祥子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終南山書院,把日子過成詩,祥子,大文學小說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走進這家位於海拔1000多米處的深山私塾時,首先映入眼簾的是滿眼的綠,這座利用曾經廢棄的山中小學改建成的書院,坐落在山坳間,放眼望去它的前後都是山的翠綠,細細聽可以聽到私塾旁嘩嘩而過的溪流聲。

書院的建立人白老師曾經在廣告傳媒行業工作,並一直喜歡學習傳統文化。2008年他的女兒出生,出於對女兒教育的展望,他看到很多孩子在教育方面的問題,對現行的教育體制產生了諸多質疑。所以,他一直在思索女兒將來的教育之路該怎麼走。

在女兒三個月的時候,他去了湖南、武漢、安徽等多地的國學教育的研習營,拜訪了最早做讀經教育的那批前輩,考察學習傳統文化教育,包括教學理念、教學方法、教學策略。經過持久廣泛的學習,白老師取得了極大的提升,辦學的念頭日益堅定。

2010年,他終於在終南深山裡找到了這個閒置了近十年之久的舊學校。這裡開始只有空房子,沒水沒電,院子裡一片荒草,白老師親手進行裝修、改造和完善,慢慢地廚房菜園活動場所一應俱全。

2010年,他帶著自己的外甥和朋友的孩子,一共三個孩子進山了。白老師放下了山下的生意,他的愛人侯老師還在市裡。大概持續了兩三年後,他愛人也進山了。

2012年開始,孩子也越來越多,在書院生活學習的孩子達到了十個左右,年齡在四五歲到十六七歲之間。侯老師說孩子們每天的吃喝都需要開銷,所以書院也不可能做到完全的公益,對每個把孩子送來的家庭都會收取一定的學費,每年下來書院的收支是持平狀態,沒有贏利空間,但是對於他們來說山上的生活帶來的是精神上的富足。

曾經,白老師和侯老師做生意做得很成功,也都過過奢華的生活,物質上的享受對他們來說早已毫無吸引力,他們更願意安住在這大山裡,在淡泊的日子裡做一些對生命更有意義的事。

因為我自己也是傳統文化的愛好者,與白老師、侯老師相識後,我便在空閒時偶爾去書院小住與學習。

深山裡的氣溫要比山腳下低一些,如果是冬季得比山下多裹一件羽絨服,即便是在夏季,一早一晚也得多披一件厚外套。在書院小住的清晨,我每天從輕盈的手鼓聲和孩子們琅琅的誦讀聲中醒來,這時的天剛矇矇亮。伴著誦讀聲,我起床洗漱整理。

他們誦的是《道德經》,為了給孩子們增加誦經的輕鬆度和節奏感,侯老師坐在校園中間一手拍動手鼓,一手撫書與孩子們一起誦讀,孩子們排成隊沿著校園四周邊走邊誦。說來也奇怪,有了手鼓做配音,讀起經來我一點兒也不覺得枯燥,感覺變得生動多了,也更加容易專注起來。

一個小時的誦經課結束,白老師便帶孩子們出發到山坳間的一處草甸裡練功,練的是五步拳和站樁。高山上的陽光尤其明亮,草甸是山坳間的一處平地,地上開滿了紫色的小野花,站在這裡仰望天空,我被一種溫暖的極具穿透力的氣場籠罩著。

上午九點是早餐時間。書院的老師和孩子們一直堅持素食,且一日兩餐。我好奇在城市裡人們都習慣了一日三餐,在山裡長期一日兩餐對孩子們來說習慣嗎?侯老師說自古以來中國古人都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一日兩餐從中醫角度講是最合乎養生之道的。來這裡的孩子都是佛教家庭的孩子,他們與書院有著共同的信仰,平常生活中父母都很注意培養孩子對生命的愛護和珍惜,所以常年素食對孩子們來說也都沒有任何問題。

早餐過後,又一個小時的誦經課,這次背誦的是《黃帝內經》。然後開始中醫實踐課。

每一個穴位如何尋找、有何作用、如何扎針,侯老師都會一一說明,再由孩子們親手實踐。

中午有一個小時的午休時間,午休過後,侯老師和廚房阿姨為孩子們準備了烤饃片,還有侯老師親自做的酸奶,酸奶是用學校養的羊擠的奶做的。這就是老師和孩子們中午的茶點了。

下午一點半,開始了吟誦課。在侯老師的帶領下,一首首古詩詞被孩子們以吟誦的方式念出來。

音量的大小和發聲長短抑揚頓挫地變換著。古老的詩歌從這些聲線純淨略顯稚嫩的聲音中變換出不同的情意和氣韻來,那麼悠遠寧靜與靈動,那一刻,我似乎隨著這聲音隔著時空與詩詞的作者對話一般,感動得無以言說。

吟誦課結束後是書法課。每個孩子的練習進度不同,所以他們練習的內容也是不同的。練習書法的六個步驟是畫線、雙溝、描摹、臨帖、背帖和創作。其中的每一個步驟都要經歷很長時間的練習,練習到位後才可以進行下一步,僅畫線這一個簡單的步驟每個孩子都要畫兩三個月之久。

年紀偏小來書院不久的孩子在紙上畫橫線,而在書院待了五年的14歲的德樂已經在臨帖了。

下午四點到五點是勞作課。每天的撿柴火、放羊、種菜和給菜澆水,便在勞作課上完成。撿柴的過程中,一些孩子會把自己撿到的好看的松果收集起來,記得小時候我也喜歡收藏大自然裡的花花草草,把它們夾在書本里做成標本或放在房間裡做點綴,小孩子對大自然的愛是相通的。而擠羊奶的任務由書院裡最大的孩子嘉衡完成,初夏的終南山是櫻桃成熟的季節,學校旁的一棵櫻桃樹是最受孩子們歡迎的,身手好的則直接爬上去採摘。

下午五點半,晚餐時間到了,大家排隊打飯,然後坐在桌子旁待所有老師和同學都坐下後,開始餐前誦經感恩。餐前的感恩詩是白老師寫的:

求學終南山,當念父母難。

粒粒盤中餐,聲聲聖人喚。

感恩國親師,拜謝眾有緣。

誓稱賢者願,無愧天地間。

現在的孩子普遍不知道感恩,不知道一粥一飯來之不易。對天地萬物、對父母沒有感恩之心,他們習慣了飯來張口衣來伸手,而書院裡的孩子們不管何時吃飯,總是吃得乾乾淨淨,碗底不會遺落殘渣,即便掉在桌子上的米粒也都會夾起來吃掉,用過的餐具也會自己清洗後放回原位。我想這與孩子們自己親手撿燒飯用的柴並親自種菜有關。

這一點我也深有體會:在開始山居生活以前,我也時常浪費食物,經常碗底剩一些飯菜吃不完,倒掉也覺得理所當然,而在山居生活中吃著自己親手種的菜,糧食是自己經歷辛苦運來,吃的水是自己每趟來回半個小時去村子裡拎來,這樣的生活不到一週的時間我以前浪費食物的壞毛病就徹底不治而愈了。連我媽來到終南山時都驚奇於我的變化之快。

這裡的學科沒有數學物理等理工學科,我問侯老師:“這樣在孩子們的成長中會有缺失嗎?”

侯老師說:“不會的,因為我們每天學習的《黃帝內經》裡很多都涉及數學,況且術業有專攻,孩子們是立志學醫。在談及將來孩子們與社會的對接問題時,侯老師說書院以培養中醫為主。在書院打基礎,三年學經絡,三年學經方,三年參與師承班,學醫之路漫長且深入。好在中醫的學習也是實踐的學習,學的過程就在運用,學的過程就體驗到快樂。未來孩子們將成為一名名中醫師或艾灸師等健康領域的職業人。最重要的是,孩子們的父母不願看到孩子們在應試教育下失去童年本來應有的模樣,在書院的學習生活雖是一條非主流的道路,卻最大可能地給予了孩子們最大的發展空間和本性保留。”

我問德樂:“現在你年紀這麼小,你確定自己將來長大後依然想做一名中醫嗎?”德樂微微笑道:“是的,我確定。”她清晰的願力和志向讓我感到震驚。

在當下社會多少人沒有志向,不瞭解自己的內心,找不到人生的方向,於混混沌沌中虛耗年月。或許看似目前孩子們的生活與大環境脫節,但我相信這些年書院的生活會在他們內心深深地埋下一顆智慧的、堅忍的種子,這顆種子在書院的呵護下得以紮根成長,在將來出山後的入世生活裡,那顆種子將照亮他們未來人生的每一步。

在山上學習生活多少有些清苦、寂寥,一般人是待不住的,能用心學習又能安住于山上,這些孩子們都透過了考驗,也真是不容易,我第一次從內心深處對一群孩子升起敬意來。

正如白老師所說:教育歸根結底就是持續不斷地提升一個人的能量,能量的高低決定這個人的生命力和影響力。

書院經常帶孩子到大自然裡去,在大自然裡才能感受到壯美山河無盡的魅力,智者樂水仁者樂山,在大美山水之間才能培養出智仁勇三全的人,這是孔子當時教育的最高境界。脫離天地自然每天侷限於圍牆式的教室,只會限制孩子們心性的發展。在天地自然中可養浩然正氣,吸收天地精華,吸收天地之能量,書院裡的孩子們無疑是幸運的。

在有的家長和孩子削尖了腦袋往名牌大學裡衝時,書院的老師、家長與孩子們卻選擇了這樣一條少有人走的路,我是發自內心地理解他們的,雖然我們各自的形式不同,但其實我們走在相同的道路上:生命應探尋的不只是物質世界,它更是一場內在成長與精神迴歸之旅,在五味雜陳的塵世間不隨波逐流,永葆一顆赤子之心,追隨內心,讓自己的生命綻放出更多的美好與詩意來,如此,便不辜負生命了。

<img src="/uploads/allimg/200411/1-200411105225216.jpg"/>

練習書法是書院孩子們每天的必修課。

<img src="/uploads/allimg/200411/1-200411105225632.jpg"/>

樹上的櫻桃紅了。你來摘,我來接,書院是互幫互愛的小家庭。

<img src="/uploads/allimg/200411/1-2004111052253R.jpg"/>

用手鼓的鼓點配合誦經學習,每一位學生都積極的參與其中。

<img src="/uploads/allimg/200411/1-2004111052263F.jpg"/>

每天清晨,白老師都會帶領孩子們練習站樁,吸收天地能量。

<img src="/uploads/allimg/200411/1-200411105226264.jpg"/>

<img src="/uploads/allimg/200411/1-20041110522E23.jpg"/>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都市小說相關閱讀More+

神級特工系統

青山桃谷

手拿甜文女主劇本

多梨

在友情綜藝裡對朋友“一見鍾情”

墨兔兒

一等婚事

之盈

鴻蒙仙緣[穿書]

看泉聽風

【穿書】師尊他總想對我圖謀不軌

九世浮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