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淑敏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和父母的期望為了雪山的莊嚴,在雪原與星空之間,畢淑敏,大文學小說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人們常常問我:你發表處女作是哪一年?我說,是l987年,那一年我已經三十五週歲了。人們就“啊”了一聲,不再說什麼,但表情裡含了疑惑:早些年你幹嗎去了?

在寫作以前,我在遙遠的西藏當兵,學的是醫務。我在白衣戰士的那條戰線上,當到了內科主治醫師的位置。假如不是改了行,就當到了副主任,您現在到醫院看我的門診,就要掛三塊錢一個的號1了。

一個女人,更具體地說,是一個醫術很好頗有人緣的女大夫,在已過了“而立之年”的沉穩日子裡,為什麼要棄醫從文,拿起生疏的文學之筆開始艱難的跋涉?

在許多孤寂寫作的深夜,我對著蒼天自問。

我不知道。

但是我感到一個蒼涼而喑啞的聲音,在寒冷的西部呼喚我。

你既然來到了這裡,你就要讓世人知道這裡。

他說。帶著無上的權威。

我沒有辦法抗拒。你可以違背一個人的意志,但是你不能違背一座雪山。

這就是崑崙山啊。我們民族最偉大的峰巒。

不管文化古籍裡怎樣考證,說傳說中的崑崙山是現如今的什麼什麼山,我總認為它不是一座具體的山,而是一個象徵。想想那時候,交通工具多麼不便,又沒有精確的地圖,指南針還沒有發明出來。古人絕不可能把山與山的分野搞得條塊分明。他們只有對著西部廣袤的隆起興嘆,在落日輝煌的餘暉裡,勾勒雲靄中浮動著鬼斧神工的宮殿……於是他們把無數神奇的傳說附麗其上,敷衍出最雄偉的想象。那裡有九條尾巴的天神把守的天宮,那裡有直插雲霄的天稻,每一粒穀子都是雞蛋大的玉石……

無獨有偶。在印度遼闊的恆河平原上,更為優雅的神話野火般流傳。赤足的人們向西眺望,看到皚皚的冰峰劈裂雲霄。他們認為有超凡入聖的法力統治其上,於是說那裡是佛祖居住的地方……

兩大古老種族神秘的目光交會於此——這就是地球上最高聳的原野——藏北高原。

當我十六歲的時候,離開北京,穿上軍裝。火車不斷地向西向西,到了新疆的烏魯木齊。又換上汽車向西向西。在茫茫戈壁上奔跑了六天以後,到達南疆重鎮喀什。這一次汽車不是向地面上的哪個方向行駛了,而是向“天上”爬去。又經歷了六天無與倫比的顛簸,我作為藏北某部隊第一批五個女兵當中的一員,到達了共和國這塊最高的土地。

這塊土地是喜馬拉雅山、岡底斯山和喀喇崑崙山聚合的地方,平均高度在海拔五千米以上,它有一個奇怪的名字,叫作“阿里”。

沒有人知道“阿里”是什麼意思。我曾經問過博學的藏學家,也沒能給一個明晰的回答,只是說這個詞語可能屬於一個早已消亡了的語系。於是我就沿用了一個我在阿里蒐集到的民間傳說:阿里的意思是“我的”。

“我的”什麼呢?我的高原?我的山川?我的犛牛和我的鹽巴?我的清澈的湖泊和險惡的風暴?不知道。人類的遠祖用我們不懂的語言,為我們留下了一道永恆的謎。也許在先民們眼中,所有的一切都是有靈性的,他們都在呼喊著“我的”。

我小的時候,學習很好。語文好,數學也好。語文老師說我以後可以當個記者,數學老師則說我以後可以上清華大學,成為一個女數學家。我回到家裡,很高興地把這些話學給媽媽。沒想到,她訓斥我說,這都是老師逗你玩的,你不要相信別人說你如何好的話。

我挺傷心的,從此對別人的誇獎總是半信半疑。我不知這習慣到底好不好,但它使我在榮譽面前天生地鎮靜起來。比如我的作文被老師批過“5+”的分數,但是小小的我絲毫不驕傲,因為我知道那是她逗我玩的。

我小學畢業後考進了北京外國語學院附屬學校。據說是很難考的,錄取率只有幾百分之一,而且女生錄取得很少,只及總數的四分之一。在我這個年紀的北京人,都會記得當時每年一度的北京外語學校招生,是怎樣地驚動京城。

我考上了,媽媽難得地高興了一回。但是我已經養成了寵辱不驚的脾氣,並沒有特別地興奮。

在外語學校讀書的時候,我的成績依然很好。我現在還儲存著一張當時的成績單,所有的科目平時都是5分,期末考試都是“優”。我後來在軍隊院校軍醫專業學習的時候,每次考試也都是第一。由於一貫的優異,使我在內心深處看不起在校學習這件事。你想啊,上邊有老師喋喋不休在講,周圍有同學可研討,你什麼事都沒有,一門心思學那點前人遺下的知識,你要是還學不好,不是太說不過去了嗎?

我在外語學校最大的收穫,是見了一個比較大的世面,讀了不少的書。退回去三十多年,許多社會名流的孩子已經在“反帝反修”的同時,孜孜不倦地開始學習外語。我們這所學校幹部子女的密集程度,大概超過了京城的任何一所學校。我的父親是軍隊的一位正師級幹部,但相比之下,我只能算作平民子弟。由於我優異的學習成績,使我保持了一種有尊嚴的生活態度。我得以近距離地觀察到真正的“貴族”氣派,看到它的華貴,也看到它的羸弱。

讀了許多課外書,則得益於“文化大革命”的停課。我們學校裡有一個很大的圖書館,平日裡我們是沒有機會讀小說的。功課壓得非常緊,老師原本要求我們夜裡說夢話都用外語的。現在一停課,大松心了,快活無比。只是圖書館裡的書可不是無償看的,看一本,要寫出一篇批判文章。

剛開始大夥覺得這個交易做得來,不就是看完之後胡亂照著報紙抄點革命詞語就能交差了嗎?於是大家都去借,並相約看完了自己的那本以後,彼此交換。這樣各人寫一篇批判稿,就可以看幾本好小說,不是太合算了嗎?

但實踐的結果並不美妙。很多人書看了,但批判稿久久寫不出來,時間長了,就失去了繼續借書的資格。我也不願意寫大批判文章,你想啊,都是世界名著,看的時候,對大師們佩服得五體投地,書皮一合上,就要批判他們,這是一件多麼殘酷的事情!但管圖書館的小個子老師很嚴厲,交不了稿,你就不要想從她的手裡再借出一張紙。為了閱讀大師們的作品,我只有硬起頭皮來批判大師們。

道理雖說明白了,但寫的時候,心痛如絞。我終於想出了一個兩全其美的辦法。比如看完《復活》,我就在紙上寫:以下部分暴露出列夫·托爾斯泰的資產階級人道主義傾向……然後我開始大段地抄錄老托爾斯泰的原文,抄得很仔細,連一個標點都不錯過……

還書的時候心情好忐忑,生怕小個子老師看出什麼。沒想到,她連連表揚我的認真,原來她是隻看標題,看字跡是否整齊,看篇幅的長短,並不在意你寫的是什麼。

只有我一個人堅持借書寫批判稿了,同屋的同學開始央求我,要我看完了書暫不要還,讓大家都傳著看一看。我當然不能拒絕,只是有的人看得很慢,已經過了好多天了,你問她看完了沒有,她還說沒完。知道書看到半截被人奪走的苦處,我不好意思催,只得耐心地等。但看慣了書的人,就像大煙癮,是很難忍得住的。我就在下次借書的時候想辦法——連借帶偷。圖書館的小老師對我已是十分地信任了,每次我來借書,她不跟著,讓我自己在書架裡挑。

我們的圖書館是一座建立於本世紀初2的西式樓房,窗戶很高很小,像舊時的教堂。加上書架遮擋了大部分的陽光,走道幽暗深邃。這真是一個作案的好場所。我在書架裡轉啊轉,看到一本好書,就夾在胳肢窩的衣服裡……這樣幾圈下來,雙臂就像機械的木偶,動也不敢動了。最後僵硬地走到老師跟前,只把手裡抱著的書登記。

這樣我看好幾本書,只需寫一本書的大批判稿,不但減輕了手的負擔,加快了看書的速度,更重要的是減輕了心靈的負擔。

但還書的時候,氣氛挺嚇人的。借的時候,只圖一時快活,完全忘記是從哪個犄角旮旯掏出來的書,可還的時候一定要歸位。小老師是很認真的,一旦她發現大量的圖書放錯了地方,懷疑到我身上,我的秘密書庫就會被徹底摧毀了,損失不堪設想。我謹慎地控制著偷書的數量,嚴格地完璧歸趙。每次還書時候,都恐懼萬分。身上夾帶著好幾本書,像個沉重的孕婦,還要等著小老師驗收批判文章,心中狂跳不止。待老師那裡過了關,急急鑽進書架的峽谷,拼命回想上次取書的位置,冷汗涔涔。好不容易放了回去,剛輕鬆了一秒鐘,又貪婪地開始了新一輪的夾帶……

同學們坐享其成,卻全然不體諒我的苦衷,輪到我要還書了,她們就耍賴,說還沒看完呢。我說,那你們也得給我一個時間,你們不能老這麼耽誤我呀。她們就說,要不這樣吧,書你現在就可以拿走,但是你得把書中的故事講給我們聽。

於是,在“文化大革命”最激烈的年代,在北京城內一所古老的校舍裡,每逢夜深人靜,在一間住著八個女孩的房間裡,就會傳出娓娓的話語,中外文學大師的智慧,像月光清冷地籠罩著我們,伴我們走進悠遠的夢鄉。

為了給同學們講得不露破綻,我讀原著的時候就格外地認真。幾十年過去了,我的一位現已在美國定居的朋友,說她至今記著我給她講過的《笑面人》,而且拒絕看雨果的原著。她說,畢淑敏在那個夏夜所講的《笑面人》是世界上最好的《笑面人》,我從來沒有聽過比這再好的故事了。

我對這個評價淡然一笑。我知道,這是她在懷念自己的少年時代。

我從北京來到西藏的阿里當兵,嚴酷的自然環境將我震撼。所有的日子都充滿嚴寒,綠色已成為遙遠而模糊的記憶。

吃的是脫水菜,像紙片一樣乾燥的洋蔥皮,在雪水的浸泡下,膨脹成赭色的漿團。炒或熬以後,一種辛辣而令人懊惱的氣味充斥軍營。即使在日曆上最炎熱的夏季,你也絕不可以脫下棉衣,否則夜裡所有的關節就會嘎嘎作響。

由於缺乏維生素,我的嘴唇像兔子一樣裂開了,講話的時候就會有紅紅的血珠掉下來。這是很不雅的事情,我就去問老醫生怎樣才能治好嘴唇?醫生想了半天說,你要大量地吃維生素。我說吃啦,每天都吃一大把,足足有二十多片呢!可我的嘴唇為什麼還是長不攏?醫生說那就是你說話太多了,緊緊地閉一個星期嘴巴,你的嘴唇就長好了。我說,那可不行,我是衛生員的班長,就算跟夥伴可以不說話,跟病人也是要講話的……老醫生表示愛莫能助。

後來我的嘴唇還是我自己給治好的。夜裡睡覺的時候,用膠布把自己的嘴巴粘起來,強迫裂開的口子靠在一起。白天撕開照常講話。堅持了一段時間,後來就好了。

由於缺氧,我的指甲猛烈地凹陷下去,像一個攪拌咖啡的小勺。年輕的女孩就是愛鬥嘴,有一天,女衛生員爭論起來誰的指甲凹得最厲害,最後決定用注射器針頭往指甲坑裡注水,一滴滴往下灌,水的滴數多而不流者為勝。記得我得了第一。好像是貯藏了十幾滴水吧,凝聚得圓圓的,像一顆巨大的露珠,乖乖地趴在我的指甲上。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都市小說相關閱讀More+

師弟,下山禍害女神師姐去吧

西米果

戰神奶爸

燕子文

炮灰女配苟成了女主

發條瓶子

不可思議的明星路

so魚

全球震驚,你管這叫貧困生?

迦南美娣

恰似暖陽醉星辰

蝸牛小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