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羨林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勤奮、天才(才能)與機遇,我的人生感悟,季羨林,大文學小說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人類的才能,每個人都有所不同,這是大家都看到的事實,不能不承認的,但是有一種特殊的才能一般人稱之為“天才”。有沒有“天才”呢?似乎還有點爭論,有點看法的不同。“文化大革命”期間,有一度曾大批“天才”,但其時所批“天才”,似乎與我現在討論的“天才”不是一回事。根據我六七十年來的觀察和思考,有“天才”是否定不了的,特別在音樂和繪畫方面。你能說貝多芬、莫扎特不是音樂天才嗎?即使不談“天才”,只談才能,人與人之間也是相差十分懸殊的。就拿教梵文來說,在同一個班上,一年教下來,學習好的學生能夠教學習差的而有餘。有的學生就是一輩子也跳不過梵文這個龍門。這情形我在國內外都見到過。

拿做學問來說,天才與勤奮的關係究竟如何呢?有人說“九十九分勤奮,一分神來(屬於天才的範疇)”。我認為,這個百分比應該糾正一下。七八十分的勤奮,二三十分的天才(才能),我覺得更符合實際一點。我絲毫也沒有貶低勤奮的意思。無論幹哪一行的,沒有勤奮,一事無成。我只是感到,如果沒有才能而只靠勤奮,一個人發展的極限是有限度的。

現在,我來談一談天才、勤奮與機遇的關係問題。我記得六十多年前在清華大學讀西洋文學時,讀過一首英國詩人ThomasGray的詩,題目大概是叫“鄉村墓地哀歌(Elegy)”。詩的內容,時隔半個多世紀,全都忘了,只有一句還記得:“在墓地埋著可能有莎士比亞。”意思是指,有莎士比亞天才的人,老死窮鄉僻壤間。換句話說,他沒有得到“機遇”,天才白白浪費了。上面講的可能有張冠李戴的可能;如果有的話,請大家原諒。

總之,我認為,“機遇”(在一般人嘴裡可能叫做“命運”)是無法否認的。一個人一輩子做事,讀書,不管是幹什麼,其中都有“機遇”的成分。我自己就是一個活生生的例子。如果“機遇”不垂青,我至今還恐怕是一個識字不多的貧農,也許早已離開了世界。我不是“王半仙”或“張鐵嘴”,我不會算卦、相面,我不想來解釋這一個“機遇”問題,那是超出我的能力的事。

1997年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都市小說相關閱讀More+

快穿女主真大佬

弱水西西

我被死對頭寵飄了

禾九九

禁庭春

簡小酌

雲中之珠

艾米

中國異聞錄

桐木

三界小獄管

乙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