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羨林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大奶奶,憶往述懷,季羨林,大文學小說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我的上一輩,大排行,共十一位兄弟。老大、老二,我叫他們“大大爺”、“二大爺”,是同父同母所生。大大爺是個舉人,做過一任教諭,官階未必入流,卻是我們莊最高的功名,最大的官,因此家中頗為富有。兄弟倆分家,每人還各得地五六十畝。後來被劃為富農。老三、老四、老五、老六、老八、老十,我從未見過,他們父母生身情況不清楚,因家貧遭災,闖了關東,黃鶴一去不復歸矣。老七、老九、老十一,是同父同母所生,老七是我父親。從小父母雙亡,我從來沒有見過我的祖父母。貧無立錐之地,十一叔送給了別人,改了姓。九叔也萬般無奈被迫背井離鄉,流落濟南,好歹算是在那裡立定了腳跟。我六歲離家,投奔的就是九叔。

所謂“大奶奶”,就是舉人的妻子。大大爺生過一個兒子,也就是說,大奶奶有過一個孫子。可惜在娶妻生子後就夭亡了。我從來沒有見過他。因此,在我上一輩十一人中,男孩子只有我這一個獨根獨苗。在舊社會“不孝有三,無後為大”的環境中,我成了家中的寶貝,自是意中事。可能還有一些別的原因,在我六歲離家之前,我就成了大奶奶的心頭肉,一天不見也不行。

我們家住在村外,大奶奶住在村內。有很長一段時間,我每天早晨一睜眼,滾下土炕,一溜煙就跑到村內,一頭撲到大奶奶懷裡。只見她把手縮排非常寬大的袖筒裡,不知從什麼地方拿出半塊或一整個白麵饅頭,遞給我。當時吃白麵饅頭叫做吃“白的”,全村能每天吃“白的”的人,屈指可數,大奶奶是其中一個,季家全家是唯一的一個。對我這個連“黃的”(指小米麵和玉米麵)都吃不到,只能湊合著吃“紅的”(紅高粱面)的小孩子,“白的”簡直就像是龍肝鳳髓,是我一天望眼欲穿地最希望享受到的。

按年齡推算起來,從能跑路到離開家,大約是從三歲到六歲,是我每天必見大奶奶的時期,也是我一生最難忘懷的一段生活。我的記憶中往往閃出一株大柳樹的影子。大奶奶彌勒佛似的端坐在一把奇大的椅子上。她身軀胖大,據說食量很大。有一次,家人給她燉了一鍋肉。她問家裡的人:“肉燉好了沒有?給我盛一碗拿兩個饅頭來,我嚐嚐!”食量可見一斑。可惜我現在怎麼樣也挖不出吃肉的回憶。我不會沒吃過的。大概我的最高願望也不過是吃點“白的”,超過這個標準,對我就如雲天渺茫,連回憶都沒有了。

可是我終於離開了大奶奶,以古稀或耄耋的高齡,失掉我這塊心頭肉,大奶奶內心的悲傷,完全可以想象。“可憐小兒女,不解憶長安。”我只有六歲,稍有點不安,轉眼就忘了。等我第一次從濟南迴家的時候,是送大奶奶入土的。從此我就永遠失掉了大奶奶。

大奶奶會永遠活在我的記憶中。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都市小說相關閱讀More+

江神的小作精是草莓味的

祈念a

攻妻不備之夫貴難擋+番外

佳若飛雪

人魚文偏執反派翻車了

棄脂焚椒

不標記,就暴斃

不間不界

此刻,舉國隨我飛昇

四萬八千歲

佛系女主崩壞世界[快穿]

實心湯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