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鋒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後記:願你出走半生,歸來仍是少年,願你道路漫長,王鋒,大文學小說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你好。在一個偏遠小鎮的旅館裡,沒趕上回家的晚班車,留了下來。

很簡陋的環境,門口操場上回蕩著齊豫的英文歌,突然就想到給你寫信。

讀過你在雜誌開篇寫的那些卷首語,關於時間、自由和生命,那些抽象、模糊的命題,很沉重。

平時熟悉的生活環境裡,沒有精力,也沒空去想那些費神的事,習慣性地用落拓、耍賴去對抗,去化解。可現在,它們在旅途中,在這個回不了家的晚上,突然向我襲來。四月的江南,植物的清香在空氣中浮動,這個陌生的、異鄉的夜喚醒了我。

不知道你此刻在幹什麼,不知道你工作壓力是否很大,無論如何,希望你快樂和自由。你做到了,你的那些文章才更有說服力。

杭州Leslie

收到過這樣一封讀者來信。

千里之外的偏遠小鎮,旅館操場上盪漾的歌聲,還有南方小鎮新鮮的草香……讓一個未曾謀面的人在那麼遙遠的地方突然想起,是做雜誌以來最溫暖的時刻之一。

2003年年底,到時尚集團做《男士健康》,被告知需要在每期雜誌最開頭的位置寫一篇“開門立意,統領全域性”的文章,在報紙裡,叫頭版社論,新聞教科書裡稱之為“一張報紙的臉面”,雜誌成卷,就是卷首語了。從《男士健康》,到《時尚先生》,再到《智族GQ》,給雜誌寫卷首語的職業書寫一路下來,十餘年,這張“臉”也由嫩到老,隨流年輾轉,不再年輕。

這本書,主要輯納我在《智族GQ》七年間所寫的卷首語。重新翻看、歸攏這些文章的時候,GQ七年的旅程也歷歷在目。

《智族GQ》是一本國際版權合作雜誌,人們常將其簡稱為GQ。GQ裡的G是英文單詞Gentlemen的縮寫。這個源於中世紀歐洲的詞脫胎於“騎士精神”,往往標指那些有型有款、彬彬謙和、博聞強識、寬宏得體的男士。在歐美風尚中注入東方想象、融進中國文化氣質,是這本中文雜誌必須完成的一個功課。

卷首是門簾,是吆喝,是雜誌腔調和氣質的定星盤。它的視野和格局,直接延伸,影響到一本雜誌的品格和肌理。寫什麼,怎麼寫,很多時候有一定的表演性。當然,即使是表演,也會攜帶寫作者的個人風格和意趣。

就像杭州讀者Leslie所言,“關於時間、自由和生命,那些抽象、模糊的命題”,是《智族GQ》卷首語的母題之一。人生進入中年,已經不容易被一些具體事物所困,世事亂象,日漸明晰,很多人很多事,高與低、成與敗、榮與辱,基本都能做到進退有據。但是時間、生死、本原與自我,這樣一些原先無力思考、無暇顧及的問題,越來越多地浮上心頭。

羅蘭巴特說:“有些詞語不是用來說,是用來住的,就像住在一座城市。”這些語詞的城市,既有宏闊蔓延的輪廓,也有精細入微的紋理,像一個巨大的迷宮,足以耗費我們所有情感和心血。慢慢地摸索、穿越,並寫下它們,白紙黑字,讓每個詞、每個句子都飽含我們的由來和去途,映襯我們微不足道的歷史,這是件迷人的事。

一本可以輕鬆閱讀的時尚雜誌必須談這些嗎?不必須。但是一本雜誌,你把它當雜誌它就是雜誌,你把它當一個生命體,它就是人生。

一直有人問,你的卷首文章為什麼從來不問時事,不就具體社會問題爭辯和講道理?道理和是非都是相對和暫時的。這個年代荒誕靈異亂象頻出,從中得出一些漂亮的概括很容易,可源於資訊的不對稱,或角色、智識、性格及利益的不對等或侷限,如果深究,那些言之鑿鑿自以為是的結論大多站不住腳。我尊重每一個發出自己聲音的人,在這個言論凋敝的時代,這樣的聲音不是太多而是遠遠不夠,但這樣的議論,90%不說不聽也無妨,對你認知這個世界沒有根本的影響。

我只信奉一些儘可能長遠的東西,如美、自由、善意、人性的慾望和幽暗;身體與性、物質和時間、科技的快和人心的慢;巨川長河、風霜雨雪、四時花草對人的滋養……我寫下它們,告訴你我眼中的世界,告訴你我的在意和珍惜,這就是我覺得生活應有的樣子。

人無是非,只論清濁。每個人守著自己的系統,肯定自己,承認或無視他人,這樣就好。

寫這篇文章的時候,我必須面對一個巨大的窘況:作為一種紙媒體,雜誌的命運像夏天的黃昏,黑夜在慢慢降臨。行業裡幾乎每天都有人衝出重圍,慨然創業。我像一個打掃戰場的老兵,在遍佈四周的涼霧裡,目送隊伍遠去,這是七年前雜誌創刊時絕沒有想到的境況。

可我內心一點兒也不憂傷。《智族GQ》有幸,趕上了中國雜誌業最蓬勃發展的十年。接受這個行業的衰落,與當年跟隨它一起成長一樣,都是我們生命中讓人懷想的旅程。

前些日子,一個編輯向我遞交辭呈,準備創業。辭職信寫得位元稿還長。他在《智族GQ》工作六年,是最優秀的編輯之一。六年前剛到雜誌社的時候,還是一個滿臉青春痘的大學生,六年的時間,“雜誌工作讓我變了一個人,改變了我對世界和自己身體的認識,讓我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自信和開闊”。

我不能說只有《智族GQ》才能幫助他完成這樣的成長,但一本好雜誌,擁有純良的品性和價值觀,對一個年輕人格的塑造確實大有裨益。最後有句話很打動我:“我的決定,並不取決於想擁有一份更好的工作,而取決於我希望成為怎樣的人。”

這是我最欣賞的品質。人是衡量萬物的尺度,是我們任何行為的出發點和歸宿。從最早的實習、校對、跟版,到編輯小文章、版塊,寫報道,做專題,再到嘗試數字平臺產品、帶領小團隊、接觸管理、規劃新媒體格局……很榮幸GQ幫助這個編輯完成了職業生涯的初期成長。在他離開的時候,我看到一些變化和結果,不是所謂成功,而是思想和人格的初現——在我看來,這比把一個公司做上市更重要。擁有過這樣優秀的年輕人,我怎麼會憂傷?

私下揣度,現在的創業公司,更有可能培養出人的狼性,培養出叢林競爭的勝利者,再難有類似雜誌社這樣屬性的社會單元,給人以從容均衡、自由發展的機會了。

雜誌到底是一種什麼樣的存在?在紙質雜誌時代行將結束的時候,我們可以坦然大方地清理一下它的遺產。它沒有報紙,網路那樣新鮮和速朽,也不像書籍那樣艱深沉重,它是對生活全面、均衡、淺嘗輒止的觀察和考量。在《把物質性和精神性統一在人性之下》裡,我簡單涉及過這個話題:智識、情懷、懂得美和慾望、強烈的精神性、體面的物質感、更完整的世界觀——雜誌培養不出這樣深刻極端的人——“不偏不倚,無過不及”,它是媒體裡面的“中庸主義”者。

在現代社會,這是一份難得的性情遺產。網際網路時代,紙質雜誌的內容構成和生產方式已然衰落,但雜誌這個概念,及其存在方式,會不會鳳凰涅槃,重獲新生?

和報紙、書籍、網路媒體相比較,雜誌是最強調價值觀和品牌理念的媒體。這種熔鑄在產品血液裡的基因,與網際網路和商業結合,也許能激發出強大的生產力。

我們已經告別了單媒體時代,雜誌不再,但它的物品構成、資訊組織方式、製作標準依然存在。與網際網路結合,雜誌很可能由平面印刷媒體,走向雜物、雜器、雜體、雜商,以叢集方式更深刻地影響我們的生活,現在不是已經有實體、電商、印刷一體,以“立體雜誌”為標榜的新概念了嗎?而它的建立者,正是以往的雜誌從業者——他們對社會現實有敏銳的洞悉和認知,生產過品質優異的文字和圖片,嚴謹苛刻地對待每一根線條和色彩,頑強固執地表達自己的思想和理念。作為一種標準,這樣的品行會延伸到他們生產的服裝、食品、書店、影片、農產品和任何他們可能進入的行業。名堂,世相,一刻,春播,一條,農匠……這些初露端倪的網際網路生活方式品牌,其核心力量和理念,都是雜誌下的蛋。雜誌不再,但雜誌的理念、標準和人力資源尚在,我們確實不應該憂傷。

雜誌的起落,是這個時代的一個隱喻。它既準確有力、簡單有效地構建這個時代的模樣,又模糊曖昧,讓你體會到沒告訴你的更多,它是引導我們認識這個世界的橋樑,但不是世界本身。世界本身更加遼闊。

六七年前,我辦公室來了一個小朋友。他來自山西太原,剛剛高中畢業,把《論語》翻成英文,他說看了兩年我在《時尚先生》寫的卷首語,“影響了我的人生方向”(請原諒這個直接引語),為此高中畢業決定來北京讀書,考到中國人民大學。

讀了兩年,又去英國倫敦讀帝國理工,先是讀工程,不喜歡,我建議他轉到金融。兩年前畢業,回國到國家開發銀行。上個月告訴我,他已經離開國開行,報名到四川郫縣某個鄉村做志願者,幫助當地農村開發農業專案……

去年底我們吃過一次飯,他跟我講到在國開行的苦惱。同事都是受過很好教育,有家庭背景的孩子,競爭太激烈。我對他說,不要急於加入競爭,競爭難免讓你將自己放置於和他人的對比之中,影響自我評定。競爭的標準一定是主流價值體系,如果被其捆綁,受其左右,就會影響你的價值觀,應該自覺與主流體系保持理性的距離,在一個更長遠和開闊的座標系裡選擇自己的道路,這才是自我和自由。

這幾年,我感覺自己在一根確定的時間軸上延續,年輕的他已經開始在滿世界展開他的人生。我們的交往開始於一篇卷首語,這是不錯的緣分。“如果我是神,我希望把青春安排在生命的最後”,《銀狐》裡為什麼有這麼一句驚天地泣鬼神的臺詞呢?也是道出了多少中年如我人生的不甘吧。

原先以為,才華是一個門檻兒;後來懂事點兒,覺得勤奮是一個門檻兒;再往後,當知道自己既沒才華,也不夠勤奮的時候,發現時間也是一個門檻兒,一件事,你堅守了足夠長的時間,總會有所得。這種所得,不在於名利,不在於你到底做出了多大的事,而在於你知道自己所成就的,也知道了自己的本分和侷限。“知止而後有定”,這種安定的心,何嘗不是一個重要的所得?

現實的、我們正經歷著的人生,有時候並不真實,並不代表生命的全部,再轟轟烈烈的劇情,可能也只是表層和碎片。生活在當下的我們,無法掌握事物更全面的關係、更深遠的牽連和蘊藏,我們只能在事情過去以後,在遠距離的觀望中搭橋建梁,找到事物間隱秘的因果和機緣。直到那個時候,真正的生命才以更豐盛、更深沉的方式顯現出來——就是喬布斯說的:“你無法預知未來的點滴,只能在回顧過往時串起過去的蛛絲馬跡,所以你要相信,在未來,你所經歷的點點滴滴都會以某種形式串聯起來。”

時間是一個巨大的滑坡,墜落是每個人的宿命。人到一定歲數很容易世故,因為已經沒有足夠的思想力量反省自身,只能在衰老儒弱之中,靠一些技巧和策略來支撐餘生。我尊重那些身體滑落內心升騰的人。

物來則應,過去不留,一本書的作用就是關閉過去。人生至此,對我不薄,我們可以安靜守候,守候平庸日常的生活,直到萃取一份明亮的精華,看到它閃亮的那一刻,起身、點火、搖晃、蒸發,最後捧出我們想要的晶體——

“願你出走半生,歸來仍是少年。”

這是歲月多麼美好的禮物。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都市小說相關閱讀More+

吃飽了嗎

Jilly

士兵向前衝

九孔

論習慣對顏值的影響

細品

渣了前男友後我翻車了

溫瑜寬

總裁大人,又又又吻我了(奈何老公太寵我)

碧玉蕭

大明星的貼身高手

小呆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