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者34418841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4章 朱元璋對百姓的好,大明風采,使用者34418841,大文學小說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藍玉三人想了半天,常森嗡嗡道:“不合理,百姓種地沒糧食吃,就像俺去打仗,砍了人沒有功勞一樣。”

朱雄英道:“百姓種地,本應自給自足,這是百姓辛勞所得,舅老爺,那士紳不種地,不勞作,他們為何有米下鍋?”

藍玉道:“因為士紳地主有地,他們把地給百姓種……”

藍玉突然意識到問題,愣在當場。

藍玉明白朱雄英說的話了,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士紳的地是誰的?又憑什麼私自給百姓種,又讓百姓納糧?

士紳是皇帝,還是朱元璋是皇帝?

地是皇帝的,皇帝給百姓地,百姓交稅,憑什麼士紳中間扒皮?

現在好了,扒的百姓無米,現在餓死人了,這誰的錯?

常升道:“我問過剛才的百姓,他們都是佃農,自己的地被地主們佔光了,為了口吃的,不得不種地主的地,地主收六成,

去年大旱,地主不但不減租,反而比往年又多收一成,

百姓不夠吃,沒辦法只能借地主家的糧過活,今年秋收,地主收糧,交了租子,剩下的不夠還去年的賬。

去年借了一斗,今年要還三鬥。

又遇大水,家裡那點糠皮也沒了。”

常森道:“地主真該死!太沒良心了。”

藍玉看著山下6續走過的百姓,心痛道:“已經播種,地又被淹了,明年半年顆粒無收,地主更不會拿糧借給百姓了。”

朱雄英指著百姓:“舅老爺,若是你在這裡喊一聲,帶著他們去搶糧,你說他們怎麼選?”

藍玉頭皮麻:“雄英,這話不敢亂說啊!”

朱雄英笑道:“皇上早有規定,均分天下,可是現在這才幾年?

他們把百姓的地佔光了?

這種人,舅老爺,你告訴我該怎麼辦?”

什麼是均分天下呢?

朱元璋每打到一處地方,就是分地,是不是很熟悉?

打土豪分田地。

對,六百年前朱元璋就是這樣做的。

戰亂有錢人都跑了,留下的只能是窮苦無衣無食的百姓,他們跪地祈求,讓老天爺睜開眼。

無助的等著大軍一遍一遍的搶口糧,等著被鋼刀砍頭,剝肉充軍糧。

韃子叫兩腳羊,土匪叫米肉。

有錢人都跑了,留下的只有帶不走荒蕪的土地,朱元璋就開始分地給百姓。

戰亂結束,地主回來拿著地契要地,想趕走百姓,

朱元璋一手拎刀,一手聖旨,告訴那些人,地沒有,想要自己去開荒。

那些沒有戰亂的地方,朱元璋也沒有放過那些地主,一口人多少地,按人頭分,多一畝都不行。

多的地拿出來,都是國家的,充公。

改為官田和軍屯。

地主不服氣,但是碰到骨子裡深愛百姓的朱元璋,也是敢怒不敢言。

洪武大帝心真恨,搶了地主的地,還要殺地主的人。

怎麼辦呢?

那就罵唄,寫文章罵,寫詩罵,於是就有了文字獄。

老百姓?拿鋤頭去寫詩罵朱元璋嗎?

看看現在,偉人也在被罵。

這就可以了嗎?顯然不能夠,朱元璋又下聖旨,命令地方統計百姓,造魚鱗冊,人多的往人少的地方去開荒,提供耕牛,糧種,鐵犁。

百姓故土難離,那好,全部綁起來,拴成一串,想去撒尿都要報告,北方人說接手,就從這來的。

路費不說,並且還規定,百姓開荒永不收稅。

這還不算完,還規定,一人五畝以上的,必須半畝桑,半畝棉。

三十畝以上的,一半桑一半棉。

這下該結束了吧!

不可能。

安排專人,徹查土地,去年魚鱗冊上,這家百姓有六畝地,今年變成五畝,那好,朱元璋會把這丟的一畝地給百姓找回來,然後把佔地的給送進大牢。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