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魯豫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序,偶遇,陳魯豫,大文學小說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2017年,我變得愛哭了。以前做節目,當嘉賓講到動情之處熱淚盈眶的時候,現場的觀眾甚至工作人員都會跟著流淚。只有我,因為自己哭不出來,而著急、慚愧,懷疑自己要麼太過理性,要麼就是冷漠了。可是一個人回到家裡,看劇發呆,外面雨雪陰晴,任何一點小事都有可能讓我感觸落淚,我知道我只是不善於在公眾面前表達自己的情感。

2017年在大庭廣眾之下,我的眼淚來得太迅猛了。其實,什麼也沒發生,或者有些變化一直靜水深流,反正心裡的那堵牆就那麼轟然坍塌了,沒有任何徵兆。採訪霍建華,他說宣佈戀情當晚,他和林心如手拉手去臺北最熱鬧的火鍋店吃飯,簡簡單單的一個陳述句我就哭了,因為他們牽手,因為他們坦蕩,因為我知道這樣做需要的勇氣。他又說,抱起新生女兒的一刻,他幾乎泣不成聲,因為平生第一次切實感覺到他和懷裡這個生命完完全全屬於彼此。聽到這兒我又哭了,突然覺得有一個自己的孩子,是件神奇而美妙的事情。

在《我是演說家》的舞臺上,一個年輕的記者講到凌晨四點,在大城市打拼的人們,和那些住地下室卻依然樂觀的年輕人。我又是稀里嘩啦。我太知道凌晨四點的香港的呼吸和味道了,微鹹而黏的海風,靜謐的街道只有我和我的腳步聲。整個香港還在熟睡,呼吸平穩,可那份無處無刻不在的壓力和活力,那種每一個大城市都有的壓力和活力就那麼清晰地跟隨著我。無數個凌晨四點,我匆匆趕往演播室,去準備清晨七點的新聞直播。好奇怪,那時候心裡從來不覺得悽苦、孤獨,彷彿一切理所應當。

拍攝這本書的封面時我突發奇想,要一張流淚的照片,表情不要悲苦,只是默默地,有淚、脆弱,但溫暖。我請教一個戲骨朋友,如何面對鏡頭流出真誠的眼淚。他說,你就靜靜地醞釀,讓鏡頭耐心地等待捕捉。你不要計較有沒有眼淚流出,心裡有比擠出來有力量。拍攝的時候,放著Adele的Some One LikeYou,我心裡並沒有那些前塵往事、新仇舊恨,無遮無攔的心就那麼全然地敞開著。當Adele唱道:“I remember you said,sometimes it lasts in love,but sometimes it hurts instead”,我的眼淚就那麼不知不覺地流了下來。

我們總是在別人的故事中流自己的眼淚,而我,一直努力地封存著我的眼淚。因為,我怕自己潰不成軍。我仍然覺得不可思議,一個自己的生活並沒有過明白的人,居然可以解答別人的困惑。其實,哪兒有什麼解決方案,誰的人生不是一堆麻煩?所有麻煩、痛苦除了死等時間給出答案,哪有其他的辦法呢?那些來信不過是絮絮叨叨地說,我的回信也不過是絮絮叨叨的陪伴,相互取暖而已。但是,這個過程卻無比治癒。

這幾天整理書稿,我重溫兩年來所有的錄音文字,一次又一次地哭成狗。我的心裡越來越確信我要的生活,要麼孤獨,要麼和愛情一起,沒有其他。這樣的話說出來,自己都覺得幼稚。可我卻真心實意地相信著。我們都按各自的意願生活,接受過程中的所有冷暖、疼痛、悲喜。

從1995年開始,我看每一期的Vanity Fair(《名利場》雜誌),雜誌的最後一頁總是Proust Questionnaire(普魯斯特問卷),其中一個問題是:Who’s the love of your life?(誰是你今生至愛)多年前第一次看到有人回答他的人生至愛是愛犬、是兒孫,而不是自己的伴侶和愛人的時候,我震驚到無以言表。我難過又恐懼地想,難道,一個人的成長過程就是慢慢失去對愛情的相信和渴望的過程嗎?我對自己說,如果這是每個成年人的宿命,我要打破這個魔咒,可以受傷,但不可以失去愛的能力和信仰。可是,生活無比強悍兇險,它逼著你在生存、生活,努力出人頭地的同時慢慢接受並且和自己和解,接受現實和夢想的差距,接受愛情並不是每一個人時時刻刻的必需品,接受你的愛不被珍惜、得不到回應。可我還是固執地認為,轉瞬即逝的只是激情,而愛情,是會長存的。

愛情有什麼用?它帶給人的傷痛似乎遠遠多過甜蜜,而人是本能地趨利避害的呀。可是,再曾經滄海、心如止水、遊戲人生的人,一旦遇見生命中的那個“終結者”—terminator,所有的懷疑、猶豫、防禦、算計都會消失,在愛情中,一邊猶豫,一邊好了傷疤忘了疼,是人的常態。因為愛情沒有任何用,但它像詩歌繪畫音樂舞蹈一樣,讓你的內心充盈著美好。就像我第一次去羅浮宮,排了長長的隊,然後被一堆人擠著,踮起腳,注視著不遠處的《蒙娜麗莎》,她靜靜地看著我,那一刻,周圍的一切都不復存在。在她的微笑中,我流著眼淚,駐足凝視。短短的時間,我又被人群擁著向前走,並沒有不捨和留戀,因為我內心的激動、狂喜、無法相信已經滿溢位來。那份回憶將陪伴我一生。而愛情,就是類似的感覺吧。那或長或短的一刻,真實、真誠地發生著。如果可以,我仍然渴望那種靈魂出竅的幸福。誰是你此生至愛?這個問題,在節目中,我也問過我的嘉賓,有人回答得猶豫,有人明顯並不真誠,我都理解,真正能任性、按自己意願生活的人並不多,而真正按自己意願任性生活的人也未必幸福,所以人生至愛是誰,只要你知道答案就已經是天大的福氣了。

每一次,我也會重新認真填一遍普魯斯特問卷,關於人生至愛,我的答案有過變化,但始終清清楚楚,比如現在。愛和擁有,也許是兩回事,可我總是一廂情願地相信,此刻,如果愛,就在一起吧。被出版社逼著交稿這天,我還是忍不住跑出去看了Darkest Hour(《至暗時刻》),Gary Oldman演丘吉爾有多牛我就不贅述了,丘吉爾夫人Clementine一段臺詞讓我潸然淚下,她說:“結婚前一晚我打了退堂鼓,可我二十一以前已經取消兩次訂婚了,我怕可能會落下個逃婚的名聲,再取消一次訂婚就有點兒太失禮了,但我想悔婚的真正原因,是因為我知道就算是那個時候,他也會把民眾的福祉放在首位,不過這樣會成為一個年輕姑娘的心病,擔心自己在他的心目中永遠排第二。婚後也是這樣,沒過多久,咱們的孩子們也得接受同樣的事實,我們也都以自己的方式接受了。”雖然關於丘吉爾和初戀帕米拉、第二任女友Violet以及太太Clementine幾個人之間的情感糾葛我沒有去深入瞭解,可我仍然被這樣的態度和表白所感動。再獨立、自我、任性的女性,遇到她認為值得的人,因為愛、因為崇拜或者因為其他而將自己放在第二位,接受這一生自己愛他都會多過他愛自己,換作是我,我也可以。不需要對方是丘吉爾,只需要我足夠愛他。

這本書解決不了情感問題,但它可以讓你在人生的至暗時刻感受到陪伴。無論是誰,我們都曾經或正在經歷各自的人生至暗時刻,那是一條漫長、黝黑、陰冷、令人絕望的隧道,可是,2017年我經歷的一切告訴我,無論多麼艱難,那束光、那份暖,就在隧道的盡頭等著我。

謝謝我內心的愛。

謝謝過往的歲月。

謝謝2017年。

謝謝我的朋友、家人、團隊、觀眾、聽眾、讀者。

謝謝為“偶遇魯小胖”熬過夜加過班的孟一毛、陳阿牙、不二、瑋小寶、豔麗、呂小鑫、曾靖書。

謝謝……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都市小說相關閱讀More+

最美不過小時光

浮光錦

神豪之開局怒甩五百女神

你的親老媽

我家相公你別鬧(姦情不可外揚之一)

夏喬恩

撲倒那個網紅+番外

陸二喬

失業後,我靠釣魚實現人生自由

我愛沖茶

新愛洛伊絲

盧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