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箭十萬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4章 長城,大明:流落教坊司的皇太孫,借箭十萬,大文學小說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接下來的幾日,朱雄英在朱橞的陪同下巡視宣府城的修建,二人還一起去了外圍已經荒廢的秦漢長城。

長城始建於秦朝,漢朝為了抵抗匈奴,又進行了延伸,到達玉門關,陽關一帶,之後歷朝歷代都沒有大規模修過長城,直到大明開國,將北元驅逐漠北,為了防止他們捲土重來,老爺子下令讓徐達,常遇春等人開始重修荒廢千年的長城。

(現在看到長城就是明朝修建的明長城!)

朱雄英下馬走在荒廢的秦漢長城上,隨手抓起一塊風化的泥塊,用手一捏,頓時碎成了一把黃土,隨風而逝。

“大秦基業,千秋萬世,最終還是化為一把黃土!”

望著關外一馬平川的荒蕪之地,朱雄英忍不住感慨著,千年以來,北方的敵人始終都是中原王朝的心腹大患,秦漢的匈奴,兩晉的五胡,後來的突厥,契丹,韃靼,女真,,,

在抵抗外族之中,無數漢家男兒在關外拋頭顱,灑熱血,浴血奮戰,埋骨黃沙。

朱雄英早就想過北方的防務問題,沒有韃靼還有瓦剌,還有女真,總之始終會有新的敵人出現,這已經成了歷史定律。

如何才能打破這種歷史定律,幾乎無解,漠北地區實在太大了,而且都是一望無際的茫茫草原,隨便貓在哪裡都很難找到,而且一到冬季天寒地凍,別說打仗了,走路都艱難。

老爺子選擇了相互牽制,扶植兀良哈,讓他們狗咬狗,這個方法還是很高明的,但弊端也很大,萬一這條狗不聽話了,反過來咬主人那就得不償失了。

相比較皇爺爺的高明,朱雄英想到了一個更加高明的辦法,那就是驅虎吞狼之策,讓兀良哈從一條聽話的獵犬變成一條瘋狗,然後放出去亂咬,咬高麗,咬女真,咬韃靼,瓦剌,要麼咬死別人,要麼被別人打死。

兀良哈也不是什麼好東西,當初投降大明也是迫不得已,而且反覆無常,有奶便是娘,說是大明的幫手,其實還是朝廷的心腹大患。

朱雄英不想養他們,他想把兀良哈三衛變成一根攪屎棍,將漠北乃至高麗,女真地區徹底攪亂,然後大明朝趁機動一次大的北伐,九大塞王同時率軍出關,秦晉燕三王各統三王,兵分三路合圍漠北,肅清沙漠,犁庭掃穴,而且要反反覆覆的犁,源源不斷的掃,直到將整個漠北掃平殺穿。

想法是好的,不過想完成卻極為艱難,這樣的大型北伐各種準備都要三五年,至少要達到漢朝漠北之戰的規模,說的傾國一戰也不為過。

不過,目前的大明國庫空虛,打不起這樣的仗,還是要以防守為主,朱橞修長城的決定是對的,這道外圍長城必須要修,不指望能成為抵抗北方遊牧的屏障,至少能達到預警,緩衝的作用。

“十九叔,放心吧,這長城孤會派人來幫你修!”

朱橞的改變實在太大了,讓朱雄英有些不敢輕易置信,要修也是朝廷來修,決不能給朱橞錢讓他自己來。

“臣謝過殿下!”

朱橞低著頭,神情複雜,沒撈到錢,他有些不開心。

朱雄英指著腳下的長城,又問道:“這段長城的西方通往哪裡?”

“回殿下,是大同!”

朱橞坦然道:“然後過大同到山西的偏關,連線河套地區!”

大同是代王朱桂的封地,也是九大攘夷塞王之一,這也是個不讓人省心的藩王。

“十九叔,你到宣府後可與代王有往來?”

藩王之間往來可是大忌,朱橞立馬拱手道:“臣就藩以來從來沒見過代王,也沒有書信往來!”

朱雄英聽後卻是一笑,說道:“十九叔,別緊張,孤就是隨口問問而已,代王是你一母同胞的兄長,親兄弟之間有什麼往來也是無可厚非的事情!”

朱橞不敢說什麼,來到宣府後,他不僅和代王有往來,甚至私下還見過面,這些事早被當地的御史奏報給了朝廷,只是沒問他的罪而已。

這些藩王的一舉一動都有地方官盯著呢,今天調動一兵一卒,明天這個訊息就會送往京城。

說到底,朱雄英始終都沒把藩王當回事,他們想造反恐怕出不了封地就會被各地方指揮司按住,是殺是貶那就要看新皇帝的意思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治國平天下從抱大腿開始

魔道聖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