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箭十萬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70章 定年號,大明:流落教坊司的皇太孫,借箭十萬,大文學小說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給朱標追尊皇帝之事,沒有任何阻礙,到時候直接擬旨昭告天下即可。

朱雄英擺擺手示意所有人都坐下,又看向劉三吾,問道:“劉師,朕的大事議完了,你剛說的大事現在可以說了!”

劉三吾顫顫巍巍想要站起來,朱雄英當即說道:“先生,以後坐著說話即可,不用站起來,這是朕賜給你一個人的恩寵!”

快九十歲的老頭子了,還跟著操持政務,當真也是不容易啊,繁文縟節的實在沒必要,能照顧就照顧吧。

“老臣謝陛下!”

劉三吾心中感動不已,又想磕頭,朱雄英再次說道:“除了大朝會以及重大活動,其他時候見到朕也不用行叩禮,拱手即可!”

“謝陛下!”

劉三吾坐了下來,接著說道:“陛下,如今年關將近,可新朝年號至今還沒定下,臣請陛下早定年號,安天下臣民之心!”

“臣附議!”

看著臣子們熾熱的眼神,朱雄英有些為難的說道:“其實,朕還是想繼續沿用皇爺爺的洪武年號!”

此話一出,大殿彷彿被瞬間炸開一樣。

“陛下,這萬萬不可啊!”

“陛下,新朝仍用舊年號,這不符合禮法祖訓啊!”

“陛下,年底將至,還請早定新年號!”

“請陛下三思!”

眾臣你一言我一語,紛紛勸朱雄英定新的年號。

對於老爺子,朱雄英是仰望的,也是自內心的尊重和崇拜,他是一位偉大的開國帝王,能沿用他的洪武年號,是一種榮幸。

其實年號的事情……早在北伐之前朱雄英就想到了,而且想把自己繼續沿用洪武年號的事情告訴了老爺子,結果朱老頭沒同意。

老爺子說後世皇帝一人一個年號,誰也別佔誰的,年號不僅用來紀元,更能評判一個皇帝的是非功過,如果兩個皇帝共用一個年號不好區分,也容易造成碰瓷。

如果朱雄英繼續沿用洪武,後人也無法區別兩個皇帝,說起洪武皇帝,到底說的是老洪武還是小洪武。

其實,老爺子想的很簡單,後世評判他這個朱洪武註定會加上弒殺的名頭,他不想讓孫子沾上自己身上的血。

一般新皇帝繼位的當年還是要用上一個年號,就像朱雄英現在繼位用的還是洪武的年後,次年才能改用新年號。

哪怕新皇帝是剛過完年登基的,那也要把老年號用到年底,從第二年正月初一開始才能正式使用新年號。

當然,也有例外,一般名不正言不順的皇帝也會提前改元,比如高粱車戰神。

燭光斧影,趙匡胤十月駕崩,趙光義繼位,眼看還有一個月就過年了,可趙二已經等不及了,當年十二月把開寶九年改成太平興國元年。

趙二的這一操作實在看不懂,不改還沒人懷疑,這一改就是做賊心虛,坐實得位不正。

當然,和趙二比起來,還有一位做的更絕。

朱棣靖難成功後,直接廢除建文的年號,把建文四年改成洪武三十五年,然後就是改元永樂。

朱棣直接把朱允炆當皇帝的經歷抹除了,老爺子莫名其妙在地下又多當了四年的皇帝。

然後,他的後代中同樣出了一位戰神級別的皇帝,朱祁鎮復辟成功後,學他太爺爺,把景泰八年改成了天順元年,還知道要面子。

而且明朝之前的皇帝,在位的時候經常用吉祥的,深含期望的,有寓意的字改動年號。

武則天在位二十一年,用了十七個年號。

老爺子這個人就比較務實,不相信改年號可以改變國運,所以他制定了“一世一元制”,也就是說,一個皇帝在位期間只用一個年號。

所以明朝,乃至後來的清,都是一帝一年號,朱祁鎮除外。

如今,用舊年號的事,老爺子不同意,臣子們也不同意,朱雄英也沒在堅持,說道:“罷了,那就議議新年號吧,都說說吧!”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穿越之風流才子

夢幻時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