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米粉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四百四十一章 火魅圓滿,秦時小說家,偶米粉,大文學小說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正禮之廳前道道畫面流轉,入諸人腦海深處,隔空高處而觀,陘城書館的那二人正與天宗玄清子身邊的女子交手。

見狀,公都子等人相視一眼,頓感頗為棘手,數日來,眼前的場面正是他們極力想要避免的存在,然則,今日還是出現了。

原本想要在戰鬥開始的一瞬間,就將她二人拉開,但隨後便覺不妥。若如此,明顯讓天宗玄清子覺得小聖賢莊偏袒她人,不利儒家將來大局。

但不插手,也不合適,趙國陘城書館也是儒家極為重要的一個分支,他們的傳人也相當於儒家的傳人,如果殘劍二人顏面盡失,也意味著儒家顏面盡失。

靜觀場中局勢變化,陘城書館趙飛雪被那妖媚女子擊敗,又中火魅術,奪走莫邪之劍,當即,儒家公都子對著身旁的伏念看了一眼。

伏念應聲一禮,轉身離去。

******

“在下儒家伏念,還請姑娘看在小聖賢莊的面子上,暫且收手如何?”

朝陽冠束而立,黃褐相間的明色錦袍加身,腳踏仁禮之靴,神容方正,周身隱現浩然玄光,抵抗虛空天地的火魅之氣,近前丈許開始,已然感知到極大的壓力

怪不得連飛雪姑娘那等化神武者都中招,躬身一禮,朗聲而道,看著不遠處仍舊混戰的陘城書館二人,事情到了這等程度,也該結束了。

“即是儒家的伏念先生出面,即是小聖賢莊的面子,奴家又豈能不給?”

“不過,若還有下一次,儒家應該知道後果的。”

嬌聲脆語,銀鈴歡笑,手中把玩著莫邪之劍,一念而覺,天地間的火魅之氣消散,不遠處那被控心神的趙飛雪也瞬間雙眸清澈起來。

語落,焰靈姬周身環繞的玄光也為之隱去,整個人腳下生風,婀娜的身姿而動,直接莫入前方的正禮之廳內,留下虛空未曾散去的輕緩之言。

“師妹。”

“你沒事吧?”

心中憋屈萬分的殘劍於儒家伏念出面沒有任何感覺,只是護持在師妹身邊,極力躲閃,希望師妹可以自己掙脫枷鎖,恢復心神。

靈覺感知那妖媚之女消失不見,身前那絲凌亂,神情怒然的師妹終於雙眸靈光顯化,體表濃郁的玄光之力不顯,靜靜站立在場地之上,雙手仍隱現攻伐之式。

“師兄!”

“我沒用,不僅殺不了那天宗玄清子,連他身邊的一個小婢女都打不過,莫邪之劍也被搶走,我對不起父親,它日,更是無言見父親。”

心神恢復,先前種種快的劃過腦海深處,心神雖被控,但一切種種仍可感知,數息之後,那一雙靈光閃爍的明眸中,淚光晶瑩,英氣勃的容顏上,滿是衰頹。

整個人彷彿瞬間失去了精氣神,癱倒在大地之上,渾身不住的為之顫抖,一滴滴淚水浸染衣衫,看著近前的殘劍師兄,更是悲憤決然。

“師妹,不怪你,都是師兄不好。”

殘劍神色黯然,屈身跪坐在大地之上,看著面前垂淚的師妹,握持干將的手掌青筋為之暴起,若非敵人太強,何至於如此。

師尊被天宗玄清子所殺,自己如何不想要報仇!

低語而應,默然無聲,數息之後,周身一縷縷玄光擴散,嘴角不自覺的一縷縷黑紅鮮血流淌,那是之前強壓的傷勢。

“二位,還請先行閣樓休養一二,火魅術惑人心神,若是不能夠及時清理掉火魅之力,只怕將來於修行有損。”

於那妖媚女子的乾脆離去,伏念一時間也沒有想到,但即是如此,再好不過了,身軀微轉,便行至殘劍、飛雪身側,拱手一禮,朗聲而落。

今日之事,小聖賢莊亦是無奈。

能夠做的,也只有這些了,面對天宗玄清子,趙震大俠、劍聖曹秋道、墨家鉅子、衛國照劍齋都身隕,除非破入玄關,不然根本無用。

“多謝伏念先生出手解圍今日師妹莽撞,失禮於儒家,失禮於賓客之前,是我等的過錯。”

“即是如此,殘劍與師妹先行一步。如今之時,還是要在藏有所得為上,還望儒家上下多多助力,陘城書館感激不盡!”

不在鎮壓傷勢,體內悶哼不絕,有感伏念近前,殘劍連忙顫巍佇劍而起,對著伏念一禮,略有慚愧而道,雖然心間深處不滿儒家出手遲緩,但今日之事,卻是他們的過錯。

隨即,將失神垂淚的師妹攙扶而起,對著伏念再次深深一禮,頭顱微轉,看向遠處高聳而立的藏,那裡,是他們最後的希望。

“二位請放心,儒家會再次加派人手的。”

伏念回禮,揮手召來兩位儒家侍者,順著殘劍的目光看將過去,點點頭,沒有多言,如若真的找到蒼龍七宿秘密,對於儒家來說,也是一件好事。

“多謝!”

殘劍頷而應,不復多言,在四周一位位儒家弟子的矚目之下,靜靜攙扶著師妹離開場地,走向遠處的賓客閣樓。

目視殘劍二人消失在眼眸深處,伏念亦是搖搖頭,今日飛雪姑娘行事太過於魯莽了,儒家小聖賢莊失卻顏面事小,關鍵還是那天宗玄清子的態度。

從其身邊那妖媚侍女行事而觀,若說玄清子不在意,不太可能,若說在意,但那妖媚女子直接離去也說不準,即將接任儒家掌門,面對這等事情,也是麻煩至極。

雙手微整衣衫,看了周圍那諸多儒家弟子再次匯聚《招賢令》下,這也算是儒家此次的妥協,否則,焉得玄清子這般收攏儒家英傑。

荀況師叔坐下的張蒼已然應下,不知道此次會有多少儒家弟子入秦。

邁步而動,走進那正禮之廳,先前之事生在儒家,於情於理,自己都要出面善後。而今,一天下大勢未顯,就已經有這般繁瑣之事,不知待諸夏大亂之時,又是一番什麼模樣?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