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米粉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六百六十六章 《魏風》,秦時小說家,偶米粉,大文學小說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否則,近日城中那《魏風》歌謠,當更加劇烈也。

坎坎伐檀兮,置之河之幹兮。

彼君子兮,不素餐兮!

坎坎伐輻兮,置之河之側兮。

彼君子兮,不素食兮!

坎坎伐輪兮,置之河之濱兮。

彼君子兮,不素飧兮!

早年間,便是有賢人留在大梁城,而魏王不用,以至於在他國受到重用,魏王又引以為憾,以刀砍伐檀木,之後確將其丟在河岸之邊,檀木之術可是良材,棄之不用,豈非蠢才也?

歌謠之意,淺顯易懂,如今隨著招賢館內的那些博士出入論談,傳遍整個大梁城,也是因為此,囂魏牟心中不忍,欲要請紀嫣然出山。

未有功成。

如今,無論如何,也得給整個大梁城內的博士們一個交代,否則,豈非是空樣子?對於大王的名聲,也不是一件好事。

“心儀者?”

“招賢館中的那些博士盡皆空談為上,以寡人來看,少有賢人,或是有,寡人暫未有覺,莫不大將軍有人選推薦?”

“說來聽聽!”

於招賢館的設立,一個月前魏王增就已經有些後悔了,那《魏風》歌謠自己在深宮之中,也有聽聞,實在是刁民不懂寡人之心。

繼位以來,魏王增決意中興,倒是也採納了列國所傳魏國霸權衰落之根由,一者是用人不當,雖然魏王增不是很願意認同,但此為天下公議,典籍之上,那些人也多有昏招。

其次便是權臣太重,以至於魏國朝堂之上,不能夠做出有效之決策,魏王決斷屢屢受阻,完全不像秦國那樣君王大權獨攬。

最近的一個例子,便是先王少子信陵君權勢過重,雖然整個諸夏諸國都在稱頌信陵君之功,但魏王增卻以為信陵君罪當誅殺。

盜竊兵符——死罪也!

擊殺大將晉鄙——死罪也!

未有魏王王書,擅自調令大軍救援趙國——更是死罪!

遍觀史書,有哪一位大王可以容忍,可是先王卻是令信陵君繼續當權領政,結果信陵君名聲之大,朝堂之上,只聽得信陵君之名,而沒有魏王之音。

終究,先王還是將信陵君罷黜!

基於信陵君的前例,魏王增以為,如今的魏國可以改,但是一切的前提是不能夠對魏王之力造成威脅,否則,那人便不是真正的賢才。

而招賢館的那些人卻和自己說道什麼——復初魏相權,復先王開府之制,用才毋疑,難道他們也想要成為下一個信陵君?

非魏王增能夠應允和忍受。

“哈哈,末將乃是一粗人,焉得能夠舉薦大才。”

“末將以為,若然繼續放任招賢館,怕是會令朝野上下生出別樣之音,故而,大王也該從其中選出良才,以此平息大梁異樣之音。”

舉薦大才以為相國之屬,這等事情可不是自己能夠插手的,囂魏牟鑑於信陵君的遭遇,倒是精明許多,朗朗一笑,大口飲下手中美酒,搖頭而嘆。

可,無論如何,也該有一個交代了。

“龍陽君以為如何?”

魏王增微微頷,防民之口甚於防川,這個道理自己還是懂的,若要興師問罪,怕是有違求賢之道。或許也該如囂魏牟所言,設立一個相國之人,安定民心。

但招賢館那些博士之音,自己又不喜,目光掃視,落在神容俊美的龍陽君身上,先王甚為寵愛之,也是有才華,自己也曾邀請他為相國,卻是被推辭了。

“選出一個相國之人,以明大王興盛大魏國之意。”

龍陽君拱手一禮,沉聲而道。

“即如此,擇日不如撞日。”

“若是寡人一人而觀,怕是不若我等三人一同觀之,今日前往招賢館,定要為朝堂選出一名相國來。”

正中魏王增心意,勃然大喜,從條案後起身,朗朗而談,也是,自己沒有必要非要選出一位真正的乾坤之才為相國,只要有人在那個位置上,也是一樣的。

於此,囂魏牟與龍陽君二人相視一眼,倒是應下。

未幾,三人喬裝成普通布衣之士,未有隨從加身,如同招賢館的一眾博士之人一般進入其內,漫步其內,聆聽諸人之言,以查其才學深淺。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