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米粉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三百四十三章 大時代,秦時小說家,偶米粉,大文學小說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不過,足下以為秦國邦交大政根基何在?”

邦交大才出使六國,分化拉攏只是一方面,如果沒有一個指令性的目標與核心,很容易在施展的過程中失去方向,小者沉淪享樂之中,忘卻初心,大者通敵賣國不罕見。

“入咸陽多日,多聞武真君智謀凡,今日聞之,果不其然,一言便是要真正的考較頓弱也。邦交之根基,數百年來,很少有人理會。”

“素來邦交,多關盟約立散爭城奪地。以邦交而布天下大道者,鮮矣!今秦之邦交,若能以秦法一統天下為使命,大道之名也,潮流之勢也,豈非根基哉!”

對於秦王親政以來賜封的第一位封君,身入咸陽旬日的頓弱如何不清楚,不過從對方所為之事,封君不為過,單單是鎮殺趙國中山夫子,為數十年前邯鄲之戰隕落的秦國將士報仇,都足以為之。

更不用說,近兩年來,奇謀多出,使得涇水河渠提前數年修成,使得秦國根基提前鑄就,此等功勞甚大也,除了對方的年弱略小,並無大礙。

何況,說起來,自己的師尊名家公孫龍子與道家北冥子平輩相交,從諸子百家來說,武真君與自己地位一般也。

聽對方脆朗之語,頓弱先是為之頷,此問的確身入邦交核心,非有遠見者不能窺之,十多個呼吸之後,頓弱長長呼吸一口氣,應之。

“先生身為齊國名士,也通曉秦法?”

這回,輪到秦王政為之驚訝,頓弱之語非有對秦法有獨特瞭解不可得,但對方以名家之士,焉得精通法家之學,如韓非、李斯者終究少數。

“頓弱雖為名家之士,但若是不通當今顯學,辯闔之時,只怕潰敗多矣,商君秦法,法家大成也,天下之師也!數年十數年之後,安知秦法不是天下之法?有識之士安得不以秦法為師焉?”

頓弱倨傲一笑,如今的諸子百家雖為百家,但彼此的學說交流多矣,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若僅僅守著本家的東西,難以展壯大。

“秦法可為天下法,緣由何在?”

秦王政為之認同,百年來,列國變法唯一的大成者,便是商君,因為商君,秦國得以有今日。對於商君,秦王政一直是深深敬重的。

聽頓弱之言,不由得平添三分親近。

“緣由有三,三勝凡,一勝於法條周嚴,凡事皆有法式。二勝於舉國一法,庶民與王侯同法,法不屈民而民有公心。三勝於執法有法,司法審案不依官吏之好惡而行,人心服焉。”

“如此三勝,列國之法皆無。是故,秦法可為天下之法也!如果邦交交往以其為根基,則對於秦國一天下當有莫大的助力。”

頓弱再次拱手一禮,朗聲回應之。

“先生大才,嬴政受教!”

能夠對秦法有如此見解,當得自己一禮,而且此人還是絕佳的邦交大才,若得此人助力,尉繚所言文戰當穩,秦國大事當穩。

念及此,秦王政連忙離開條案,起身肅然躬身一禮。

一個時辰之後。

窗外的天色逐漸不顯起來,秦王政等人也隨之離去,留下姚賈與頓弱二人在櫟陽酒肆之中,目送秦王政與武真君的身影離開許久,頓弱興猶未盡,又拉住姚賈飲酒論學。

酉時身入,天外的虛空早已昏暗下來,櫟陽酒肆之內也已經燈火通明,頓弱與姚賈二人仍沒有沒有辦點醉意,各自並肩而立在窗前許久。

“頓子素不拜君,何望咸陽宮持之久遠乎!”

感大王離去之後的頓弱異樣,姚賈朗朗一笑。

“天下無君可拜,寧怪頓弱目中無君?”

頓弱輕嘆一聲,為之回應。

“今日觀秦王,寧非當拜之君?”

姚賈又是一笑。

“天下之君皆如秦王,諸夏兵戈不存,盛世可顯也!”

頓弱不禁謂然再嘆,遊學於諸夏列國,自己之名聲也傳遍列國,但從未有如秦王這般的對待自己,從其言行舉止,可以看出對於自己的重視,對於秦國一天下的嚮往,對於諸夏歸一的信心。

這是山東六國之王都沒有的,諸子百家中,儒墨道法為顯學,各有其道,名家近來衰弱多矣,自己又是如今名家頗顯之人,若能夠助力秦王一天下,不僅可以一展所學,而且還可以揚名家傳承。

思忖此,頓弱不由得又想到儒家,憑藉自己的力量,想要以名家之力蓋過儒家,決然不可能,但加上秦國的力量,卻不是不可能了。

“正為天下之君王不若秦王,諸夏可一也!”

自己為大梁布衣卑賤之人,今日得秦王如此禮遇,已然心有震撼,遇頓弱大才,大王更是不計身份,親臨於此,遍觀山東六國,何人可以做到。

秦王如此,秦國如此,諸夏歸一註定也!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側妃生存指南

見月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