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者34418841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55章 學府流言,大明風采,使用者34418841,大文學小說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張敬之道:“禮部自有推薦考察官員的權利,吏部有考核的權利,督察御史有監察權,難道蘇州學府是個例外不成?”

戴元禮冷笑道:“我倒要是問問張大人,這是你的意思還是禮部,吏部,督察院的意思?”

張敬之看向朱元璋:“陛下,規矩就是規矩,禮部有推薦官員的權利,吏部也有考察的權利,御史有參奏的權利。”

朱元璋皺眉:“哦,以張愛卿的意思是,以後醫士晉升都要經過禮部報備,吏部考核?”

張敬之道:“臣不敢,臣的意思是,蘇州學院官員任免兩部有權查驗。”

朱元璋笑道:“那你給咱說說,蘇州學府有幾位官員?”

張敬之一喜:“啟稟陛下,據臣瞭解,蘇州……”

朱元璋吼道:“你瞭解個屁,蘇州學府除了醫者只有兩個官員,副校長太子朱標,皇太孫朱雄英,他們兩位的任免,咱還需要給你彙報不成?

再告訴你,蘇州學府校長是咱,咱幹不幹院長還要你同意不成?”

朱元璋盯著張敬之,心裡氣憤不已。

張大人張愛卿啊,你被人給耍了啊。

眼神掃過官員,一時間也找不出來誰的挑唆。

朱元璋心裡明白,不管什麼事,只要文官一摻和,準沒有好事。

都是醫生,你搞一個文官過去當大爺,他懂看病救人嗎?貪錢還差不多。

怪不得大孫子再三說,治病救人為醫者,藥裡不能摻假,學府不能被官場汙染。

看看,銀子還沒入庫呢,他們就急不可耐的跳出來,這是幹什麼?

一群呆頭呆腦的中醫,能玩過你們這些官場的人精?

胡惟庸案不能這麼快結束,還要殺。

張敬之目瞪口呆,頓時明白了自己被當成了槍,跪下請死。

張敬之很想把主謀給說出來,但是,沒有主謀。

這是一傳十,十傳百的事情,根本找不到誰傳的訊息。

皇太孫朱雄英在蘇州開辦醫學府,培養醫士。

張敬之覺得這是好事,醫生的門檻極高,不是說讀了幾本醫書就可以看病,也不是背幾個偏方就可以救人。

天文地理,易經五行,百草古籍,名師指導,藥方草藥那一樣都需要個好腦子。

張敬之由衷的感到高興,然而不好的訊息隨之而來,說什麼大醫家裡房舍無數,家田跑死馬。

有些醫士先找人打正常人的斷腿,在去醫治,讓病人感恩戴德,宣傳名望。

也有醫者竟然收買患者,一起演雙簧。

反正亂七八糟的流言蜚語盡往張敬之耳朵裡鑽。

張敬之不想看著醫學府就這樣被坑了,於是在奉天殿提出來,本意是讓皇帝知道,到底哪裡出了問題。

朱元璋擺擺手:“咱也沒說不讓你參蘇州學府,有時間你去看看,也看看那裡求醫的百姓,問問他們需要什麼,還缺什麼。”

朱元璋嘴角勾起:“咱還告訴你,只要有好的醫士,儘管給咱推薦,咱有賞,但是有敢打太醫院主意的,咱也有刀子。”

朱元璋明白,醫生好不好,只有百姓自己知道。

哪個醫生門前病人多,這個醫生絕對錯不了。

朱元璋更不擔心百姓看不起病,只要中醫的藥方開的清楚,中藥,漫山遍野都是,跑到山上都能治病。

朱標嘴角勾起,怎麼忍不住了嗎?

這是把矛頭指向朱元璋了,你動我海關司,我就動你蘇州學府。

關於流言蜚語,朱標一點都不擔心,幾位大醫都是江南人,那是有絕對的群眾基礎的,家裡世代行醫,名聲響徹大江南北。

惹毛了,還真不知道誰弄誰。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