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箭十萬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16章 解閣老,大明:流落教坊司的皇太孫,借箭十萬,大文學小說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大明一直存在三種選官制度,第一種就是科舉制度,一場一場的考上來,最後殺進三甲,被授予各種官職,第二種是薦舉制度。

洪武三年,大明進行第一次開科,後現科舉考試選拔出來的人才,寫文章還可以,卻辦不了什麼實事,到了洪武六年,朝廷直接下令暫停科舉制度,實行薦舉制,主要由地方官推薦人才給朝廷任用的制度。

但不是有人舉薦就能當官的,還要進行考核,其考核的科目分為八個科目“聰明正直”、“賢良方正”、“孝悌力田”、“儒士”、“孝廉”、“秀才”、“人才”、“耆民”,滿足其中之一就可以授予官職,而且還沒有年齡限制。

劉三吾,韓宜可,王鈍,凌漢,方孝孺等人都是靠舉薦制度當的官。

朝中那些老臣,重臣,沒有幾個是正兒八經靠科舉考上來的,大部分都是被各地官員舉薦入仕的。

在這種制度下造成了很多庸才濫竽充數,朝廷現弊端以後,改革了薦舉制度,重新分科,由“薦舉八科”改為“薦舉六科”。這六科分別為“經明行修”、“工習文詞”、“通曉書義”、“人品俊秀”、“練達治理”、“言有條理”。

其候選人被分為“上、中、下”三等,滿足六科者為上等(可以做官),三科以上者為中等(可以做官),三科以下者為下等(備選或不予選用)。

雖然“薦舉六科”比“薦舉八科”進步,提高了人才的質量,但是其亦有弊端,選才的標準,是根據地方官個人的喜好判斷。

因此,在洪武十五年恢復了停止長達十年的科舉制度,同時,並沒有廢除薦舉制,而是科舉,薦舉制度並存。

簡單的說,只要朝中那些內閣重臣,左右御史,六部尚書,侍郎,各地方大員等人想舉薦你當官,幾乎就是板上釘釘的事,楊士奇沒參加過科舉,他是被地方學府直接保送進翰林院,包括哪些公侯勳貴想提拔哪個士兵,那也是往五軍都督府送句話的事。

第三種就是國子監的太學生,作為大明最高學府,國子監的太學生,畢業後可以直接參加會試考中貢士之後,再參加由皇帝主持的殿試,被授予官職。

當然,國子監也不是誰想進就能進去的,裡面的太學生主要分兩種,官生和民生,官生就是官宦,勳貴子弟,土司子弟,還有附屬國的學子,民生都是各地學府推薦上來的的優秀學子,名額稀少,一個縣才有一個,而且還要經過翰林院的考核才能進國子監。

凡是在國子監讀書的太學生,吃穿用度都有朝廷負責,每個月還有米麵,肉食,寶鈔的補貼,按理說那些官員勳貴應該都把家裡的子弟送進去讀書,但現實情況恰恰相反,國子監還是民生居多。

因為畢業前還要進行考核,考核不過的就不僅僅沒官做,或者被剔除國子監這麼簡單,而是要問罪的。

朝廷花錢培養你讀書,就是希望你學好文化,上報君王,下安百姓,結果你什麼都沒學會,辜負了朝廷的希望,辜負了百姓的供養,朝廷一定饒不了你。

出身國子監的官員也不少,大多是青中年,如鐵鉉,蹇義,夏原吉等人……

聽到解縉的話,楊榮卻是連連擺手,說道:“我楊子榮要想入仕,靠的是真本事,絕非裙帶關係……”

解縉笑了笑,沒有說話,一旁的楊士奇卻感到自己被打臉,出言道:“怕是夏侍郎不願舉薦你入仕吧,還是怕過不了翰林院那一關……”

楊榮頓時尷尬不已,擺手笑道:“楊兄莫要玩笑了……”

三楊之中,楊士奇最穩重,楊榮擅謀,楊溥擅斷。

楊榮在三楊之中最年輕,但也是最會政治投機的一個人。

夏原吉確實賞識他,但他要開口讓夏原吉舉薦他入仕,只會換來一頓臭罵。

楊榮何等聰明,豈會不明白這些。

四人笑了笑,黃淮卻在此時說道:“解學士,剛才那個宋琮和你是同鄉,他既然能中會元,想必也是才華橫溢之人,殿試大考即便不是一甲,恐怕也會名列前茅,以後都是同殿為臣的同僚了,不如請他上來喝一杯!”

解縉喝的有些上頭了,立馬站了起來,說道:“本閣老現在就去請他,要是不給我這個面子,以後休想進內閣!”

聽到本閣老三個字,楊士奇頓時冷笑一聲,劉三吾德高望重,位居內閣位,為文官之,皇帝都尊他一聲劉先生,他都從來都自稱過閣老。

你解縉這話要是讓陛下聽見,一定賞你兩個大耳刮子,讓你長長記性。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