封地在平涼,正好夾在秦藩與晉藩之間,有這兩位老哥哥在,他也不急於就藩。

這三位也是塞王,加上齊王朱榑,將來會形成十三塞王的防禦體系。

齊王朱榑,朱雄英的七叔,曾多次跟隨燕王朱棣出塞,頗有軍功,崇拜孟嘗君,喜歡招養刺客和江湖術士,也不是什麼省油的燈。

“大孫啊,你看,寧藩和谷藩就藩後,燕藩就失去了兩翼的兵權,後面還有你三叔的晉藩,所以你四叔只有一條路……”

老爺子指了指塞外的韃靼說道:“揚威塞北是他唯一的一條路!”

朱雄英看著老爺子的防禦計劃,心情有些複雜,皺著眉頭問道:“皇爺爺,十七叔和十九叔雖然勇武,但畢竟年輕,都沒有孫兒大呢,他們要是和四叔穿一條褲子,那該怎麼辦啊?”

在原本的歷史上,朱權被朱棣忽悠瘸了,靖難之役,朱棣一路打過長江,直逼京城,朱允炆為了拖延時間,等待勤王的部隊,派出從封地逃回應天的谷王朱橞前去求和,結果這傢伙直接被四哥策反了,後來夥同李景隆一起開啟金川門,放朱棣大軍進城。

現在的寧王朱權十七歲,谷王朱橞才十五歲,而且沒經歷過毒打,一個比一個氣高,到時候三王偷偷會面,二人一口一個四哥,朱棣一口一個十七弟,十九弟,到時候燕王再整一句,與二位弟弟平分天下,很難保證這兩個傢伙不動心。

面對朱雄英的擔心,老爺子只是笑笑,沒有說話,隨即走出偏殿,來到上朝的奉天大殿。

老爺子指著那張讓所有人夢寐以求的龍椅說道:“大孫,坐上去試試!”

朱雄英有些猜不透老爺子的意思,立馬笑道:“皇爺爺,這龍椅孫兒又不是沒坐過,夏天還成,冬天太涼了,有些凍屁股!”

“你少廢話,讓你坐上去,你就坐著!”老爺子那雙虎目瞪的有些嚇人。

眼看老爺子要生氣,朱雄英麻溜的坐了上去,轉頭問道:“皇爺爺,你要作甚啊?”

老爺子站在大殿中間,看著朱雄英問道:“咱問你,現在你是大明朝的皇帝,你四叔,十七叔,十九叔已經開始謀劃造反了,你該怎麼辦?”

這可難壞朱雄英了,只得苦著臉說道:“皇爺爺,幾位王叔不見得會造反啊,孫兒也就是這麼一說,其實四叔他們還是疼我的,,,”

“別說屁話,回答咱問題!”老爺子打斷了他的話。

朱雄英想了半天,緩緩說道:“如果,,,孫兒是說如果,,,如果真有這麼一天,孫兒會切斷朝廷向三藩的兵馬,武器,糧草,銀錢的輸送,讓五金都督府和兵部立即出兵,以朝中宿將配合秦,晉二王平叛,,,”

“如果三王投降,囚禁鳳陽,仍以親王之禮相待,如果逃往塞外,踢出族譜,永遠也別想回來!”

朱雄英神情嚴肅的說道:“皇爺爺,孫兒不是允炆,不想說那些叔侄情深的假話哄你,這些話句句都是心裡話,他們是孫兒的叔叔,但他們更是大明的臣子,父子都排在君臣之後,更何況是叔侄!”

歷史上,老爺子曾經問過朱允炆,如果你的叔叔們造反,你該怎麼辦?

朱允炆說的是,以親情,品行去感化,以禮法約束,如果沒有用再用兵!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大唐:戰功改命先蹲四年大牢

胖不是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