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者34418841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1章 奏疏十萬字,大明風采,使用者34418841,大文學小說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醫生晉升

所有畢業學生郎中證,行走鄉里,醫千人者,帶著醫病記錄,病人簽名,經過學院評審醫士證。

醫士可以坐診,開辦醫館,根據實際情況醫院進行收稅或者補貼,比如醫館在鬧市就要收稅,醫館在貧困之地就要補貼。

醫士行醫五年醫三千人,回學院評審,升中醫證,可講學,可任醫院或者學院職位,國家工資,養老。

十年後,學院評審,升大醫職位,陛下親批,大醫者享受御醫待遇。

藥神位,由陛下親封,可著書立說,死後塑身立廟,享萬世香火供奉。

醫者五升,郎中,醫士,中醫,大醫,藥神。

藥神為醫者最高榮譽,畢生之追求。

要是醫者追求錢呢?

很簡單,醫士及以下職位,晉升和罷免的權利都在醫學院,中醫和大醫皇帝有晉升罷免權,沒有醫德者,想晉升?

想糊弄,不怕死的,還是洗洗睡吧!

況且,醫者醫德不好的,郎中那一關都過不了,行走鄉里,坑蒙拐騙,早被老百姓給打死了。

皇帝只要保證最上面的中醫和大醫是乾淨的,剩下的基本乾淨。

按照朱元璋的脾氣,太醫院也就太醫令戴元禮是大醫,幾十個御醫都打回中醫,想升大醫?等著吧!

至於藥神位?

天知道,天威難測,以朱元璋那性格,估計只封自己為藥神。

朱雄英的想法是交給百姓,誰對百姓真的好,百姓就會選誰,誰就是藥神。

這樣下來,就是十歲學醫,沒有五十也升不到中醫,更不要說大醫,一個朝廷才有多少御醫?

然後就是學院怎麼賺錢,學院和醫院一體,沒有人比朱雄英知道醫院有多賺錢,日進斗金那是在侮辱醫院!

但是話不能這樣說,學院教學生,總要給學生實習的地方,開醫院和醫館豈不是很合理?

況且學生沒畢業,那是醫院最好的免費勞動力。

什麼時候畢業?那要看學院的心情了。

朱雄英給醫院設定了貴賓間,什麼是貴賓待遇?

就是讓貴族,士紳,豪商,大地主捐錢。

然後給貴賓分等級,捐的多,等級就高。

女醫生兩個安排上,日夜看護,醫生一個,中醫一個安排上,隨時候著,不排隊不掛號,實在不行中醫上門服務,只要錢到位,大醫也給安排上。

大醫?那是御醫啊!你再有錢,能讓御醫給你看病?八輩子修來的福氣。

有錢人都怕死,有大醫這層保證,不怕他們不捐款。

老百姓才有多少錢?榨乾也沒有二斤米。

還規定,醫院一半盈利歸國有。

然後就是一些制度什麼的,厚厚的一沓,樓英看完已經到掌燈時分。

這套管理任免制度樓英大加讚賞,又提出一些細節,討論到深夜,這才罷休。

朱雄英認真聽著,還是樓英專業,把漏洞補個七七八八。

朱雄英困了,畢竟年紀小,容易瞌睡。

王景弘和吳影怎麼也睡不著,有一個問題也想不通。

世子爺什麼時候寫好的一堆紙?

什麼時候開始打蘇州府衙的主意?

又是什麼時候決定開的中醫蘇州學院,是出金陵前還是金陵後,陛下知道嗎?

小小年紀,盤算如此大事,自己天天跟在身邊,而自己竟然毫不知情,看不出端倪。

世子手不離書,書不離手,天天看的什麼書?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姬唐

喬木兮有思

末日教皇

筆跡懸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