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米粉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一千零五十七章 分封郡縣,秦時小說家,偶米粉,大文學小說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天子只需要掌控諸侯之主,便可掌控諸夏!”

路枕浪不明白楚南公為何會有這般之問,同諸夏後續之謀,也沒有什麼關聯好像,但……還是緩緩而言。

“分治郡縣,則是將以前的諸侯國之地納入郡縣之名,所屬郡守由中樞派遣,其下的縣丞、縣令也是如此。”

“天子居中,直接掌控郡、縣之力,對諸夏掌控更進一步,郡守不得世襲,一任之後,又有一人接上。”

“區域之內,所掌權柄不同,諸侯國之主更大,郡縣之力更小,更加的歸於中樞。”

路枕浪繼續說著,一邊說著,腦海深處不住思忖南公此問內涵,推及秦國,若有所思,似是想到了什麼。

“春秋以來,諸國並起,如今的諸夏地域遠大周立國之時甚多。”

“秦國由一隅之地,穆公之時,西向開拓,並國數十,直至大河,而今,秦國又有河西兩郡,渭水以南郡縣直達數千裡。”

“楚國祖地乃是在洞庭湖畔,數百年來,南拓至江水,東拓至東海。”

“趙國自武靈王之時,國土北拓展千里,雲中胡人草原也納入其內。”

“燕國自昭王之時,東拓至遼東,乃至箕子朝鮮。”

“目下,秦國雖有郡縣,可核心之地,仍舊在關中、隴西,其餘關外、北地、渭水以南、舊韓、趙地遼闊數千裡。”

“且去歲趙地也並未全部劃分郡縣,不過新設立一個邯鄲郡罷了,你覺如何?”

楚南公遍數諸般,所語如今諸夏國土越三代不知幾何,若是治理,當有兩種策略可用,其一便是郡縣,其二便是封建邦國。

何況,秦國之內,也並非沒有封建邦國,變法以來得衛鞅在商於之地封地,還有後來的穰侯、文信候、應候等人,也都各自有封地。

“南公以為,秦王嬴政也在遲疑這兩種整治之策?”

路枕浪一語而通。

“非如此,舊韓之地與趙地早就劃分諸般郡縣了。”

“國土愈大,君王對其掌控則愈困難,果然如現行之秦國,只要掌控中原之地、關中之地、巴蜀之地,則足夠掌控諸夏。”

“而些許偏遠之地,派遣郡縣之人,太過於偏遠,來回之間,耗費頗多,若是秦王嬴政可採封建邦國,將王族子弟分封那裡。”

“則未必不是機會。”

封建邦國與分置郡縣各有優點,論及對於地方的直接掌控,自然郡縣更為上,論及對諸夏邊緣之地的掌控,則封建邦國為上。

不僅如此,分封的那些王族子弟,也都各自為王族之人,縱然以後生亂,也沒有什麼,終究是三代以來的宗法傳承罷了。

南公自覺,秦王嬴政考慮到了這一點。

“南公之意是說……百家可以此後存?”

在秦國所屬的郡縣之內,秦國的掃蕩之力極強,但在山東諸國之內,卻非如此,固然是山東諸國寬鬆。

更為重要一點,則是山東諸國採取的策略與秦國不同,世卿世祿,封地之地,縱然君主也難以插手,百家可安穩其內。

“未必不可。”

“說服秦王嬴政採納封建邦國,則百家還有相當的生機!”

南公輕輕一笑。

“這應該不容易吧。”

“閒暇之時,也聽鉅子說過,秦法之策,君王之權至高無上,《韓非子》內更是如此,果然封建邦國,則非分化秦王之權?”

盜蹠單手摸了摸腦袋,對於那些自己不太懂,可權勢這個東西還是明白的,屬於自己的東西,分出去,那可是很難。

如同自己去偷東西的時候,想讓那些富戶心甘情願的給自己,絕對不可能。

“舊韓之地,就算分置郡縣,果然如秦國之內的郡縣?”

“趙地之內,也是如此。”

“烽火連綿數百年,諸國之內的根基不是那麼容易打破的,強力推行,則阻力極大,緩緩推行,懷柔之法,則有相當大之機會。”

“燕國使者獻降,秦王接納,便是嬴政的懷柔之心昭彰!”

事情不是路枕浪身邊的這位墨家統領盜蹠所言之簡單,嬴政遲疑分置郡縣,也是考慮到那些舊地本身的力量。

強力,則那些地方阻力極大,秦法難以快推行。

懷柔,徐徐圖之,如同當初對待義渠國那般,數十年來,已然徹底掌控。

果然有才學之士說動嬴政,採納封建邦國之意,則百家還有足夠的迴旋之機,諸國也有足夠殘餘之力,可謀後路。

這是最壞的打算,這也是最壞打算之預備。

不欲要提前所謀,則……期時無可謀。

“……。”

“欲要說服秦王嬴政,須有得力親近之人,目下百家在咸陽的力量孱弱,難以如此,南公可有推薦。”

“果有所用墨家,必不推辭!”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我有一座群英殿

睦睦的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