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子許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四十七章 圍爐聚炊歡呼處,天唐錦繡,公子許,大文學小說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一陣淡淡的香氣如蘭似麝,直鑽入房俊鼻子,差點把他燻得暈了菜,忙定定神,說道:“不信?待會兒吃的時候,千萬別咬了舌頭!”

李玉瓏嬌憨的伸了伸嫩紅的小舌尖:“真有那麼好吃?”

房俊傲然道:“絕對好吃!”

李玉瓏便點點頭:“那我就等著了,還是我二哥聰明,晚飯沒吃就跑來說是要蹭飯,你說他鼻子怎麼就那麼好使呢?”

房俊擠眉弄眼的逗弄小美眉:“你還不知道哇?你二哥屬狗的……”

李思文站在門口,絕不踏進廚房一步,聞言頓時不滿,嚷嚷道:“房二你夠了啊,拿我做筏子?當心我揍你!”

不知怎麼的,看著自家妹子往房俊跟前湊,李思文心裡就一陣陣的不得勁兒。

有點嫉妒,有點吃味,也有點焦躁……

妹子可是許了人家的!未來妹夫可是杜家的嫡出少爺!這要是鬧出點什麼緋聞,那還得了?

不過隨即就搖搖頭,暗道自己多心了。

若是換了別人,自己有此擔憂還算靠譜,但是房二是誰?整個長安城都知道這傢伙不愛紅粉愛武裝,人家去青樓是喝花酒,他去青樓是專門打架……

就這麼一個夯貨,懂得甚男女之情?

或許也只是覺得瓏兒妹子可愛,願意親近罷了。

心裡正嘀咕呢,忽聞身後正門處腳步聲響,一人高聲說道:“吳王殿下會同xf縣令岑大人,前來房府拜訪。”

廚房裡的房俊一聽,趕緊在一旁的水盆淨了手,用毛巾胡亂擦了,走出廚房。

他倒不是被來者的名頭嚇到,便是李二陛下來了,又有甚好怕的?

他是被“吳王殿下”的名號勾起了興趣。

為啥?

熟悉貞觀歷史的人,或者對於大唐初期歷史感興趣的都知道,唐初有一位被史官稱為“海內冤之”之人,便是李二陛下的三子,吳王李恪!

李二陛下有十四個兒子,其中最出色的,既不是聰慧機敏敢於決斷的長子李承乾,不是文采出眾寫得一手好文章的四子李泰,也不是驍勇異常的八子李貞和為官清廉的十子李慎,當然,更不會是膽小懦弱的九子李治,而是三子李恪。

李恪不僅精於騎射,頗通文史,而且“名望素高,為物情所向”,說白了,就是文武雙全,聲望很高,很有個人魅力。面對這樣一個兒子,太宗怎麼能夠不欣賞不喜愛?他曾經不止一次當著眾大臣的面讚揚李恪“英果類我”。

可便是這麼一位出類拔萃的皇子,最後的結局卻是蒙冤受辱,死於宮廷內鬥。

李恪死時,震動朝野,史書上說:“海內冤之”,全天下人都為李恪抱冤。

客觀地看,李恪的一生是充滿悲**彩的,他才華出眾,深得太宗喜愛,卻因為出身過於高貴而不能繼承皇位,這本身就是一個很難成立的“悖論”。

而且,從史料上看,李恪並不象某些電視劇所描寫的那樣野心勃勃不擇手段,歷史上的李恪牢記父親的教誨,為人十分謹慎,可是就是這樣,他也沒能逃脫陷害和陰謀。

李二這位一世英明的君主,卻在選擇接班人上犯下了致命的錯誤,以至於大唐王朝在他身後生了一度“中斷滅國”的危機。

如果李二陛下地下有知,不知做何感想?

最快更新閱讀,請訪問 請收藏本站閱讀最新小說!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大明嫡子

肉絲米麵