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箭十萬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13章 考題,大明:流落教坊司的皇太孫,借箭十萬,大文學小說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殿試!

一般都是皇帝主考,參加考試的學子都是考中會試的貢生。

在千軍萬馬過獨木橋的明朝科舉,能進入殿試的考生,幾乎個個都是天之驕子,人中龍鳳,即便考中了三甲,那也是同進士出身,也算得上光宗耀祖了。

奉天大殿的御臺之上,朱雄英屹立在龍椅前,威嚴肅穆,一左一右各站著一位身穿蟒袍,相貌出眾的年輕藩王。

分別是儒雅的蜀王朱椿和英武的湘王朱柏,此次被任命為副主考官,陪同監考殿試。

大殿內已經由禮部提前準備了桌椅以及筆墨紙硯等東西。

清晨,太陽昇起,一百二十名貢生低著頭走進大殿,先是走到皇帝面前行禮,隨後按照順序和號碼坐在自己的位置上。

殿試不似之前鄉試,會試,要捲縮在狹窄的小黑屋內答題,而是在寬敞明亮的奉天殿。

也不用自己帶紙墨,飯食等,這些都由朝廷統一負責。

考生和考生之間間隔不過兩米,中間沒有任何東西擋著,即便如此,誰也不會萌生作弊的想法。

這裡是奉天殿,監考的是皇帝,要是作弊被現,別說功名要被革除,恐怕腦袋都要搬家,還要牽連家族,大明自開國以來歷經五次科舉,還沒有生過科場舞弊之事。

待到所有考生落座後,劉三吾從內殿走了出來,拱手道:“陛下,所有考生已經準備就緒,可以開始公佈考題了!”

樸不了用托盤捧來一個燙著龍紋的的冊子,旁邊還有一把小刀,朱雄英看了一眼,說道:“開考題吧!”

這是提前準備好的殿試考題,之前一直放在尚書房,為了防止洩漏,上面還封著一層蜜蠟。

“臣遵命!”

劉三吾當著皇帝的面用小刀挑開上面的蜜蠟,隨後拿起冊子在大殿中朗聲讀了起來。

“丁丑科殿試正式開始,諸貢生請聽策問,一:周唐外重內輕,秦魏外輕內重,各有利弊?”

聽到第一道考題,朱雄英身後的蜀王,湘王頓時臉色一變。

這道考題的大概意思是,西周採取分封制,但卻諸侯林立,唐朝採用府兵制,結果藩鎮割據,從而導致朝廷集權衰微,外重內輕。

秦朝和曹魏高度集權,外輕內重,但很快就滅亡了。

這道考題的核心就是放權地方和朝廷集權各有什麼利弊?

結合大明朝的情況,這道題考的明明就是藩王的問題,換而言之,也就是朝廷該不該削藩。

這道題是方孝孺出的,出得雖然很隱晦,但大殿內的蜀湘二王卻聽出了背後的含義。

“第二題,諸葛亮以秦法治蜀,功潤一方,解蜀漢之疲憊,百姓感恩戴德,王安石同樣以嚴苛之法治宋,卻毒害天下,詬病至今,究其緣由?”

這道題問的是,諸葛亮和王安石以同樣的手段進行改革,為什麼一個成功了,一個失敗了?

此題對應的正是如今新朝的頭等大事,變法改革,推行新政。

這題要是答的好,會大大的加分!

“第三題:宋時抑農重商,大開市舶,鼓勵海上貿易,使得財政穩定,百姓富裕,為何軍事薄弱,導致亡國?”

宋朝展海上絲綢貿易,國家富得流油,養兵絕不成問題,按理說軍事應該很強大,為何經常打敗仗,最後竟然亡國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