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箭十萬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82章 阻擋新政,大明:流落教坊司的皇太孫,借箭十萬,大文學小說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在座的都是家大業大的江南士紳豪門,人精中的人精,怎能不明白這些道理。

這家族勢力以聯姻的方式,增加其實力和勢力,其產業遍佈整個江南,雖然算不上根深蒂固,但卻有很深的影響力。

禮部尚書王鈍在洪武朝的時候當了十幾年江南一帶的布政使,深知當地錯綜複雜的情況。

王鈍後來把江南的情況都告訴了皇帝,朱雄英這才意識到攤丁入畝要想在江南順利推行到底究竟有多難。

如今的江南確實離不開這些士紳,正如他們所說的一樣,朝廷若是動刀子,整個江南一定會大亂。

不是所有的事情都能靠殺人來解決!

許慎繼續說道:“我們不願與朝廷為敵,不過是想安安穩穩的生活,可朝廷推行的新政卻不給我們留活路!”

“在座的都是江南之地計程車紳豪門,皇帝的新政針對的就是我們這些人,反正我許家絕不妥協,必然要和新政對抗到底!”

6承再次附和道:“我6家和新政抗爭到底!”

6家的產業和影響不比他許家差,但這個6承卻一心附和許慎,好似有什麼把柄落在對方手上似的。

隨後,餘家,金華鄭家,等大小家族紛紛表態,願意和許家,6家一條心。

他們既然能來,能坐在許家的閣樓裡,那自然就是為了此事,最終的結果就是逼迫朝廷取消新政,罷停攤丁入畝。

而眼下只有嘉興周家沒有表態,周茂才低頭沉思,雖然他也不想交這個土地稅,但他更怕朝廷來硬的。

他周家的茶葉生意做的很大,由於朝廷的茶馬互市,他和曹國公李景隆很熟,所以聽過不少小皇帝的事。

當年攤丁入畝,士紳納糧在鳳陽試行,遭到當地勳貴士紳的阻撓,當時的小皇帝還是皇太孫,二話不說,直接殺了帶頭的勳貴和不少士紳。

新朝正式推行新政,勳貴再次站出來阻礙,小皇帝也不手軟,奪了官職,拿了兵權,只保留一個爵位,回家反省吧,相當於直接踢出朝廷。

而且這一次帶頭阻礙的人可是開國六公中的宋國公馮勝,戰功赫赫,在軍中有很大的威望。

面對兩公兩侯的壓迫,剛剛繼位的小皇帝應該收攏人心,鞏固權力,可他卻一點情面都不講,一點面子都不給。

這就充分證明,要麼小皇帝是個糊塗蛋,初登大位,不想著安定人心,反倒四處得罪人。

要麼他有十足的底氣,就不怕得罪人,或者說壓根都沒把這些人當回事,不然也不會下這麼大的決心推行新政。

周茂才從自己和李景隆的交談中可以猜到,小皇帝屬於後者,他的底氣很有可能來自背後的老皇帝,那是個極為護犢子的人。

“周賢弟,你什麼意思?”

許慎突然問道:“難道你做不了周家的主?”

周茂才尷尬一笑,說道:“此事容在下再考慮一番!”

聽到此話,許慎臉色突然變得陰沉,冷聲道:“周賢弟,有件事別忘了,你們周家這三十多年吃的鹽都是從哪來的!”

周茂才神情大變,後背瞬間滲出一層冷汗,同時,有不少人已經低下了頭,6承的臉色也變得僵硬起來,餘正誠的雙手放在桌下,正在微微顫抖。

閣樓突然變得安靜下來,甚至都能聽見沉重的呼吸聲,許慎突然大笑起來,繼續說道:“既然周賢弟有難處,為兄豈有相逼的道理啊,來者都是客,賢弟大老遠來到錢塘,還請多喝幾杯喜酒啊!”

周茂才已經意識到,他們周家已經沒有退路,即便不想和朝廷作對,恐怕也要和許家綁在一起了。

這也不見得是什麼壞事,畢竟朝廷罷停新政,得利的是大家。

“在下剛才一時糊塗,還請許兄海涵!”

周茂才拱手道:“我周家願與諸位一起同舟共濟,抵抗新政,維護老祖宗的禮法!”

“好,說的好!”

許慎拍了拍手,閣樓外走進一名心腹,手中端著筆墨紙硯放在眾人面前。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大明修道六十年,朕白日飛昇

寒廬煮酒

人在大唐:為官七十載被貶十次

你摸魚我摸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